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颠倒经 » 第四章 惊变

第四章 惊变

    中年道士走上了后山,不久便来到了人群附近。

    不过,他没有即刻融入人群,而是在距离人群十余丈的位置,停下脚步。

    周围巨树参天,树枝上绿叶渐渐泛黄,秋风一吹,落叶满天。

    偶尔从中传出来几只鸟儿的叫声,凄厉且哀伤,似在对漫天落叶控诉老天的不公。

    中年道士环顾四周,看到了一颗枝干甚为粗壮的巨树。只见他右手掐诀,左脚轻踏地面,一下跃上了一根离地六七丈高的粗壮树干上。

    村民们看超度都十分专注,没有人发现还有一个外乡人混进了后山。

    诵经快要接近了尾声,其中一个年轻和尚沿着墓碑周围不停地洒水,嘴里还念念有词。

    另外一个年龄稍大一点的年轻和尚把一张纸放进了棺材里,接着将棺材板盖紧。

    然后,他一边低吟一边用朱砂笔在棺材板上写下一个“卍”字。

    一切完毕后,他对村长点了点头,村长随即让村民将墓穴用土回填完好。

    中年道士蹲在树干上,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这阵仗可不小啊,为了一个乡野之人超度,就请来三位方丈,看来此人来头不小。”

    “不过,怎么越看越像是我们道门的呢?”

    中年道士用手摸了摸胡须,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细细思量着。

    出殡活动差不多接近了尾声,村民们都接二连三地离开了后山,回去干农活了,老村长与几位和尚是最后离开的。

    临走前,老村长向坟茔行了一礼,道:“任老弟!弟妹啊!对不住,我也没有办法......”

    等待着众人的身影完全消失不见后,中年道士便从树上跳了下来,向着墓地走去。

    这是一个极其平常的墓,墓碑也是用极其普通的石料打造而成。

    他抬眼望去,只见墓碑上面刻着九个大字“夫任平生妻薛式之墓”。

    他绕过墓碑,来到坟堆旁蹲了下来,用手拍了拍土堆,又抓了一把土细细揉搓,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这就更加引起中年道士的怀疑。

    普通的乡野人士,普通的坟茔,怎么还会有和尚超度呢?

    莫非另有玄机?

    “得罪了!”

    中年道士向着坟茔微微颌首,说道。

    只见他左手掐剑诀,桃木剑从背后飞身而出,从坟堆上面直插了下去。

    剑身没入坟堆一尺有余,中年道士将剑诀立于胸前,大喊了一声“开”。

    桃木剑剑身瞬间青光大涨,土堆也开始剧烈震动,顷刻之间四散炸开,露出了下面的棺材。

    “咦?这是?”

    中年道士打开棺材板,将里面的纸张拿了出来,定睛一看,不由得震惊道。

    纸张上是由朱砂画出的一道符箓,里面掺杂的字符如鬼走龙蛇般诡异,不过中年道士却一眼看出了其中的含义。

    这是道门中一道极其凶险的符咒,唤作驱鬼镇凶咒,是道门用来对付邪祟精怪的符咒,有摧魂夺魄,永丧轮回之功效。

    “怎么会用这么恶毒的凶咒?”中年道士愕然道。

    忽然他回想起,刚刚在树上看到做法事的时候,那三个和尚的头顶没有结疤。

    “莫非这三个和尚真的是假扮的?”

    中年道士越想越觉得蹊跷,于是,他先将符咒揣进怀里,准备下山将此事查清。

    “咦?怎么会有阳气流动?”

    中年道士正欲盖上棺材板,余光掠过女尸小腹处,发现其中有几缕阳气流动,暗惊道。

    此刻,中年道士已经确定这不是普通的死亡了。

    ......

