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小卒崛起 » 32: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32: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毫侯,武昌城城墙破败,易攻难守,佟养和手中兵马不多,不若不等明军了,俺们直接渡江攻城,拿下武昌便是!”

    “李将军说得对,也不知明军何时才能赶到,若等多尔衮回过神,派重兵驰援武昌,这仗就不好打了!”

    “毫侯,李杨二位将军说得极对,此空档期极为难得,千万不可错过啊!”

    “毫侯,末将请求明日一早率部攻城!”

    “果毅将军田虎也请战!”

    “武威将军李友请战!”

    ………

    吃过晚饭后,众将齐聚李过中军大帐,一番讨论过后,不少人摩拳擦掌,积极请战。

    李过看了看左排的高一功等人,再看看右排田见秀等人,以及几位请战的将领后,突然扭头看向坐在右首下方的堵胤锡,笑问道:“堵公,本侯觉得各位将军讲得颇有道理,您以为如何?”

    见李过将皮球踢给自己,堵胤锡顿时微微有些恼愠,心说:“等何腾蛟大军到来后,两军共取武昌,都是重新约定好的事,莫非现在觉得武昌果然易取,便想独吞大功,瞧他的眼神,似乎又像是想借自己之口说服众将。”

    但转念又一想,三十万石军粮尚未到手,李过暂时应不会,之后就不好说了。

    自己可是联顺抗清的始作俑者,荆州---武昌之战的主要策划者,并对顺军负有督战之责。

    如今顺军连打两场大胜仗,明军完全沦为配角,若连最后共取武昌的机会也弄丢了,明军还不颜面扫地,顺军将风光无限,俨然成为抗清中流砥柱。

    那样,将致朝廷于何处,致天子颜面于何地呢。

    堵胤锡的心胸和格局虽远超一干明廷文武大员,但思考问题终究会受自身身份和立场的限制,这是无法避免的。

    只见他仔细斟酌了一会儿,方道:“毫侯,各位将军,距勒克德浑部被歼已经十来日,不出意外,顺天府的多尔衮很快就将得到消息,有可能已经得到了。”

    说完,皱眉停顿半晌,继续道:“但依老夫看来,清廷这一年多占据了长江以北大片地域,亟需消化;其入关兵力不过十来万,虽有各地汉奸降兵协助,但短时间内重建秩序谈何容易。

    去年夏天,多尔衮狂妄自大,悍然下达剃发令,激起各地义士纷纷反抗,忙于四处镇压,兵力更是捉襟见肘。

    但一万八旗精锐被全歼,武昌告急,非同小可,多尔衮定会抽调重兵前来。

    纵使驰援来不及,也会重新夺回武昌荆州!

    老夫以为,援军当以驻京八旗精锐,南直隶八旗军和浙北金声桓,李成栋等降部为主;且江南方面人马会先到。

    老夫敢断定,南京叶臣和金李等人,已经在整点兵马,就等多尔衮一声令下了!”

    “堵公所言甚是!”李过立刻赞道。

    堵胤锡瞟了他一眼,继续道:“按时间推算,驻京八旗精锐最快也要二十天左右,江南方面也要差不多时间才能抵达武昌;嗯……这段时间,足够何督师率大军赶来的。

    之后,联军和清军在武昌将会有一场空前恶战!”

    说到这里,他突然提高嗓门,大声道:“所以老夫以为取武昌当不在话下,关键是如何面对清军接下来的疯狂反扑!”

    “堵公果然见识卓远,令人佩服!”李过又赞道

    见众人齐齐眼神敬佩的盯着自己,堵胤锡心中难免有些小得意了。

    自从松滋会盟后,老夫一直郁郁不得志,这回终于又把这干武夫们给震住了。

    战场上虽窝囊,但在见识上绝对远超汝等。

    随即,嗓门又更大了几分,“各位,御敌于城下,莫若御敌于未至;当务之急,乃是想法子如何阻滞清军援军,而不是急于攻打武昌!”

    “堵公此言高明!”李过立刻赞同的点点头。

    堵胤锡轻捋胡须,正微笑得意着,李过忽然道:“堵公,实不相瞒,某在荆州时,已亲笔手书一封,遣人火速赶往浙西舟山群岛,欲交给鲁监国,请其立刻整合兵马,伺机发动进攻,以阻滞江南清军援军!”

    众人一听,皆是一怔。

    堵胤锡也敛起了笑容,目露惊讶。

    李过又看着刘体纯道:“兵发武昌途中,某已与光山伯商议好了,令其今夜率所属一万五千人马立刻驰援汉中,配合贺珍部继续大闹陕南,以吸引驻京八旗的注意力。

    如此两面行动,日后的武昌保卫战,联军将轻松许多!”

    说完后,众人更为惊讶了,相互递起了眼色。

    敢情毫侯竟藏得如此深啊,堵公能想到的,他都已经提前采取措施了。

    堵胤锡面皮瞬间一红,顿时有些尴尬了,自己方才一通滔滔不绝的侃侃而谈,显得有些滑稽可笑啊。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的……李过虽勇猛善战,于排兵布阵,指挥人马攻城掠地确实有一套,但对战局的洞悉和远见肯定不如老夫的,这一点毋庸置疑,除非有高人指点。

    那这位高人是……这般想着,目光很自然就盯上了李过左首下方的赵立。

    面对对方质问探究的眼神,赵立只是淡淡一笑。

    果然又是此子,老夫就说哩。

    堵胤锡顿时明白过来,怔怔瞅着他,好生郁闷。

    此子事事料在人先,真不得了啊;厉害,厉害,连老夫都不及也。

    哼,心底竟油然生出一种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感慨和妒意。

    “光山伯!”这时,只听李过喝了声。

    “在!”刘体纯立刻起身出列。

    李过拿出一只刻有“奉天倡议文武大元帅”的金牌,起身走近,亲手递给他,郑重吩咐道:“光山伯,此金牌乃是先帝遗物,见金牌如见先帝,某现在将它交给你,以此牌号令陕南各地义军!”

    “谢毫侯信任!”刘体纯神色凝重的接过金牌。

    李过殷殷看着他,叮嘱道:“此去汉中,务必配合贺珍部将声势搞大,越大越好!顺便告诉贺珍,本侯率部辗转南下时,曾与其有过过节,但都已经过去了,希望他也能释怀,一切以抗清大业为重!

    “某定不负毫侯重托!”

    “很好,随时与大本营保持联络!”李过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

    “明白!”

    刘体纯收好金牌,冲李过拱拱手,冲众人团团拱手后,转身就走。

    吴汝义连忙向张鼐递了个眼色,张鼐眉头微皱,似乎有话要说,但终究还是忍住了。

    须知东路军原本能战之士不过两三万,会盟后扩充了一些,打荆州,围歼勒克德浑又损失了一批;其中一直以刘体纯部兵力最强,如今一下子就被抽调走一万五……

    很显然,李过携两连胜建立起来的威望,已经开始对顺军进行重新整合了。

    但通过先前分析,派兵与贺珍部汇合绝对很有必要,李过高一功部与其有过节,而刘体纯与贺珍一向关系不错,派他去是最佳人选。

    所以张鼐,吴汝义等人也无话可说。

    但田见秀却目光微微一闪,盯上了赵立。

    赵立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不关我事的姿态。

    (涉及到剧情转换,原本两章的,另一章改了又改,总不满意,今日就不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