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高祖之怒 » 第二十四章 二顾淮阴侯府

第二十四章 二顾淮阴侯府

    天全黑下来,膳房送来夜宵。

    喝了一点粥,刘如意把所有事都盘算清楚。

    “娘,我想去再去见淮阴侯。”

    戚夫人一惊。

    “你去见他做什么?”

    “白天还有没说完的话,我想对他说。”

    这当然是托辞,总不能对妈妈说我要找淮阴侯出主意,想法解父皇的围,那听起来就离谱。

    戚夫人想了想,还是不同意。

    “白天他的话说得很清楚了,你还能对他说什么?”

    “再者,去得太殷勤,反而令他越发倨傲,他就是这么个人。”

    “还有,这已经晚了,我们还出得去宫么?”

    这是她的急智,宁愿说时候已经晚了,不提后宫已经被禁军封锁这件事。

    “娘,你不用去,就我一个人去。”

    刘如意早预备好了。

    戚夫人白了儿子一眼。

    “这个时候,你就别让我烦了。”

    刘如意紧接着说,也是一早预计好了的。

    “可以请戚欣带我出去。”

    戚夫人眉头一挑,脸色大变,眼中似乎要喷出火来,手重重的一砸案几。

    “你要是惹出祸事来,现在可没你父皇给你撑腰!”

    刘如意不怎么担心,如果妈妈还是不答应,就用一枚篆命。

    虽然对自己亲妈用这个不妥,但总比撕破脸还做不成好。

    “戚欣可以的,娘,请你相信我,这事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戚夫人愤怒地瞪着儿子,僵持了好一会儿,态度软下来。

    “随便你吧,反正……就是这样,你不听我的话,出什么事……我也保护不了你。”

    话非好听,但也等于是默许了。

    刘如意不想拖延一点时间,千里外白登山上的汉军还经得起几次匈奴人的攻击?

    他当即起身,还记得路,由东暖阁走廊走去寒光殿,在那儿找着戚欣。

    戚欣忽见刘如意一个人来,着实惊讶,忙蹲下问怎么了。

    “我想要出长乐宫,去见一个人,小姨,你能带我出去吗?”

    小姨两个字,刘如意凑近戚欣的耳朵,格外小声说。

    戚欣身躯微震,轻轻问。

    “可以,但为什么?”

    如果是别的时候,回答断然是不可,但她也知道,今天发生了许多事。

    带刘如意由某个危险之中逃脱,本来是她长久以来准备的。

    没想到这么早,而且是刘如意亲自来请她这么做。

    “我想要出去,见一个人,向他求教。”

    戚欣略有些诧异。

    “你娘知道吗?”

    “她……没说不可以。”

    戚欣难说心里不忐忑,权衡一下。

    “行。”

    “不过,这么晚了,我只有把你背在背上,不然你跟不上。”

    这还在说,此刻非同寻常,没法由宫门正大光明地走出去,要用非常的手段。

    刘如意估计也是这样,当然同意。

    戚欣去找来丝带裹布,先蹲下,让刘如意趴在她背上,然后用裹布包住刘如意。

    裹布头在胸前打个结,大致稳当。

    然后用丝带在刘如意背上,腰上,屁股和大腿上各捆一条,将他牢牢地固定在自己背上。

    也亏他还小,不算累赘。

    刘如意趴在戚欣的背上,犹如趴在妈妈的背上,但感受完全不同。

    他觉得这时候自己仿佛和戚欣合为一个,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会有些颠簸,你别害怕,闭上眼睛就好。”

    戚欣回过头交待。

    “好。”

    刘如意闭上眼,感觉戚欣走起来,脚步加快,出了门,右转,跳跃,疾走。

    他听得到戚欣气息匀净,显然走得并不吃力。

    某个时刻,戚欣猛地停下,忽然向上一纵,停在了高处,这才听见她急促地呼吸两下。

    就这么着,刘如意听戚欣呼吸,匀净到急促,急促到匀净,身子跃起又落下,偶尔向前疾冲,偶尔停下,感觉自己像置身在摇篮里一样。

    真想永远这样,没有到达的时候。

    终究他还是睡着过去,做了个在林间跳跃的梦,和戚欣一起,两个人差不多年纪。

    你跑我追,没有特别的原因,就是年轻人单纯的快乐。

    多好啊……

    不知过了多久,刘如意忽觉得有人捏脸,醒来只觉得周遭漆黑一片。

    “我们已经出了长乐宫。”

    戚欣气喘吁吁地小声说,这才是第一步。

    “噢,小姨,这儿是哪儿啊?”

