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小卒崛起 » 33:小不忍,则乱大谋

33:小不忍,则乱大谋

    “历史上刘体纯在荆州之战惨败后,拒绝与田见秀,张鼐,吴汝义等人一同降清,而是选择了单干。率余部入汉中,与贺珍共同抗清,失败后几经辗转,转移至川鄂边境大山里,成为夔东十三家的一支。

    后兵败自缢而亡,也算一条铮铮好汉!

    此番李过听咱劝说,遣兵入汉中,算是顺着历史轨迹为顺军开了一张副本!

    恰巧选中刘体纯,完全由他自个决定,真的不关我事!

    至于贺珍,本是明朝将领,后投降李自成;李自成败离陕西时,其投降清廷任汉中总兵。

    李过率西路军南下,其奉命阻截,双方大杀一场;不久又反清,闹出了颇大声势;后来也成为夔东十三家的成员。

    乱世嘛,摇摆不定者多如过江之鲫,此人本不是闯王嫡系,最后尚能大节不亏,已经很难得了。”

    出了中军大帐,在回营的路上,赵立搜索着脑子里关于这两位即将大闹陕南的抗清人物资料。

    随着荆州之战的逆转,此副本将大有可为!

    副本是极其重要的,玩得好转为正本也未尝可知。

    据资料显示,贺珍刘体纯声势最旺时,麾下人马曾高达七万之众。

    自古成大事者,莫不善于借势;这番声势若不好好借用一下,实在太可惜。

    在入住荆州城的第一天晚上,李过去赵立房里蹭饭,赵立借着酒兴,和他谈了许多事,去汉中开副本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件。

    这可不仅仅是为吸引多尔衮的注意力,减轻日后武昌方面的军事压力这么简单。

    而是涉及到顺军日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什么叫顶级人才,你必须得比别人看得远,走一步得看好几步。

    当然还有更远的步子,赵立暂时没跟李过说;担心他一时消化不了,想东想西,徒耗脑细胞而已。

    两步貌似以阻滞清援军为目的的棋已经走了,至于福州方面,堵胤锡应该也派人传递消息了

    隆武朝廷除了严令何腾蛟速速重启战役计划,会不会还有额外的军事行动?不好说。

    对于朱聿键此人,赵立的印象其实还不错,可惜其生不逢时。

    边走边琢磨着,突然听见身后传来轻微脚步声,赵立扭头一看,又是堵胤锡鬼鬼祟祟的跟了上来。

    他连忙一折身,闪入附近两座营帐之间,迅速消失不见了。

    这等时候,他不想与其有过密交集。

    对方欲兜售什么,他很清楚。

    堵胤锡停下脚步,左顾右盼的寻望了一番,失望的叹了口气,悻悻然回营地。

    瞅见他走远了,赵立才悄悄猫出身,快步回营。

    临近营帐,他忽又敏捷的闪到一旁。

    因为,此时田见秀正朝他的营帐走去。

    这等时候,他同样不想跟泽侯有过多交集。

    自己可是毫侯的人。

    田见秀进入营帐,半柱香工夫后,便又离开了。

    鉴于他已展现出的无与伦比的杰出才华,虽还没正式封官,但独立单间必须有了;且距离李过中军大帐仅百余步,方便随唤随到。

    为防患于未然,赵立思谋一番后,让帐外亲军寻来一块木板,提笔写下“私营重地,闲杂人等勿进!”十个大字,立于帐外,并对亲军郑重交代了一番。

    然后才躺在铺位上,胡思乱想着一些事。

    比如自己上辈子位于监利的家乡,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虽物非人亦非,徒增伤感罢了。

    比如这辈子在公安的家人,终究也是要会会的。

    再比如拿下武昌后就该封官了,被强行收为义子也该是同时……李过会不会将两者联系起来,行要挟之举呢?目前看来,李过人品是没多大问题,但手段同样也有,否则如何统帅千军万马。

    当睡意渐浓之际,突然听见帐外有人在大声叫嚷,他遽然清醒,张耳细听。

    “哼,俺李来亨居然成了闲杂人等,让开,速速让开!”

