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小卒崛起 » 34:求实不求虚!

34:求实不求虚!

    李过紧握了握拳头,独目炯炯盯着赵立道:“这佟氏家族乃辽东汉人,是最早投靠满虏,并与爱新觉罗氏联姻的汉人大族;其族人遍布虏廷,势力极大;某若能擒杀佟养和这个‘八省总督’,可是比擒杀勒克德浑更为快意之事!

    “毫侯果然豪气冲天!”

    赵立先大赞了句,方道:“恕小子直言,毫侯此番豪愿恐难以得逞;武昌城易攻难守,也意味着其容易跑路;勒克德浑的下场足以令其胆寒,咱们现在是按兵不动,但只要有风吹草动,其第一念头就是跑路!

    其有三千汉八旗护卫,跑路还是不难的。

    满虏虽有‘守城满二十天,即不咎责’之军令,但佟养和这等人物不受此军令束缚。

    毫侯请放心,日后机会一定有的。

    不光佟养和,佟养甲,佟图赖……就是整个佟氏家族,咱们也要连根拔起!小子平生最恨汉奸走狗,这等汉奸巨族必须要一锅全端掉!”

    “小赵兄弟,你才是豪气冲天啊!”李过哈哈笑道。

    赵立道:“还是那句话,此战求实不求虚,等何腾蛟前来会师一是为套取军粮,二是为让其分担清军接下来的反扑,三是彰显顺军‘顾全大局,高风亮节!’

    毫侯千万不可雄心太盛,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连续两场大胜,李过信心倍增,虽也知道此战要旨;但眼见武昌城唾手可得,便手痒难耐了,自己必须给他及时浇浇水,让他清醒清醒。

    其实在赵立心里,必要时将武昌拱手让给何腾蛟又何妨,让其独自面对多尔衮的滔天怒火多好啊。

    真正高明的战略家不会在乎一城一池之得失,顺军现在士气旺盛,但远未到与清军正面硬刚的时候。

    积蓄力量,壮大实力才是顺军接下来该做的。

    但狡猾如狐的多尔衮不会轻易让顺军有足够时间空间再度茁壮发育的,当年怀庆之战后,多尔衮敏锐的意识到顺军才是主要对手,将主要兵力用来围剿李自成。

    如今可是一万八旗精锐整编制被歼,多名爱新觉罗的子孙殒命啊。

    但歼灭勒克德浑势在必行,他赵立绝不后悔!

    半晌后,李过重重点头,突然又大声喝道:“来人啦,何腾蛟承诺的七天时间差不多了,立刻派人去荆州,看三十万石军粮到了没!

    若是未到,某就告诉堵公,顺军准备独自攻城取粮啦!”

    “诺!”

    待亲军匆匆离去后,赵立坐下思谋片刻,突然眨眨眼,“毫侯,咱们虽在等待何腾蛟,但并不意味啥事都不做。”

    李过哦了声,知道他又有想法了,连忙凑过头来。

    “毫侯对刘光,宋挺二人熟悉么?”

    “不甚熟悉,只知此二人原是泽侯帐下裨将,先帝崩后,偷偷率部属降清!”

    “那刘祖荣呢?”

    “听说过此人,不甚了解!”

    “毫侯,您看,能不能这样子……”

    “嗯……嗯嗯……嗯…….”

    二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

    “轰,轰轰!”

    “弟兄们,给老子冲啊,杀啊!”

    “拿下岳州,活捉叛徒马蛟麟!”

    武昌江面对岸数里外的顺军营地一片安静,而五百里外的岳州城,正炮声隆隆,喊杀震天。

    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携十五万之众,正水陆两面,疯狂围攻岳州。

    清护军都统博尔惠得知勒克德浑一头扎进顺军布置的口袋后,紧急派人给武昌佟养和,南京勒克德浑副手叶臣送信,并请求叶臣速速让自己撤离岳州。

    此时,博尔惠已率一千八旗军匆匆离开岳州,在返回南京的路上了。

    被无情抛弃的叛将马蛟麟如同荆州郑四维一样,深知城破后的下场,率七千部众据城拼死顽抗;何腾蛟大军以绝对碾压式的人数优势,配以无数火铳强弓硬弩,抛石机,数十门母子炮,猛烈攻城两日,居然硬是没能拿下来。

    “轰轰轰!”

    “弟兄们,冲啊,杀啊!”

    临江数百步的一座山头上,明军临时指挥所,何腾蛟在一众文武官员簇拥下,正情绪焦躁的观战。

    原本准备在勒克德浑得手后,立刻写诋毁甩锅奏上表朝廷,怎知却得到顺军奇迹般打了一场惊天动地大胜仗的骇人消息。

    初时他也是不信的,细细询问一番后,整个人顿时被震傻了,手中茶杯哐当落地。

    在坐的湖北巡抚章旷,偏沅巡抚傅上瑞等亲信也皆被震得外焦里酥,个个呆若木鸡。

    良久之后,才依次回过神,又面面相觑,相顾骇然好久。

    一万八旗精锐被全歼,这是何等神话般的辉煌战绩啊。

    终于心绪稳定后,何腾蛟立刻答应了顺军信使的要求,只要能共取武昌,三十万石军粮小事耳,必定按期送达。

    当日即整点人马,令马进忠,王进才部为前锋,火速兵发岳州。

    一路上,他又踌躇满志,豪兴勃发了。

    可两日猛攻,硬是没能拿下岳州,所以他焦躁啊。

    殊不知此时,担负主攻任务的王允成和卢鼐更是心急如焚,他们不关心武昌何时能取,只关心自己会折损多少人马。

    像他们这等在乱世中已混成精的老油子,只信奉一条真理,即手里有兵才是王道。

    其它都是假的!

