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颠倒经 » 第二章 威慑

第二章 威慑

    繁香国,龙溪县市集。

    “乖乖隆地洞,小米换武功咯~”

    一个相貌俊逸的青年,慵懒地躺在书摊后面的破摇椅上,有一搭没一搭的吆喝着。

    从年龄上看,将近二十岁,不过浑身上下透露出与他这个年纪和样貌极其不符的市井气息。

    这个青年名叫任天干,小名二虎子,书香世家,父辈以上皆止水国文昌院学士。

    因十年前,止水国朝野上发生了一场血腥变故,文昌院内进行了一次大清洗。

    任天干的父亲任平生趁乱带着家眷一路逃亡,这一路南下颠沛流离,最终在繁香国龙溪县张家村定居下来。

    任天干的小名“二虎子”可大有来头,按理说这么有底蕴的家庭,不应该把家族希望的名号寄托的如此仓促。

    可当年任天干不满十岁,身为幼童的他却用两只手将张家祠堂前的大石墩硬生生地抱了起来,张家村民都大为震惊。

    有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先生说此子有“龙虎劲”,因为“龙”字犯忌讳,所以此后乡里人都管他叫“二虎子”。

    任平生当时正在私塾里教书,路过的农夫就把这个消息告知与他。

    任平生闻之大喜,当晚就把一本破旧泛黄的古书拿给任天干,劝之勤勉苦读,并叮嘱此书乃任家命脉,切莫弄丢。

    不过,虽然任天干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

    但奈何在他十二岁时,看完了《九牧游侠录》之后,便憧憬剑客游侠们潇洒快活的日子,遂自己决定弃文从武,闯荡江湖。

    这其实是他对父母解释自己“如何过一种壮丽人生”的慷慨说辞。

    实际上,任天干天生“懒癌附体”,他的种种壮丽设想无非就是编造一条“既不想读书挨累,又不用被父亲责罚”的两全之策。

    再怎么说,对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来说,怎么能够瞒过自己的父母。

    不过,奈何不了任天干逃学心诚,最终“感动”了父母。在任平生一声叹息之后,任天干就开启了他壮丽的人生之路。

    设想归设想,从零到一这个事情往往是最难的。

    此刻,任天干就面临着这个问题。

    他没钱啊!

    俗话说“穷家富路”,没钱你混什么江湖!

    所以,任天干在家里苦思冥想了好几天,乃至快要晕厥之时。

    他感觉眼前有一道光,遂抬眼望去,只见满屋子的书,他忽而两眼放光,“哐哐”向着书柜磕了三个响头。

    这年头,谁正经人卖书啊!对别人来说确实如此,但对任天干来讲,只能说是“老天爷不想让俺做个正经人吧!”

    因为出生在书香门第,任天干家书籍门类庞杂繁多,如同他幼时遇到隔壁村混混劫财时委屈巴巴地说,“俺家穷的只剩下书了”。

    除了一些义理之书外,任家也收藏了不少武林秘籍,这也就是任天干出来卖书的底气和实力。

    “是啊,俺就是卖别的,别人也看不上啊!”任天干总是这样安慰自己道。

    天气刚刚入秋,街上的行人却日渐稀疏起来。

    市集上除了老任的书摊,也没剩下几家铺子了。

    “二虎子啊,今天生意咋样啊?”不远处一家布料店张老板笑着喊道。

    “唉,生意个屁啊,连张儿都没开呢!”任天干依旧躺在摇椅上,有气无力地回答道。

    “我说二虎子啊,现在都啥年月了,人们都吃不饱饭,谁有闲心研究你那‘高深’的秘籍啊?”布料店老板“关心”地提醒道。

    “张叔,说你目光短浅吧,你还真别不信!我这不单单是秘籍,还是保命的手段。唉,现在这世道,要是万一哪天你家那黄花大闺女被别人劫走怎么办?”

    任天干忽而起身,眼睛一转,拿起书摊上一本书,向布料店老板讪笑道:“张叔,您瞧这本《少女自保三十六技》,您闺女练成之后,必定坏人退散,百邪不侵!”

    “真有这么管用?二虎子,你可别骗你张叔啊!”布料店张老板闻言后,有些心动。

    “我说张叔,咱骗谁也不能骗您啊!咱这街里街亲的,我都把你当我亲叔看!”

    “这样吧!亲叔,我这秘籍本就是孤本,卖别人怎么也要五斤小米吧。如果您想要,咱就走亲叔价,半斤小米好了。”任天干慷慨激昂道,似有一种“噶自己腰子”般忍痛割爱之感。

    “好!叔买!叔买!”

    布料店老板转身回店里取出了一个袋子,道:“这是半斤小米。二虎子啊,谢谢你哈!你可算是解决了叔的心头之愁了!”

    “张叔啊,您这是哪里的话,见外了不是?”

    任天干正说着话,一边手也不闲着,赶忙着把张老板手里的粮食接了过来,生怕它会飞了似的,紧紧用手握住。

    寒暄一会儿之后,任天干回到摇椅之上,哼着小曲,优哉游哉的躺着。

    这几天的口粮总算有着落了!任天干一边盘算着,一边露出些许的得意之色。

    生逢战乱之年,个人命运就如同野草般随风飘摇,甚至于国家命运也会因这些脆弱的生命而变得支离破碎。

    这本只是止水国朝野之上,文武两派的内部党争,却绵延不绝持续到了现在。

    然而这场争斗的重心也从庙宇之上绵延到百姓之中,而且愈发激烈焦灼。

    这背后似乎有一双大手在无形地操控着一切。

    国将不国,民不聊生。

    原本盛产粮食的繁香国,又惨招连年大旱。百姓食不果腹,就是农民自家的粮食多半也要上交给国家。

    民以食为天,各地豪杰也因此揭竿而起,为争取自己生存的权利奋起反抗。

    物以稀为贵,有些地区则将粮食赋予了金银货币的功能。

    ......