    “小李将军啊,小赵先生专门吩咐过,任何人夜间不得入内!”

    “也包括俺!”

    “小赵先生是这样说的!”

    “给老子让开!”

    “小李将军,真不行啊……”

    “滚!”

    帐帘被猛的掀开,赵立连忙翘起头,只见李来亨一手挽着包裹,一手拎着酒坛子,忿忿然大步而入,口中嚷道:“兄弟,突然分开住,俺反倒有些不习惯,特地搬过来跟你一起住,睡同一张铺位!”

    啊……赵立顿时大吃一惊,慌忙道:“你不是没有与人同榻的习惯么!”

    “兄弟是个例外!”李来亨咧嘴笑道,突然鼻子抽了抽,眉头一皱,“喂,你今日可没泡脚哦,味儿好难闻,赶紧去烧水,快!”

    赵立顿时哑然。

    待李来亨放下东西,回营帐继续搬东西后,他才悻悻然爬起来,悻悻然提上掉壶,出帐后拍了拍那名亲军肩膀,笑道:“兄弟,你那声小赵先生,叫得咱心里真是舒坦,若能将‘小’字去掉,那就更妙了,嗯嗯……”

    “诺,赵先生!”

    “很好,以后逢人就这般叫,会有前途的!”

    “俺明白!”亲军顿时大喜。

    “现在去小李将军营帐,帮他把军铺给搬过来!”

    “诺,赵先生!”

    ……

    这一夜,赵立睡得不好也不坏,醒来时已不见李来亨人影,料想是出去练刀了。

    吃过酒肉,李过便遣人来唤了。

    “小赵兄弟,据密探回报,武昌城中只有清军一万三!佟养和汉八旗三千,顺军降将刘光,宋挺部五千,左良玉旧将刘祖荣部五千!城墙有三处半里至两里的豁口,纵马驰骋如履平地!”李过一看见他,立刻兴奋的道。

    被人唤过赵先生了,再听这小赵兄弟的称呼,心里总感觉有些膈应;自古以来哪位高人是被人小兄弟,小兄弟唤来唤去的。

    赵立皱起眉头,语气肯定的道:“这一万绿营兵是炮灰,三千汉八旗是准备护卫佟养和跑路的!”

    李过赞同的点点头,忽又独眼一亮,好奇的道:“咦?绿营兵,这名头某还是第一次听到呢。”

    赵立哈哈一笑,“这些汉兵炮灰行军打仗时,阵营都竖绿色旗帜,叫他们绿营兵很合适啊。这跟头戴绿帽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啊,反正都是一群没骨气,被人羞辱看笑话的窝囊废物男人,哈哈。”

    一听这等有趣的比方,李过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毫侯,可打探到城中有多少门西洋大炮?”赵立忽然问。

    “还没有,今夜再探!”

    “可有多少储粮?”赵立又问。

    “嗯…今夜再探,小赵兄弟,你的意思是……”李过独目微闪,紧盯着他问。

    赵立道:“很简单,此战顺军求实不求虚,陷城后多捞些战利品才是正道,比如西洋重炮和军粮!

    军粮有可能会被焚毁,但佟养和乃清廷堂堂‘八省总督’,满虏火器部队乌真超哈创始人佟养性的族弟,加上武昌重镇,他手中的西洋大炮和炮弹应当不少的!

    顺军正急缺这些,若能将它们搞到手,无异于如虎添翼!”

    李过一听,猛拍了拍脑袋,懊恼道:“当初派人去长沙时,就该将这西洋大炮和三十万石军粮一同跟何腾蛟谈条件的,到时入城后就不好分了!”

    “是小子谋事不周!”赵立连忙道。

    “不,不,兄弟你已经相当相当厉害了,比某见过的任何人都厉害!”李过连忙摆了摆手,来回踱了几步,虚望了望江对面,颇为不甘的跺了跺脚,叹气回到案几边。

    “莫非堂堂‘八省总督’就在眼前,毫侯手痒难耐,欲生擒之乎?”赵立凑近,眨着眼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