    “轰轰轰!”

    “冲啊,杀啊!”

    又是大半日下来,眼见自己的士兵一拨接一拨倒在城下,王允成直瞧着心肝儿疼;他率先扛不住了,举目望了望山头上的何腾蛟等人,突然心生一计,拍马脱离阵地,带着一队亲军直朝山头奔去。

    奔近山头,下了马,匆匆奔上去,禀道:“督师,本将有良言进奉!”

    “王总兵请讲!”何腾蛟猛的一怔,紧盯着他喝道。

    王允成道:“督师,本将以为此战最终目标乃是武昌,顺军已进至武昌郊外,我军不宜在岳州多耗时日,恐久生变;本将以为当以偏师两万围城即可,大军主力疾驱武昌!

    待拿下武昌后,再回头解决岳州不迟!”

    何腾蛟深深凝视他半晌,又看了看周围,有人微微颌首。

    王允成察言观色,暗喜。

    自己的人马也算何腾蛟麾下精锐,这偏师名头无论如何落不到自己头上。

    何腾蛟捻须沉吟半晌,突然喝道:“黄朝宣!”

    “在!”一位五大三粗,匪里匪气的将领越众而出,拱手听令。

    何腾蛟拿出一块令牌递过来,郑重交待道:“黄总兵,本督命你率所部围困岳州,待本督拿下武昌后,再遣援军与你共克之!

    记住,你要死死给本督看住马蛟麟,休得让这厮跑了!

    当然,将军若能独自攻克岳州,当算奇功一件!”

    奇功个卵啊,当老子傻子啊,你等去武昌抢大功,出风头,却把咱甩在这里干这等破事。

    黄朝宣大为不满,又见王允成面露喜色,便愈发愤懑了。

    “黄总兵,黄总兵,接令!”何腾蛟见他不情不愿,脸一沉,大声喝道。

    “诺!”黄朝宣悻悻然接了令牌。

    待黄朝宣满腹不满的下了山,何腾蛟霍的拔出宝剑,厉声尖叫,“传本督军令,黄朝宣率部围困岳州,其余人马立刻集结,以马进忠,王进才部为先锋,大军剑指武昌!”说着,宝剑猛的一指武昌方向。

    “诺!”众人大喜,轰然应道。

    当夜,十二万余明军便开始向武昌方向进发了,因为此番出兵过于仓促,战船准备不足;有一半明军走的是陆路,这样会更快些。

    与此同时,同一顶夜幕苍穹下,两千五百里外的顺天府郊外,三名骑者正扬鞭催马,以惊人的速度朝顺天府急驰。

    “哒哒哒……哒哒哒……”

    “速速开门,南京有紧急军报送达!”

    离外城南门永定门尚有数百步时,信使便开始大声吆喝,因为长途疾驰颠簸,惶急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凄厉尖锐,宛如夜枭厉啼,更让人意识到有非同一般的军情发生了。

    眨眼间,三匹快骑便驰到城门口,继续吆喝。

    城头上一名正带着人巡城的牛录章京借着火把,瞅见他们头冠上那九根彩翎,知道有万分紧急军情,连忙让人下城开门。

    “哒哒哒……哒哒哒……”

    快骑冲进城,快速通过内城正阳门,紫禁城午门,直朝内宫驰去。

    此时,慈宁宫一间寝宫内,宫灯辉煌,酒肉飘香,炉火正旺。

    一对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女正在吃酒调笑,男的身穿土黄色华丽便服,身材魁梧剽悍,相貌粗犷,敞开的胸膛上长着茸茸体毛,脑后拖着根金钱鼠尾辫。

    女的头梳旗髻,身着华丽旗装,生得容貌艳丽,珠圆玉润,骚气逼人;此时她正坐在男子大腿上,搂着男子脖子,娇笑着劝吃劝喝。

    珠帘外,几名宫女垂首垂目而立,目不斜视。

    突然只听脚步急响,停在了候堂中。

    一名宫女去而复返,临近珠帘处,垂首低声道:“禀皇太后,摄政王爷,南京叶臣派人送来了紧急军报!”

    正在兴头上的中年男子哦了声,不悦的皱起眉头。

    那女子识趣的溜了下来,男子起身,掀帘而出。

    女子夹了一块鹿肉,一边吃,一边瞅着帘外。

    男子整了整衣衫,迈步来到候堂,从一名太监手中接过军报。

    一看之下,他身子顿时猛的一抖,待完整看完后,呆了半晌,突然嘶声嚎叫起来,“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声若狼嗥,凄厉且尖锐,宫女和太监皆吓了一跳,齐齐跪下来。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的!一万八旗勇士啊,不可能的,勒克德浑,你这个蠢物……”那男子嘶声嚎叫,面目狰狞,宛如一头愤怒咆哮的野狼。

    那女子慌了,连忙奔出来,急声喝道:“十四阿哥,南边到底出了什么事!”

    *三千三百字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