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小卒崛起 » 3:先过过座上宾的瘾

3:先过过座上宾的瘾

    历史上的荆州之战,清平南将军多罗贝勒勒克德浑在十二月十八日率八旗精锐乘船溯江而上,日夜兼程,于顺治三年正月初十抵达武昌。

    快速了解情况后,便立刻遣护军统领博尔惠领偏师南下岳州,沿途虚张声势;自己则汇集武昌部分兵马,直驱荆州,与顺军决战。

    已拿下岳州的马进忠,王允成,卢鼐,王进才四镇,听闻八旗主力杀至,竟吓破了胆,没搞清楚状况就直接弃城跑路。

    正踌躇满志,率部北上的何腾蛟面见四将后,也被八旗兵威的虚声所吓到,仓惶撤回长沙。

    更要命的是,他竟没给荆州的李过,堵胤锡传递军情。

    勒克德浑进至石首,探知顺军随军家属和粮草辎重就在附近,即命觉罗郎球前去偷袭;自己率主力就近登岸,一夜疾驰,于二月初三凌晨抵达荆州城外。

    当日大雾,李过等人想着下游岳州有明军重兵,对勒克德浑的千里奔袭毫不知情(实际上,南京至荆州的水路有一千五百余里),仍指挥队伍猛烈攻城。

    眼见城破在即,清军分兵两路,趁大雾骤然杀至。

    顺军猝不及防,遂大败!

    勒克德浑一战成名,成为满族贵族新宠,为日后跻身清初八大铁帽子王打下坚实基础。

    赵立见众人皆陷入沉思,知道均已被自己说动,暗暗得意。

    这时,屁股上传来阵阵疼痛,他呲牙咧嘴的揉了揉,目光盯上案几旁一张铺着羊皮的空椅。

    瞧情形,摆脱攻城小卒子身份当无多大问题,若能更进一步,一举成为座上宾,岂非更妙?

    人总要有更高的追求嘛。

    要不现在就趁棍伤难以久立,先坐上去过过瘾?

    正盯着空椅,美美打着主意;李过突然猛的抬头,独目如电,并指如戟,厉声喝道:“好狡诈的小子,本侯已与明军歃血为盟,联手抗清!你这般摇舌鼓唇,分明就是挑拨离间,动摇军心,!

    来人啦,速速将这清廷细作拖出去斩了!”

    “啊……”

    这突如其来的画风陡变,顿时令赵立大吃一惊。

    话音落下,帐帘猛的掀开。

    两名亲军裹挟着一股冷风,气势汹汹冲进来,叉着他就往外走。

    赵立惊骇之下,突然猛的犟起头哈哈大笑,“毫侯,人道你气度宏亮,明辨是非,折节待人,今日一见,名不符实也!”

    “我赵立生了一双猪眼,识人不淑,该死,该死!”

    “吾死后,有数万顺军弟兄陪葬,超值!哈哈哈……”

    “大胆狂徒,死到临头,还敢如此猖狂!”李来亨大怒,“义父,这厮一再侮蔑你,待孩儿亲斩其头,为父解恨!”持刀大步而至。

    “且慢!”载侯党守素见状,连忙喝道,冲李过道:“毫侯,刀下留人!此子言有破荆州,取武昌,定湖广之策,再听听也无妨!”

    李过略一思索,点了点头。

    赵立奋力挣脱,气呼呼转过身,大步走到案几前,比划着地图亮开嗓门道:“其实很简单!欲定湖广,重在取荆州!欲取荆州,重在打援!

    只要灭了这只来援八旗精锐,荆州武昌之敌必定胆寒,破城易如反掌!军心民心遂大振,定湖广又有何难!

    眼下已是岁末,算上军情传递时间,某敢断定南京援军已出发近十日,将于正月初十前抵达武昌!”

    “某还敢断定,援军主将会先遣偏师南下岳州,虚张声势;主力则沿江而上,直驱荆州,登陆前还会趁机端了石首老营!”

    这番振振有词的论调,令众将皆面色一震。

    有几人已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何以见得?”李过盯着地图沉吟良久,终于发问了。

    “很简单!”赵立自信满满的道:“其一,遣偏师虚张声势下岳州,除了震慑明军,也为掩护主力;毕竟敌方也认定明军都是一群垃圾,顺军才是此战真正劲敌!

    只要打垮顺军,湖广局势大定!

    其二,偷袭石首老营,是欲效仿三国官渡之战曹操抄袁绍粮草辎重地乌巢!

