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元德太子不做皇帝 » 第三十九章:民以法治

第三十九章:民以法治

    第二日,史府内,杨集满面笑容,步步生风走了进来。

    半个他身体大小的食盒,他拎起来居然丝毫不费力。

    “一起吃,这是我阿母做的点心。”杨集打开食盒,里面是各色香味四溢,造型奇特的点心。

    “都说卫王妃手艺了得,比起宫里的御厨那是更上一层。今日是托了殿下的福。”

    史万岁说着,毫不客气,拈起一块点心塞进嘴里,三两下咽下后,又忙不迭的拿了几块。

    原本还维持皇室矜持的众位殿下,加入了抢点心的战局之中。

    不到一刻钟,整整四层的食盒,被瓜分一空。

    “好了,今日我也学圣上,大家回去写篇‘己论’,就论一论,在这点心之事上,大家都用上了哪些兵法吧?”

    “啊?”

    众人不由惊呆,怎么抢点心的时候,他们用上兵法了吗?

    “明日长宁郡王就要启程去蜀地,你们好好聚聚吧,下学!”

    史万岁说完,当着众人的面从袖袋里掏出一块豆糕,好整以暇的塞进嘴里。

    ……

    “昭以茶代酒,这一杯敬大兄,愿大兄一路平安,鹏程万里。”

    杨俨举杯,两人相碰,相视一笑,颇有种一笑泯恩仇的意思。

    “这段时间经历颇多,我在此谢过诸位对我跋扈的包容。”

    说着,杨俨又一杯酒下肚。

    他已是束发,按例可饮酒。

    只杨俨第一次饮酒,又喝的如此急,才不过三杯,他已趴在桌上,昏睡过去。

    “这段时间,大兄像变了个人。”杨筠为他盖上大麾,语气低沉道:“可我不知该如何为他排忧。”

    “阿筠,有些事只有自己想通才能更强大。”这是杨集的亲身经历,也是肺腑之言。

    “我明白。”杨筠点头。

    “如今我和二兄能做的只是代他尽孝而已。”

    杨裕听后不由跟着叹一口气。

    一时间好端端的送行宴,陷入了低潮。

    “我有罪,我有罪…”

    哀嚎声将低迷的气氛一扫而空。

    与痛哭求饶相伴的是皮鞭声声入肉的声音。

    周围的百姓也只是好奇的看一眼,就各自忙自己的事。

    杨昭的收回自己的视线,无论是记忆里,还是他亲眼所见,这种情况已发生多次。

    所谓上行下效,杨坚一言堂,自身凌驾于律法之上,充分将封建主义专治展现的淋漓尽致。

    如此耳濡目染之下,各级官员,大官压小官,小官压虾米时有发生。

    且他们还学杨坚亲自动手打杀。

    如此反复,也难怪即使修订了如此完整的律法,执行起来却是这般艰难。

    而坐在酒楼二楼的几个皇家子弟,却不知不放心棚户情况的杨坚,今日在城内微服私访,此时正坐在一楼喝茶。

    “圣上。”苏威伴在杨坚身侧,低声询问:“可要阻止?”

    长孙炽偷偷从身后拉苏威的衣服,试图制止他如此阴阳怪气的说话。

    “为何阻止?”杨坚颇为不解:“此人是否犯罪?”

    “是!”

    “押解他的是否是载入吏册的捕头?”

    “是!”

    “如此,他按律办事有何不可?”

    苏威无言望向梗着脖子丝毫不认为这有问题的杨坚,只觉得他前几次的反省就只是敷衍而已。

    “这位捕头,请问他所犯何事?”

    杨昭最终还是看不过眼,挡住那高壮捕头再次举起的刀套。

    “小郎君,我劝你不要多管闲事,此人犯了盗窃罪,打死了也是他罪有应得。”

    “如此,确实是他有罪在先。多嘴问一句,县令可已按律法宣判?”

    “还未。”

    “既然还未宣判,他还是无罪之身,你当街责罚打骂与他,是否不妥?”

    “小郎君。”捕头虽长得高壮,但并不凶恶,他听到杨昭如此质问的话,不生气,反而循循善诱说了起来。

    “虽还未宣判,但此窃贼被抓现形,人证物证俱在,由不得他抵赖。”

    “我对他当街责罚,一来是为了给百姓一个提醒,看管好财物。二来则是对他的惩罚,望他以后不可再犯。”

    “此人可宣判?”

    可无论捕头说了什么,杨昭只问五个字。

    “哎,你这小郎君聋了不成。”捕头笑意盈盈的脸上染上恼怒之色:“走开,不要妨碍官府办案。”

    说着,他就要推搡杨昭。

    “啪!”

    一个巴掌重重打在捕头脸上。

    捕头恼羞成怒,拔出刀,准备给杨昭见见血。

    可他低估了眼前这个只到他胸口的孩子,也是见过血的主,只一个腾挪间,刀已落入杨昭手中。

    他抽出刀,抵在捕头的腰间。

    “我乃河南王,今日你顶撞于我,按照律法,又当如何?”

    捕头一听,脸瞬间惨白,但还是颤抖回话:“轻则一百鞭,重则处死。”

    “如此。”杨昭扬起笑,轻动刀,捕头的腰带被割断。

    吓得他跪地求饶:“殿下,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望请海涵,饶了小人这一次。”

    杨昭将刀丢在地上,眼睛在围观的人群扫过。

    “民以法治,圣上提出这条令。”杨昭说着冲洛阳行宫的方向拱手:“就是为了避免人凌驾于法的情况发生。”

    “我虽是皇孙,可我小于法,今日即使我可将顶撞我之人斩杀,那也是在法允许,在法宣判后。”

    “否则,我杀了他,那就是触犯了法。”

    “商鞅曾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知各位可明白我的意思?”

    人群一片寂静,在那窃贼再也忍不了痛,哀嚎出声时。

    人群像是按下了开关,他们一起鼓起了掌。

    原本一直不认为有问题的事,经过今日,他们才发现错的离谱。

    可掌声过后,他们又陷入了迷茫。法的威力真的如此大吗?可为何他们从未感觉到?

    “河南王殿下大智慧。”苏威听了杨昭的言论后,不由跟着鼓掌,同时眼睛看向脸色晦暗不明的杨坚,心里不由暗爽。

    被自己的亲孙子摆一道,却只能隐忍,有道是天道好轮回啊。

    等人群散去,眼看那道熟悉的身影跟随人群一块离开,杨昭这才长长呼出一口气:“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