    是夜,浓云遮月。

    张家村一片祥和宁静,但,唯独村西口一家大宅院的屋子里隐约间有灯火闪烁。

    “如果不是有幸遇到三位大师,我这心不知道会悬到什么时候。来!我张某先干为敬,感谢三位大师!”老村长端起一碗酒,喜逐颜开道。

    “你我相逢便是缘!出家人慈悲为怀,张村长不必客气。我们只是尽了绵薄之力,不足挂齿!不足挂齿!”为首的中年和尚以茶代酒,回敬了张村长。

    餐桌上一共八个素菜,都是当季时鲜烹制而成。和尚们大快朵颐,赞不绝口。

    老村长回头看了眼还在厨房里忙碌的妻子柳式,又看了一眼正前方衣柜子上摆着的木牌,欣慰得点了点头。

    等宴请快结束时,张有才进里屋翻腾了一会儿,出来时手里拿着一个粗布袋子。

    “大师,我们农村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就是粮食多些。这都是当季的一些山珍时蔬,东西不多,权当做是张某的一点心意,请三位大师一定笑纳!”老村长将粗布袋子交予中年和尚手里。

    其余两名年纪较轻的青年和尚眼中放出精光,而中年和尚按兵不动,柔声拒绝道:“张村长,这就不必了。出家人在外,只讲缘字。钱财外物我们收不得。”

    “哎呀!大师,您这话说的!您们帮了我大忙,感谢不是应该的么?就是一些野生食材,也不是金银珠宝,您就收下吧!”老村长执意要送,硬是把包裹推进了中年和尚的怀里。

    只见他们一来一回的相互推送,最终还是因为老村长的热情过于浓烈,中年和尚被迫收下了包裹。

    此时,在窗户外,中年道士正透过窗纸的缝隙往屋子里看去。

    他越看越感觉奇怪,饭桌前那两个年轻和尚,毫无经过寺庙清规戒律锤炼出来的痕迹,而且目露贪婪,留恋物欲。

    而且衣柜上摆着的玉牌更不简单,上面字迹先用刀刻,再用朱砂笔填充,末尾则是用烫金色填满的止水国皇家印记。

    “平安印?这个乡野村户怎么会有止水国的平安印?”

    平忧印,取平安顺遂,无忧余生之意。

    这本是止水国国君奖励对其国家做出大贡献之人。

    获得此印之人,便可以终生无虑徭税之苦,并且止水国皇室提供宅院与食物,无忧余生之虑。

    中年道士此时心里有了一些想法,他决定先不去惊动村长,而是跟踪这三位和尚,看能不能问出点事情来。

    没过一会儿,三位和尚准备离开了,老村长出门相送。

    中年道士就紧随其后,看看他们究竟去往哪里?弄清楚到底其中有什么阴谋?

    ......

    三个和尚沿着向北的方向一路走去,这是去往市集的路线。

    三个和尚一路上有说有笑,完全没有了和尚该有的威严与规矩。

    借着今晚无月,一路树木草丛,虫鸣声此起彼伏,跟踪的难度大大降低,中年道士一路上异常顺利。

    三个和尚也没在半路上耽误,一路走到了市集外侧的一间棺材铺。由于特殊原因,棺材铺没有打样的时候,店面里闪烁着烛火。

    “老钱,你看看,这一袋子的山珍。喂呵!还有一根野山参!这都可以换好多米面了!”中年和尚脱下袈裟,随意地扔到旁边的柜子上,然后将麻布袋子放在桌子上打开,震惊道。

    “嘿嘿!宋老弟,我早就跟你说了,死人的钱好赚!”一位白发老者从里屋走了出来,看着袋子里的野山参,笑道。

    “大宝小宝!别出去玩了!明天还有一个大活儿,早点睡觉去!”中年“和尚”宋之至对那两个青年“和尚”大宝小宝疾言厉色道。

    “是...”两个年轻人本来还眉开眼笑商量着去春月楼找两个佳人叙叙旧,可是经过宋之至的训斥后,立马无精打采的应和道。

    正在此时,大门被推开,众人一惊,齐齐往门口看去。

    只见一个道袍加身,背负一柄桃木剑的中年道士走了进来。一股冷风吹了进来,屋子里的烛火也随着明灭不定。

    “这位道长,您是需要棺材么?”

    钱姓老者看着眼前的中年道士许久未说话,便主动上前询问道。一旁的宋之至皱了皱眉,侧身望向大宝小宝,甩了甩头示意他们先回后屋,而自己则悄悄用手向左侧柜台里摸去。

    “贫道一心崇尚佛法的玄妙,想借一步与这三位高僧讨教一下,不知可以否?”

