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颠倒经 » 第三章 晴天霹雳

第三章 晴天霹雳

    距离刀客离开已经过去一盏茶的功夫,任天干还处于跪倒着的状态,仿佛石化了一般。

    王二娘起初以为他这是在练什么功法,所以没敢打扰。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越来越感觉不对劲。

    “二虎子啊!二虎子!醒醒!”王二娘担忧地喊道,任天干却没有任何反应。

    王二娘接着又喊了几声,还是没有反应。

    “诶?奇了怪了!这孩子怎么了?”于是,王二娘就又走过去推了任天干一下。

    王二娘不是农家人,半辈子编竹筐竹篓,力气本来就不大。不过这一推,却硬生生把任天干给推倒了。

    “二虎子,你到底怎么啦?”王二娘赶忙凑上前去,担忧地看着任天干,正欲掐任天干的人中。

    不过,当王二娘离近了才发现,任天干呼吸均匀,嘴角不时流出透明色液体,而且随着身体的翻倒,轻微的鼾声从任天干的鼻子里传了出来。

    “唉,这孩子!”王二娘叹了口气,笑骂道。转身从摇椅上拿下来毯子,铺在了任天干的身上。

    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任天干打了个哆嗦,直挺挺地坐了起来。

    “二娘,我刚才做了一个美梦,梦里有位大老爷给了我个黑色布袋,说里面的东西可以换一百两白银呢!”任天干两眼放直,还在回想刚才的美梦。

    “傻孩子,这是真的!你看那。”王二娘用手指了指任天干脚边的布袋。

    任天干揉了揉惺忪睡眼,向着王二娘手指的方向望去。

    嘿!真的有一个黑色布袋!

    任天干再次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又给了自己一巴掌。

    “我滴个亲娘哦!真疼!”

    “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我发财了!我发财了!哈哈哈哈哈!”

    任天干拾起了那个布袋子亲了又亲。

    不过在他亲的第三口时,就感觉到了不对劲。他闻到了一股血腥味,并且是从这个布袋子里传出来的。

    任天干给自己壮了壮胆子,将布袋子当空倒转打开。

    顿时一颗人头落了下来,咕噜了几圈后停下,以后脑勺示人。

    周围的商贩看到这个场景纷纷吓得惊叫,牢牢地躲在自己商铺的后面。而此刻的任天干却好奇心上头,想凑上前去看看究竟是谁。

    他用书摊上的老木棍捅了捅那颗人头,把正脸翻转上来,又拨开挡在脸前的头发。

    虽然脸上血污很重,不过却让任天干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他把身子往前移了移,眼睛直直地盯向那颗头颅。

    一息,两息,三息......随着时间的流逝,场面一度寂静无声。

    王二娘又轻唤了一声任天干的名字。

    过了许久,任天干回头看向王二娘,这一回头着实把王二娘吓了一跳。

    那是一张毫无血色的脸,然而眼睛却透露出血红色。

    任天干只看了二娘一眼,就跳转回头,再次看向那颗头颅。

    “啊啊啊啊啊!我的爹啊!”一声凄厉的惨叫声冲破云霄,任天干应声倒地,晕了过去。

    ......

    “二虎子!二虎子!快...快醒醒!快醒醒!”一个黝黑瘦弱的青年边喊边不停推搡着任天干,见推了几次没有反应,就用大拇指狠狠掐在任天干的人中上。

    过了几息,只见任天干浑身猛然一颤,倏然双目圆睁瞪向眼前的少年,眼瞳在血红色的侵染下更显诡异与凶戾。

    瘦弱青年被瞪的吓了一跳,立刻收回托着任天干的双手,向后倒退开去。

    任天干跌落回了地面上,他怔怔地望着天空。

    刚入秋的天气,虽然暑气未全消散,但也给龙溪县带了几许寒意。任天干却只感到自己内心燥热难耐,似有一团火在他五脏六腑内横冲直闯。

    他侧了侧身,想把这股火吐出来。

    目光所及,任天干正好再次看到正前方任平生的头颅时,“噗”的一声,一口鲜血从任天干口中喷了出去。

    “啊!啊!啊!啊!啊!”任天干蜷缩着身体,从低吼到怒吼,再到咆哮出最后一个字时,他瞬间起身,用黑布袋包裹好头颅,冲着那一波刀客离开的方向狂奔而去。

    周围的商家与行人都被吓坏了,更有一些小孩子看到任天干提着头颅离开后,“哇”的哭了出来。

    那个瘦弱的青年也被吓坏了,不过他看向任天干渐行渐远的背影,猛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东西一样,像那个狂奔的背影大喊:“二虎子!快回家!薛伯母快不行了!”