    龙溪县市集并不算大,总共横竖两条街各四百余步。

    虽然外面祸事连绵不断,但今日龙溪县市集却异常的平静,或许因为天气的缘故,整条街竟带有些许肃杀之气。

    市集内一共三家酒楼,分别为东市的福居楼,南市的登仙居以及西市的福星斋。

    任天干的书摊正好在东市福居楼的斜对面,出入福居楼的人都能瞧见他那个破旧书摊。

    龙溪县都知道福居楼的老板是知府大人的小舅子,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龙溪县内有头有脸的大小官员,氏族富商都会时常光顾福居楼。

    一阵马蹄声从远处传来,一眼便望见肥头大耳的刘知府以及一众幕僚极尽谄媚之态在旁侧引路。

    余下,清一色黑色紧衣夜行服的带刀怒汉,袖口处皆由银丝线织出“止水”二字,领口处也都用银丝线织出“隐”字。

    为首的那位则不同,身材瘦小,病恹恹微微驼背,领口处的“隐”字却是深红色的。

    任天干越看越好奇,不自觉的将目光聚焦到为首的那个人脸上。

    “好普通的长相啊,甚至有些憨憨的。”

    任天干有点大失所望,正欲收回目光,那人似有感觉一般,将目光向任天干所处的方向看去。

    四目相对,任天干忽而呆住。

    不到三息的功夫,任天干一路退后,一个踉跄直接摔回了破摇椅上,额头也冒出了些许冷汗。

    隔壁卖竹篮的王二娘见状,赶忙过来搀扶道:“二虎子,咋突然摔倒了?”

    “二娘,没事没事,今天这风有点大啊,幸亏我小时就练千斤坠,要不差点给我刮跑了。”任天干借势拨了拨头发,而满头秀发却愈发凌乱起来。

    “哈哈哈哈,二虎子啊,你可真会说笑,树叶都没动,哪来的风啊!”王二娘欣然笑道。

    “王大人!里面请!里面请!”刘知府一脸讪笑的看着那个带头的刀客,恭敬喊道。

    那人却冲任天干的方向嗤笑了一下,随即收回目光,无视刘知府一行众人,径直迈进福居楼。

    “啊~呼~”任天干此刻才深深地喘了口气,又望向了福居楼的方向。

    好浓的杀气啊!

    忽而他想到小时候在一本泛黄剑谱的尾页,不知哪位前辈写下“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当时他以为哪个前辈喝多了,竟说起了如此荒唐之言。而如今,他信了,这种感觉好似一把刀向他的头顶劈来,而他却避无可避。

    “王二娘,帮我看下摊啊,我先睡一会儿。”任天干躺在摇椅上,眯着眼道。

    “二虎头啊,就你这破书,白给我都不要。”正巧路过的老乞丐一脸嫌弃地搭茬。

    “边儿去,书中自有黄金屋,你懂个球啊!”任天干翻了个身,呵斥道。

    “我就知道你没一个好球!哈哈哈哈哈...”老乞丐很是得意地笑了起来。

    “好了好了!老毛啊,你也是!都多大年纪了,还占别人口头便宜。天干啊,听二娘的话,不跟这老梆子一般见识,咱睡觉啊。”

    王二娘一脸慈爱的看向任天干,如果那年她的孩子没溺水而亡,现如今也应该和任天干一般大了。

    “滚!”任天干恶狠狠地瞪了一眼老乞丐,又转身睡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任天干只感到一股热气迎面袭来。他略微睁开眼皮,想看清是何物竟含有如此阳刚之气。

    不看不要紧,待他终于看清眼前之物时,直接大叫一声,迅猛地向后退去,一不小心摔了个大跟头。

    “哈哈哈哈哈......”随即眼前传来一阵大汉的笑声。正是那一批黑衣人!而且刚刚的热气,竟是来自那个头目的马鼻。

    只看着这个头目把左手一挥,众大汉立即停止了笑声。然后他抽出刀,往脚底下一本《无边刀法》指了指,道:“这本怎么卖?”

    “官爷,这本是五斤小米。”任天干低着头,唯唯诺诺地答道。

    “小米?”头目一脸不解。

    “啊..啊...五两银子啊官爷,刚才小的嘴瓢了。”任天干把头低的更深了,就差钻进土里了。

    “嗯?”刀客头目又是一脸疑惑。

    “一...一两啊,官爷。”任天干略带着哭腔答道。

    “好。”头目轻声言道。他转头,看了一眼队伍末尾一个马背上挂着黑色布袋的刀客。那个刀客点了点头,从马上取下布袋,扔在了任天干身前。

    “拿着这个东西,去找你们巡抚王大人,可以换一百两白银。”头目说完,看了一眼《无边刀法》,道:“果然是洛羽洲洛刀圣的《无边刀法》。此行不虚啊!”

    刀客头目又看了一眼其他的书,竟是些旁门左道之流,索性就没有深究。故而勒紧马绳,带领众大汉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