    中年道士将几个人的动作尽收眼底,微笑着沉声道。钱姓老者微微一怔,转头向宋之至望去。宋之至先是一愣,然后冲着钱姓老者摇了摇头。

    “抱歉啊道长,小店就是一个棺材铺,这几个人都是店里的木工伙计,没有什么高僧,如果道长想要购买棺材,您提要求我们尽力完成。如果不是的话,那您就请回吧!”

    钱姓老者回过头来,微微沉思片刻,轻咳一声,沉声道。宋之至闻言后心领神会,将柜子里的长剑轻轻置于身后,左手默然掐诀,准备好随时进攻的姿势。

    中年道士却没来由的笑了起来,继而双手紧握,负于身后。外面的风忽然大了起来,屋子里的烛火也刹那间熄灭。

    钱姓老者只感到一股劲风迎面而来,他不得不掩面低头来抵御。不到两息,门口处响起了沉重的关门声,烛火重新燃起,屋子里又重归平静。

    钱姓老者又等了几息之后,从袖子后缓缓探出头来。

    大门紧闭,屋子外的风声也停止了。钱姓老者再三确定无事之后,便直立起身子环顾四周,发现屋子里的物品都没有缺少与变动。

    当他转过头望向大宝小宝时,大宝小宝也一脸呆滞地望向了他。

    “不对!怎么感觉像是缺少点什么东西似的?”钱姓老者暗暗沉思道。

    猛然间,钱姓老者像是忽然想起来什么重要东西一样,向着角落里两个青年人大喊问道:“大宝小宝,你们看到老宋了么?”两个青年闻言后面面相觑,对着钱姓老者摇了摇头。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出去找!”

    钱姓老者双目圆睁,冲着两个青年怒吼道。两个青年闻言后赶紧起身,冲出了房门。钱姓老者冲着这两个消失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随即也走了出去......

    ......

    龙溪县市集以东五里处的一片树林中,树木茂密,杂草丛生,因为这里会时不时出现一些大型凶兽,所以除了白天会有猎人前来捕捉一些野兽之外,很少会有人出现。

    不过,今夜的树林间隐约晃过两道身影,经过辗转腾挪后,终于在一处粗壮大树下停了下来。

    只见中年道士将宋之至扔到地上,顺手解开了他身上的穴道。顿时,宋之至身体一软,摊到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

    “你..狗娘养的..是谁?信..不信老子弄..死你!”宋之至一边调整气息,一边恶狠狠的骂道。

    中年道士手握桃木剑,当空一斩,宋之至只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沉闷的巨响。

    他转过头看,一颗合抱之木硬生生被劈成了两截。

    中年道士调转桃木剑,剑尖直指瘫软在地的宋之至,沉默地看着。

    “道长饶命!道长饶命!我们也只是为混口饭吃,只干过些扒坟掘墓损阴德的事情,杀人的勾当我们可没干过。象鸣寺无尘大师不是我们杀的!我们那日只是恰巧路过,进去混几口斋饭吃。”

    宋之至强撑起瘫软的身体,跪倒在中年道士面前,没等中年道士问完,生怕被误会斩杀,带着哭腔抢先回答道。

    “什么?无尘大师死了?”

    中年道士如遭雷击,往后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上。

    本以为问出今早在张家村发生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好了,结果没想到,又爆出了这个惊天大雷。

    一年半之前,中年道士秉承师父遗愿去象鸣寺拜访无尘大师。无尘大师已修行苦禅四十载,形如枯木,心神聚寂,已然证得大道。

    这样一个当世德行无双的方丈大师,怎么会被杀害?

    “作为师父的唯一挚友,师父曾说,无尘大师在十八年前就已然达到意境后期,半步末那境,在当世只有刀圣洛羽洲,枪王龙停云,以及佛道两门几个不出世的老前辈可与之媲美。此等功夫,怎么能会被杀害呢?不对!肯定不对!此事非同小可,还是先问清楚再说。”中年道士暗暗心想道。

    “那日你在象鸣寺都看到了什么?详细说来!如有一句假话,下场就是你身后那根断木!”

    中年道士又往前走了两步,盯着宋之至的眼睛,低声怒斥道。

    “道长饶命!道长饶命!我说!我全都说!”

    宋之至联想起身后那颗断成两截的大树,吓得连磕好几个响头,略带哭腔地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