    援军主力将于夜间在石首附近登岸,一夜疾驰,便可抵达荆州城外。

    诸位可别忘了,野战奔袭,出其不意,乃是八旗军最擅长的活!

    到时与郑四维里应外合,加上老营被端,我军军心大乱,焉能不惨败乎!”

    众将听了,皆面色又是一震。

    之前此子虽讲得头头是道,范儿在线,逼格也够高,但殊无出奇之处;但这番针对清援军进攻路线和战术,有理有据,细致入微,逻辑自洽的一整套推演和剖析;无论正确与否,亮点已足够多。

    有几人眼睛一亮,满是欣赏的意味

    田虎更是颇感意外,他万万没料到自己营中竟藏有此等见识的小卒子。

    “小子……我且问你,你家住何处,之前做何营生,入伍多久了?”他忍不住好奇的问。

    “某乃公安县黄牛镇溪水村人氏,世代务农,半月前上山砍柴,被小李将军强行拉过来入的伙!”赵立立刻回道。

    “读过书没有?”

    “家中贫寒,幼时上过两年私塾!”赵立如实回道。

    此言一出,众人面面相觑,更为惊讶。

    之前还道他定是出身官宦乡绅之家,且受过名师指点,否则不可能有此等过人见识,万万没料到竟是一货真价实的农家子弟。

    难道世间真有无师自通的天才!

    见众人这副模样,赵立更兴奋了,指着地图大声道:“某还敢断定,援军主力登岸地点大致就在这个位置,打援之地就安排在此处!”说着,猛的一拳砸下。

    待拳头拿开,众人立刻齐刷刷盯过来。

    半响过后,便围着地图,头碰头议论开了。

    原本他们对南京援军是有所预判的,但将阻击的希望寄托于下游明军;如今经过赵立一番宛如亲睹般的推演,众人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七嘴八舌,越说越是心惊,有人背心竟隐隐沁汗了。

    至此,赵立已百分百确定他们已彻底被带上自己的节奏。

    生死危机已彻底摆脱。

    于是乎,他又盯上了那只羊皮空椅。

    只见他夸张的呲牙咧嘴,揉着屁股,一瘸一拐走过去,旁若无人的坐下了。

    众人察觉,竟无一人阻拦。

    李来亨脸色微微一愠,但也忍住没发飙。

    不一会儿,众人对清军最有可能的登陆地点达成共识,便开始讨论起打援方案。

    赵立惬意的瞅着,不再发一言。

    这干人对顺军情况了如指掌,对古代战争更熟悉,对打援这种活更专业。

    咱已经帮他们点出此战诸多关键点,还待怎的。

    虽说如此,但打援难度也颇大。

    宋时曾有“女真不可满万,满万则天下无敌!”之说,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同源不同宗的满洲八旗。

    时下很多人认为,满洲八旗的战力犹在巅峰女真铁骑之上。

    这只来援八旗精锐,会夹杂一定比例蒙八旗和汉八旗,但战力同样惊人。

    李过部由陕北一路碾转,沿途吸收各路溃兵,总人数已达十万余众,但扒去辅兵,随军家属及老弱病残等,实际兵力不过四万余。

    李自成死后,东路军尚有二十余万众(同样含辅兵,随军家属等),但兵力强盛的郝永忠等已被何腾蛟笼络走,一些降了清,一些带着队伍独立发展;能战之士不过两三万。

    两部顺军合计还有骑兵一万五千左右。

    这仅存的骑兵家底,不可能现在就拿去跟八旗精锐硬刚。

    剩下五万余步卒,要攻城,要看护老营,要盯着武昌佟养和,也分不出过多兵力。

    但不愧是跟随李自成转战多年的顺军骨干,李过等人的军事素养绝对在线。

    经过讨论,很快便拿出一套类似于“半渡而击”的打援方案。

    待援军登陆一半时,水上陆上顺军伏兵同时杀出。

    八旗军最擅长的乃是陆地野战,而非水战;加上骤中伏击,陆上水上难以兼顾,惊慌失措下必定大败。

    如此,也很大程度解决了打援兵力捉襟见肘的难题。

    再以石首老营为诱饵,歼灭那股偷袭清军。

    此战,可获全胜!

    计议已定,众将皆擦拳磨掌,兴奋不已;一直眉头紧锁的李过也踌躇满志起来,他猛一拍案几,兴奋喊道:“来人啦,速去将泽侯,绵侯,磁侯请来,就说有重大机宜商议!”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