    话音刚落,任天干奔跑的背影突然一滞,缓慢转身看向这个瘦弱青年。

    此时,任天干面沉如水,一步一步缓慢地向瘦弱青年走来。

    当任天干再次站在青年眼前时,瘦弱青年下意识往后退了两步,手紧紧抓住衣角,眼眉低垂,不敢与任天干直视。

    “你说什么?”任天干直直瞪着瘦弱青年,毫无表情的说道。

    “上午那时,有一批黑衣刀客将任伯父抓走了,薛伯母奋力阻拦,却被带头的黑衣刀客一脚踹飞,再也没有起来。王老先生号完脉,一直摇头...”

    还没等瘦弱少年把话说完,任天干便转身朝着张家村的方向狂奔而去。

    ......

    归途不算近,大约三十里地,路程也不算平坦,需要经过一座小山,两条溪流。

    平日里任天干走走停停总要花费一个多时辰,今日却只用了不到两盏茶的时间。

    这一路,任天干脑子里一片空白,他只感觉有一种巨大的悲伤在前方指引着他。

    这种悲伤越来越淡薄,却令他越来越心痛。血泪顺着眼角流淌,随风飘荡。

    道路上人来人往,行人看到这位飞奔而来的青年,都主动避让到一旁。有些人冲着他的背影指指点点,有些人则欢心起哄拍手叫好,但任天干却视若无睹般踏着尘沙飞奔而去。

    一个普通的家庭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被摧毁了。

    当任天干冲进自家房门,看到炕上躺着那个熟悉的女人身影,身材瘦小,泛黄的面庞双眼紧闭,嘴角略微抖动,似在说些什么。

    任天干“扑通一声”跪在这个女人面前,将布袋子放到了炕沿上,轻轻唤道:“娘,我回来了!”

    只见那个女人手臂抖动了一下,缓慢的睁开双眼,看着她苦苦硬撑着要等的人,咧开嘴角笑道:“天干啊,你可算回来了,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呢。”

    女人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摸向任天干的脸。

    “娘,您不会有事的!不会的!”

    任天干轻轻抓起女人的手往自己的脸上来回磨蹭,待他感觉到从女人手掌里传来的冰冷之感,便只觉自己喉咙哽咽,眼泪更是止不住的流淌。

    “他李婶,张村长,王大夫,我想和天干说些私事。”女人望向张有才,张有才随即点了点头,带着其余两人离开了房间,在院子里等候。

    “天干啊,娘的时间不多了,娘要你记住两件事,一定要办到。”女人试图要坐起来,却发现实在没有力气,无奈地摇了摇头。

    “唉,罢了罢了。天干,你听着,第一件事就是千万不要替你父亲和我报仇!”女人说完,咳嗽了一声,咳出一滩鲜红的血液,在灰白的被褥上渲染开来。

    “母亲,您...您别”任天干强忍住泪水,用手擦干女人嘴角的血渍,轻声道。

    “第二件事,尽快离开这里,带着我脖子上的挂坠,去北凉国找一个叫做薛商忧的人。天干啊,你...你一定.....”女人说话声音越来越小,最后脖子轻轻一斜,没有了声音。

    房间里一时寂静无声。

    秋日温暖柔和,从窗纸的缝隙中照在了女人脸上。

    青丝满头初见雪,略显泛黄的肤色却难掩薛式姣如秋月的容颜。

    猩红的嘴唇带着笑意,略显惊艳妩媚,却更有一种难言的不舍与凄凉。

    “娘啊!娘啊!...”任天干的嘶吼声穿过房间、院子,在张家村的上空飘荡。

    院子中央,张有才擦了擦额头的汗液,随着这声惨叫,他只觉胸口有一些疼,似有一把刀刺向了他的胸膛。

    李婶和王老爷子听到惨叫后就快步冲进了屋子,张有才踟躇了几息,也随着进了屋子。

    屋子中没有什么变化,只多了一滩触目惊心的血迹。

    王老爷子把躺在地上昏迷不醒的任天干扶了起来,用手指搭脉,然后探了一探鼻息,道:“只是哀伤至极,怒火攻心。静养几天就无大碍。”

    ......

