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小卒崛起 » 50:闯三代的带头大哥

50:闯三代的带头大哥

    时隔三个多月,赵家人还是第一次见到赵立,都大为欢喜,纷纷拢过来;赵父一把抱住他,哭道:“幺儿啊,当日你上山砍柴,就没了消息,后来听说是被闯王的人抓去当兵了,爹爹是日夜哭啊,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你了。

    没想到你活的好好的,比之前还精神了,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赵立顿时又有些懵逼,刚才那番脱口而出,乃是本能所发,毕竟骨肉血脉与之相连也;待回过神,理智重复归位,顿时又有一种被“陌生人”过分亲近的尴尬;这大概是所有魂穿者初见这辈子的亲人,萌发出的普遍感受。

    好在赵父很快就止了哭,放开他,抹了把老泪,冲李过点头哈腰,咧嘴笑道:“毫侯,老汉这幺儿性子一向温顺老实,这回应是脑子一时没转过弯,莫急,待老汉好好劝他。”

    李过微笑颌首,客客气气的道:“老伯,请坐下慢慢劝。”

    “好,好!”赵父坐下,拉着赵立的手,开始苦口婆心劝起来,“幺儿啊,毫侯是什么人物,天下一等一的大豪杰啊。他这般看重你,乃是你天大福气,为父脸上也大大增光,这是我赵家祖上积德,祖坟冒青烟,才摊到这等好事啊。

    你从了他,还怕没钱花,没官做,没大房子住,娶不到好女人么?”

    “幺儿啊,这等好事,多少儿郎做梦都想,你怎生还不情不愿呢。”

    “快快将你几个弟弟扶起来,否则,毫侯生气反悔,那就麻烦大了。”

    赵立越听眼睛瞪得越大,自己这个爹竟弃儿如草芥也,也不知李过耍了啥手段。

    其实他也知道,收义子乃古代常见之事,尤其在乱世,各路枭雄遇到有潜质的青年才俊,就喜欢将其收为儿子,作为后备力量来培养。

    其间并不涉及所谓人格平不平等的问题。

    比如当下张献忠,何腾蛟,郑芝龙,李过,李成栋等,都有义子的。

    收义子最盛行的当属五代十国乱世,李克用麾下著名的十三太保,除了李存勖,其余都是义子;并诞生好几位义儿皇帝,比如李嗣源,李从珂,柴荣。

    李嗣源和李从珂属于兵变上位,柴荣则是合法继位。

    抢下五代第一把龙椅的梁太祖朱温,也曾打算将皇位传给养子朱友文。

    李来亨后来不也是继承了李过衣钵么。

    当然,义子反噬者在乱世中也不胜枚举。

    “是啊,三弟,你就从了毫侯吧,对老父尽孝就交给我和大哥,你放心去吧。”

    “三弟啊,只要你混得好,咱们就放心,家里有我和二弟呢!”

    赵大哥和赵二哥见赵父一人说不动,也主动帮起了腔。

    虽说赵立明白义子并非贬义词,但被家人这般合力往外推,即使对他们没有情感上的依赖,对这个家也没有过深归属感,但仍不免有一种深深失落。

    他扭头看了一眼面带微笑,一副胜劵在握姿态的李过,琢磨对方究竟使了啥手段。

    这时,一头稀疏黄发,面带菜色,粗手大脚的赵大嫂说话了,“小叔子啊,你也知道,这世道不好,咱家早就揭不开锅,就差去外面流浪乞讨了。

    你二哥一把年纪,媳妇还没娶上,你这可怜的侄儿都瘦得皮包骨头了。

    小叔子啊,为了咱家以后能吃饱穿暖,有牛有田,有大瓦房住,还有钱使,你就从了吧。”说着,还抹起了眼泪。

    得,赵立终于明白了。

    李过耍的手段乃是利诱。

    这一招对于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的赵家人,确实有不可抗拒的巨大诱惑力。

    唉,为了全家人生计,真要牺牲自我么。

    他的心有些软了,何况根本逃不脱李过布下的网。

    还是那句话,能统帅千军万马的人,手段当然有的。

    但个人利益还是要争取的,思定,他转头看着李过,大声问:“敢问毫侯,小子自诩屡立奇功,若从了你,当授何官,赐何爵!”

