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元德太子不做皇帝 » 第三十八章:木工乃贱籍

第三十八章:木工乃贱籍

    “世谔兄,明日再见。”

    “阿暕,明日见。”

    从史府离开,杨暕与韩世谔两人称兄道弟肩抵着肩,依依不舍。要不是两人脸上还有没消下去的乌青,不知道还以为两个是亲兄弟。

    “阿暕回神了。”杨集伸手在杨暕眼前晃动:“早就看不见了。”

    “你不懂…”杨暕长长叹息一句,那语气活脱脱的深闺怨妇。

    “大兄每日在宫里陪大父大母,晋王府就我和南阳,南阳又是小女郎。”

    “集叔父,你不懂我的寂寞。”

    “回大兴后,我跟大父大母禀明,回晋王府可好?”杨昭冷不丁插上一句话。

    “啊?”杨暕吃惊的看向杨昭,语气带了些许颤抖:“大兄,你说的是真的?”

    “你看我的脸,似作伪吗?”

    杨暕听后,只觉得身上的皮瞬间绷紧,脑中闪过每日阿耶拿大兄作比较,提着小皮鞭在身后追赶

    而大兄则笑意盈盈的站在一旁,口中吐出一句又一句的大道理。

    他不自觉的抖了两抖,忙拒绝:“大兄,大父大母已习惯你的陪伴,你骤然要求离宫,恐对他们不妥。”

    “说的也对。”杨昭接话。

    眼看杨暕偷偷松口气,他不由轻笑一声。心里却在想呆在宫里还是回晋王府?哪一处能更让他实行保杨勇,改杨广的计划。

    “杨集你给我下来。”

    牛车骤停,众人不由向前扑。

    熟悉的声音在牛车外响起,正是杨淼。

    只见他双手张开,拦在牛车外,眼睛里满是阴兀。

    “杨集,你不顾家里重病在床的阿母,每日在宫里逍遥快活,怎么你是笃定卫王这个名头迟早落入你手中吗?”

    眼看看热闹的百姓慢慢聚拢过来,杨淼更加起劲:“可怜我这卫王长子,辛辛苦苦为你守着卫王府,你半分感谢都没,还在外抹黑与我。”

    人都是同情弱者,尤其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

    短短几十息,牛车已被里三层外三层的百姓围起来。

    他们不时对牛车指指点点,如果不是天生对身份的敬畏,说不定都要扔上几个臭鸡蛋,以表对牛车里杨集的不满。

    而反观杨集他坐在角落,紧紧咬着嘴唇,双手绞衣摆,满脸的不知所措。

    “你们还不知道,八音盒就是杨集所做。”

    “这可是木工啊,木工乃什么籍?”

    这一声发问,更是将主动权给了看热闹的百姓。

    “贱籍。”他们一同回答。

    如此能正大光明看皇室笑话的机会不多,可要好好把握住。

    长长的一条东大街,被人群挤满,被人群所包围的牛车是这样的渺小。

    他们回答的铿锵有力,看向牛车的眼神带上几分不屑。

    此时他们身为庶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堂堂皇亲国戚,居然入了贱籍,比他们还要低上一等。

    “我去!”杨暕掀开车帘就要冲下去。

    被杨昭一把按了回去,他紧紧按住在暴躁边缘徘徊的杨暕,目光沉静看着杨集。

    车外传来的声音越加不堪入耳,杨集的头都要埋进了膝盖里。

    可杨淼预料中,牛车里的人愤而与他争辩的情景并没有出现。

    他的眼里闪过一丝狠厉,扬声道:“自知理亏不敢与我争辩了,何不如早早脱了你郡王的皮,免得丢了卫王府的脸。你…”

    “闭嘴。”杨集掀开车帘,怒喝一声。

    从没有被那么多人围观的他,止不住的开始抖,一双手垂在身侧,紧握拳头。

    杨淼有片刻的呆愣,下一息,他更变本加厉道:“这是恼羞成怒了?呵,一向自诩谦逊的皮挂不住了。”

    杨集并不与他争辩,他的声音甚至没有杨淼的一半高。

    “集并不认为,集所做之事坠了卫王府之名。”

    “集自知体弱,不能似我阿父般驰骋沙场,为百姓而战。”

    “然集认为,集所做之事,也是为国为民之事。”

    “脱穗机乃集彻夜未眠所做之物,集知它广泛用于民,集喜不自胜。”

    “集所改制的纺车,也逐渐在民间推广,且均回馈纺车速度快上数倍。”

    “集敢问:集所做之事,为民有利,与国有功。何错之有?”

    杨淼仍在高声的指责杨集的种种不是。

    可百姓们却不再参与其中,他们脸上的表情有了变化,褪去了不屑染上了恭敬。

    “遂安郡王实乃大善人。”

    人群中,不知是谁发出一声来自心里的感谢。

    百姓们附和与他。

    一声声呐喊:“遂安郡王乃大善人!”响彻在洛阳城的东大街。

    杨淼愕然张大嘴,风向变得猝不及防,他开始慌张起来。

    他的眼睛咕噜噜转了一圈,见没人留意他,拨开人群消失不见。

    等有百姓反应过来,他们被人所利用时,已找不到杨淼的踪影。

    ……

    洛阳城临时设的卫王府前。

    杨集紧张的直吞咽口水,比他方才站在万民面前为自己辩解,还要紧张数倍。

    “阿昭,你陪我进去。”他回头,眼里不由露出恳求。

    “集叔父,卫王妃温柔善解人意,你好好与她说,她会为你骄傲的。”

    看着杨昭眼里的笃定,杨集微微点头,跳下牛车,进府。

    “杨青,回吧。”

    “大兄,不等集叔父了吗?”杨暕奇怪询问。

    “不了,集叔父今天要和卫王妃好好聚聚,我们就别扫他们的兴致。”

    入夜,一纸诏书,入了卫王妃。

    “传朕令,遂安郡王一心为民,虽乃八岁稚童,但其展现的心性,能力已远超同龄。即日起,杨集继任卫王。”

    简短的几句话,将杨坚护侄爱才之心暴露无遗。

    原本还想借此事发挥的官员,不约而同撕毁案上的弹劾之言。

    ……

    “阿母怎么办?”杨淼暴躁的在其生母房里转圈,声声质问与她:“儿子说现在不是好时机,你偏听云昭训之言。”

    “如今悬而未决的爵位丢了,下一步,我们两母子是不是就被赶出卫王府?”

    杨淼自问自答,脸色逐渐变的狰狞。

    端坐在书案前的妇人并没有被他所扰,而是心气平静的写下最后一笔。

    一个杀气腾腾的‘杀’字跃于纸上。

    “阿淼,没到最后一刻,切不可认输。”

    “阿母可是有主意了。”

    妇人掩唇一笑,冲他招手:“来,听我细细与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