    张有才决定第三天带领几个村民将任平生与薛式的尸首下葬,葬在不远处的后山。

    在任天干昏迷的当晚,村长借与任平生亲若兄弟为由,遂遣散众人,单独为任氏夫妻守灵。

    是夜,微凉。

    张村长坐在炕沿上,盯着薛式的容颜愈发痴迷沉醉。

    他转头看了一眼昏迷不醒的任天干与墙角处用黑布袋包裹起来的头颅,得意地冷哼了一声。便慢慢走向薛式,将脱下来的衣服混乱地扔在一旁......

    第二天一早,张有才便去龙溪县市集去置办一些殡葬用品。一直等到下午,张有才才回来。

    不仅只是张有才一个人回来,他还带回来了三个和尚与一口棺材。

    因为张家村本就是穷乡僻壤,村民们都没见过这些新奇事物。

    张有才刚进村的时候,就有村民上前围堵观看。

    几番呵斥之后,张有才才从众人中突出重围,将三个和尚安顿在了一处空宅院中,而自己背着棺材来到任平生的家中......

    ......

    次日清晨,张有才穿着格外的厚实一些。

    从任家到后山的路不算远,几个村民穿着单薄麻布衣裳,将任平生与薛式的尸首放进上好的柏木棺材后就上路了。

    一路上,几个村民有说有笑,张有才一直用手擦着额头的虚汗,嘴里一直念念有词。

    柏木棺材价格并不便宜,寻常百姓家是支付不起的,何况又在这穷乡僻壤之地。

    张有才本只想着用个草席,将尸身裹进去埋进土里。

    可那天他去置办殡葬用品时,碰到了那三位高僧。

    听他们说柏木有驱邪镇凶之效,张有才便直接就买了回来,连价钱都没有讲。

    为首的中年和尚又说与张有才很有缘分,相遇不易,如果死者是至亲,他愿免费做一场法事。

    当时张有才眼圈发红,跪倒在地,向那和尚拜了又拜。

    用棺材送葬这件事在本就不大的张家村传开了,有不少人一大早起来也紧跟着送葬队伍后面,想再看看这口“贵物”的尊容。

    待到把棺材放进墓穴之中后,张有才终于深呼吸了一口气,泛白了一早上的脸色也渐渐红润了起来。

    他整理了一下衣衫,接着环顾四周,看到周围的村民对墓地指指点点,他没有想制止的想法,他也希望如此。

    随后,他喊上来昨日带回来的三个和尚,在任氏夫妻坟前念经,超度亡灵。

    这穷乡僻壤,本来就质朴本分的村民哪见过这么大阵仗,都更加专心去观赏。

    后山紧挨着一条河,河水上雾气弥漫。

    由于树木繁茂,或者是村民太过专注的缘故,大家都没发现今早这条河上驶来了一艘小船。

    船上有两个人,一个在船头,一个在船尾,分别占据着船的两头。

    “老哥,这是什么地界啊?”坐在船头,一身青灰色道袍,背负一柄桃木剑的中年道士说道。

    “这应该到了张家村了,你看那,那就是张家村的后山。”立在船尾,一身粗布麻衣,满头银发的暮年船夫指着后山说道。

    “嗯?那边怎么那么多人?”中年道士顺着老船夫手指指向的方向看去,疑惑道。

    “估摸着又是有人死了吧!这后山是他们张家村埋死人的地方。差不多啊,张家村里去世的人都会被埋到这里。唉,这世道,人死了也不让人清净。”

    老船夫叹了口气,继续低着头划船,见怪不怪道。

    “老哥,您就在这河边停一下吧,我想过去看看。”中年道士看到人群中有和尚在诵经,颇为好奇。

    佛教作为当时繁香国的国教,繁香国国内寺庙众多。

    但是佛家做法事超度只在名门望族中才会出现,在这偏僻乡村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属实罕见,中年道士想下去一探究竟。

    老船夫将船划到岸边,中年道士付完钱,随即下船,往后山人群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