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写给青春的墓志铭 » 第二十一章:分班散伙饭

第二十一章:分班散伙饭

    第二天早自习,林晓向下分发了文理志愿表。

    “昨天很多家长来问我这个事,我根据每个人的情况,给出了不同的建议。但是最终的决定权,不在我手里,也不在家长手里,而是在你们自己手里。现在,你们还有最后一点思考时间,早自习填好后交给梁超然。”

    班级里瞬间叽叽喳喳地响成一片。

    “填志愿要用嘴吗?”正在低头写教案的林晓突然抬起头,班里很快没了声音。

    姚林没有纠结,用工整的楷书写下了“文科”两个字。等他写好之后,不自觉地看了看边上的吕依浓,发现她比自己动作还快,此时正自顾自地梳理着政治第一大章经济生活的框架。

    姚林这时觉得,笨鸟先飞是一句谎言,如果它们真的懂得先飞的道理,也就和笨绝缘了。

    早自习下课之后,梁超然按顺序把志愿表收了上去,脸上依旧是平时的神色,唯独到了吕依浓这里,说了一句,“你要考文科第一了。”

    吕依浓微微一笑,姚林明白,她自我要求虽高,但对名次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执念。

    班里这时已经鼓噪起来,刚才林晓不让说的话,此时像洪水般倾斜出来,每个人似乎都狂热地想分享自己的选择。

    马力嘴里依旧嚼着东西,“铁子,咱俩大概率还在一班”,有几颗薯片碎渣飞到姚林脸上,姚林抹了抹脸,“此话怎讲?”

    “我也学文啊,而且我爸打听过了,这一届文科小尖子班总计招收52人。以我的文科成绩,应该进得去,除非1班、2班有很多人突然抽风,想去学文科。”

    姚林挠了挠头,“你们怎么都这么神通广大?”

    此处的你们,除了马力,指的当然是已经清楚文科尖子班教师配置的吕依浓。姚林此时才真切地体会到,父母近在咫尺的好处。

    “以后你不用跟付佳混了,跟我混就行,我罩着你。”

    “没问题啊,但你只能做二哥了。”姚林戏谑地说。

    “妈的大哥是谁,敢跟老娘争。”马力怒发冲冠。

    正在看小说的吕依浓没有说话,默默举起了一只手。

    马力的语气突然变得很谄媚,“大哥,我的好大哥,请受小弟一拜。”

    “别拜了马力,老班喊咱们两个去一趟。”秦淮走过来说。

    “什么事?”

    “不知道啊。”

    “不说什么事我怎么决定去还是不去呢?”马力做出沉思的表情。

    “你不去怎么知道是什么事呢?”姚林在一旁插话。

    “对呀,啰嗦什么,走走走。”秦淮架起她的胳膊,半拖半拽地把她拉出了教室,路过座位的时候,马力又随手拿起了一包小零食。

    “有空带你铁子去看看肠胃,这么能吃怎么不长肉啊?”姚林很认真地对吕依浓说。

    倏然间,秦淮和马力已经到了办公室。

    “今天找你们俩来......”林晓还是那副性冷淡的语气。

    “老师,我最近课上没有再吃零食了,真的,不信你问秦淮。”

    “我不是要说这件事。”林晓的语气很无奈。

    “说话也没我的份,都是付佳一个人干的。”

    旁边的秦淮努力憋笑。

    “想和你们聊聊吃散伙饭的事。”林晓此时已经后悔自己没有开门见山了。

    马力恍然大悟,拍着胸脯保证。“您就放心交给我,附近十公里的饭店,我都有光顾过。”

    林晓满意地点了点头,“那看来我是找对人了,这个事就交给你和秦淮办。不过饭店恐怕不行,明天你们就要去新的班级了,散伙饭只能定在晚自习。”

    “我们在班里庆祝,校领导是理解的,因为每年这时候都会这样,只要动静不闹得太大就可以。可如果我们全班缺席,就要被找麻烦了。”

    “我明白您的意思,要收多少班费呢?”

    “不需要,你和秦淮研究一下,要买什么东西,开销多少,直接找我报账,费用我来出,不过这件事要暂时保密。”

    听到这句话,马力和秦淮都很感动。马力甚至想说一句,“您的工资就那么点,要不还是我出钱吧,我爹能挣。”

    马力回到班级的时候,付佳疑神疑鬼地走过来,“都最后一天了,老班还是不肯放过你啊?”

    “下一个就是你,我已经告过状了,咱们班里所有课上的悄悄话,都是围绕着你展开的。”

    付佳没皮没脸地说,“老班以后会想念我的,没有我的日子,他该多么寂寞啊。”

    面对着高中时期的第一次分离,几乎所有学生都失去了沉下心学习的定力,交流欲望变得格外强烈。哪怕是平时一副生人勿近模样的梁超然,也开始认真回答起付佳的那些无聊问题。

    “你为什么那么喜欢学习啊,这事有那么好玩吗?”

    “那你为什么那么喜欢说话啊,说话有快感吗?”

    付佳明白了她的意思,他们都需要一种证明自我存在的方式。

    在吃晚饭的时候,韩启星告诉姚林和付佳,他们老班和各科老师一致决定,前两节课看电影,最后一节课为大家践行。

    付佳知道了这个消息,也就等于3班全员知道了这个消息。不过这一次他的大嘴巴没有引起关注,因为整个高一学年,此时都已经变得乱哄哄的。

    “热闹都是别人的,以老班的尿性,我们恐怕只有最后一套物理卷。”文卓悲观地说。

    就在这个时候,上课铃声响起。林晓以平时惯有的姿态走进教室,他的后边,跟着秦淮和马力,秦淮推着一座小山似的3层蛋糕,马力吃力地拎着水果和各种零食。

    3班瞬间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林晓也一改往常的冰冷,笑眯眯地看着下面难以自持的学生。

    那一晚,他们一起看了当年最火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八卦的付佳问起了林晓的爱情故事。

    “大一时在一起,如今已经6年,还在继续,年底结婚。”林晓平静的语调中,是掩藏不住的幸福。

    那一晚,他们一起唱着当年最火的歌曲——《江南style》和《我的歌声里》,林晓扭捏地跳起了骑马舞,坐在第一排的梁超然被逗得前仰后合。

    那一晚,他们吃着零食蛋糕和水果,说了很多肝胆相照的话,交换着后来注定无法履行的承诺。

    那一晚,有女生哭了,平时不熟的男生也上来安慰她。尽管今后再见,他们甚至都不会打招呼。

    那一晚,姚林第一次懂得,为什么米兰·昆德拉说,“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可奈何人在风中,聚散不由你我。那一声下课铃响起,预示着3班全员缘分将近。

    林晓匆匆忙忙跑到隔壁,借来了相机,跑进教室的时候,险些摔了一跤,3班的学生第一次看他如此失态。

    每个人默契地找准了自己的位置,脸上带着或放肆或含蓄的笑容。

    咔嚓一声,画面定格,仿佛抓住了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