    刘如意迷迷糊糊,下意识地问。

    “不重要,你现在告诉我,要去哪儿,找谁。”

    “淮阴侯府,找淮阴侯。”

    戚欣默然一下,全没想到刘如意是去找韩信。

    不过也没关系,什么都值得一试。

    “我知道了。”

    她闪出黑暗中,藉着月色和巷陌间飞快地行走。

    刘如意这回没闭眼,在戚欣的头发和肩膀之间的缝隙里,看漏夜下的长安城。

    这还是一座新城,建筑不成章法,东一处西一处,处处都有建造未完的痕迹。

    可是,刘如意知道,接下来这座城将会长久地兴盛,至少一千年以上。

    间中也有被攻破,被毁掉的时候,但它始终是这个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繁荣的都市。

    这是来自两千多年后的审视,从一个五岁多的孩童眼睛里。

    既新鲜,又沧桑。

    荣幸之至。

    我多想一直看着它,从初创到完备。

    从完备到华美。

    从华美到不可增,不可减。

    结识由各地聚集在这里的豪杰志士,在他们还落拓时。

    看看和历史上的他们,有何异同。

    他不知道为何有这样的念头。

    城池有幸可存千年,人最多只有百年。

    自己到老,极限可结识到谁?

    东方朔还是司马相如?

    冯唐或是李广?

    太短了,人生太短暂了!

    他正胡思乱想,忽然感觉戚欣停住,开口提醒。

    “我们到了。”

    她左右观察一下,一个疾冲,攀上墙头,再一跳,已经落在了墙的另一边。

    刘如意这回没闭眼,被上下颠得头昏眼花,刚想说什么。

    戚欣已同时解开好几条系带。

    他如瓜熟蒂落一样,由戚欣背上滑落下来,被接住扶稳站好。

    “如意,你在这儿等着,我去和叫醒你说的淮阴侯,让他来见你。”

    戚欣的声音像蚊子声一样低,要刘如意在亭子里坐着等。

    这儿本来大约是韩信和人弈棋的地方,地上铺着垫子。

    刘如意说好,顺从地坐下。

    戚欣转身,霎时消失在漆黑的夜里。

    不知过了多久,刘如意在黑暗中望见一盏灯亮起。

    灯颤巍巍地走过来,到近处,才见是一个男子手提着灯笼走过来。

    那人到刘如意面前,藉着灯光仔细打量,看清了刘如意,反身将灯笼挂在亭子的立柱上。

    这回刘如意看清,来的人正是白天见过的韩信,睡眼惺忪,身穿着绵袍,身子缩着,瑟瑟发抖。

    戚欣没有跟着过来,这正符合刘如意心目中一直以来的印象。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她也没真的离开,而是藏在某个地方,监看着自己。

    最后她会带自己离开。

    “怎么会在这里再见到公子呢?”

    韩信叹息着,跪下,对刘如意行稽首礼,然后端正坐姿,望着这个五岁多的孩子。

    这一幕,实在是怪诞极了,像个梦。

    “这么晚来,实在是有要事,求教于先生,请先生恕小子唐突之罪。”

    刘如意也学着韩信,对他行稽首之礼。

    韩信哑然失笑,连连点头。

    “公子,夜深了,左右无人,不必客套,有什么事,你尽管说吧。”

    刘如意点点头,终究还是有些踌躇,这番话是要对有战神之称的韩信说,会不会被他看穿什么破绽?

    “我父皇领兵征讨匈奴,不幸被困在白登山上,迄今已经快七天,我来,想向先生求个退敌突围的法子。”

    他知道自己这每句都包含无数可疑可议之处,没法子,也只有说出来。

    “我听说了,沛公又落入敌人的埋伏中。”

    韩信淡淡地说,没在意刘如意话里的毛病,对刘邦这个老冤家在战场上吃瘪的幸灾乐祸胜过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