    李过面色一喜,连忙道:“授兵政府右侍郎,帐中画赞参将,赐公安子爵!”

    “太小了!”赵立立刻道。

    众人皆是一怔,按大顺官制,兵政府右侍郎乃正三品官儿,帐中画赞参将的军职虽低了些,但是帮主帅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地位高啊;年纪轻轻就赐予子爵,也算破天荒了。

    “那你想要多大官爵?”李过微笑着问。

    “无它,拜某为大军师!”赵立毫不犹豫的道。

    众人又皆是一怔,李过沉吟半晌,道:“拜大军师嘛,未尝不可,只是文书已发往老营,岂可随意更改?但帐中画赞参将之职某说了算,可将俸禄升至年五百石,银五百两,如何?”

    见他行拖延之策,赵立又道:“要我认你为父,未尝不可,但小子只做义子!”

    本来就是做义子嘛,众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赵立继续道:“世人皆以为‘义子’,‘养子’,‘干儿子’,‘假子’皆为同义,实则不然,‘义子’者,顾名思义,以‘义’字当先。

    小子认毫侯为义父,当基于抗清大义;三国刘关张三人为勘定乱世,于桃园结义,结为异姓兄弟。

    小子的意思是,认毫侯为父,但不改姓!”

    此然一出,众人皆是一愣。

    李过见他百般拖延,临了又胡搅蛮缠,脸色瞬间又阴沉下来。

    赵父见状,大急,立刻指着赵立鼻子,跳脚大骂:“小子,毫侯对你恩重如山,你却得寸进尺,真是气死老汉也!

    你个不知好歹的逆子!”

    赵大哥,赵二哥,赵大嫂也纷纷跟着指责起来。

    他们都明白,整个赵家人,包括赵立在内,李过都可以予给予夺。

    赵立苦笑,心说老子这般坚持,是因为前世今生都是这个名号啊。

    痛骂了一通,赵父气呼呼从怀里摸出一张换名贴,语气恳切的道:“毫侯,老汉代表公安县黄牛镇赵氏第十二代门户人,请求与您换帖子!”

    李过大喜,也从怀中摸出一张换名贴。

    二人换了贴子,这事就算成了!

    有点父母之言,媒妁之约的那个味道。

    赵大哥做事比较稳妥,急匆匆回房间拿来族谱,当着众人面将赵立的名号给划掉了。

    接下来,被无情扫出家门,逐出族谱的赵立在众人催促下,木然的行完搀扶礼,兄弟互拜礼,再拜过李过。

    随后,好酒好肉次第端上来,众人围坐着吃喝,以示庆祝。

    李过春风满面,大为欣慰;堵胤锡,何腾蛟,乃至田见秀,李自敬等都在打这小子主意,但还是让某捷足先登了。

    一块心结已了,接下来便该专心付清军疯狂反扑了。

    无比失落的赵立不时打量同样春风得意的赵老汉,他心中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怀疑,自己真是这老汉亲生亲养的么。

    这确实很值得怀疑。

    一场欢宴过后,李过还是颇通人情的,特意让他留住酒楼几日,好好陪陪曾经的家人,但被赵立无情拒绝。

    他第一个快步出门,匆匆下楼,快步奔出酒楼。

    李来亨快步追上,笑道:“哥,俺们同居当晚,你就想当俺哥,如今得逞,奈何闷闷不乐。”

    赵立驻足,侧头凝视他半晌,突然拍拍他肩膀,展颜笑道:“二弟,从明日开始,你便教我练武吧!”

    李来亨感觉他眼神有些不对劲,但还是点了点头。

    “今晚的风有些凉哦。”赵立莫名其妙说了句,转身便走。

    迎着夜风快步而行,此时,他心中涌动着另外一番不同先前的豪情壮志。

    罢了,罢了,此事总算尘埃落定。

    今夜过后,老子就将正式告别超级打工者的角色定位,接纳闯三代这一新身份,向合股者的角色迈进。

    闯三代的带头大哥,其实还是蛮有前途的。

    所以,这其实也算一个不错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