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苍歌英雄传 » 第二十六章 夜宴(二)

第二十六章 夜宴(二)

    四人都是以东宫身份参加春狩,在郑剑生的带领下向正宣帝叩拜行礼。正宣帝小睡了半个时辰显得神采奕奕,气色好了不少。叶无忌入座后环顾帐内,发觉自己四人可能来的最晚。襄王府由襄王携着长宁县主和陈之焕正陪正宣帝说话,禁军这边则是石广芝、申时岩和一位不曾见过的魁梧将领三人坐在一处。春狩四个阵营唯独没有见到齐王府之人,想必齐王受伤之下殷云野和熊廷羽一并护送他回京,是故齐王府今夜无人列席。剩下几个文士打扮之人郑剑生都私下为叶无忌一一介绍了,俱为代表六部参与春狩的京官。

    正宣帝见人已到齐,便吩咐身后的三石知会准备已久的尚食局开席。三石一声招呼,门帘被掀开,帐外一众侍女手捧各色菜肴和佳酿一一为众人布菜添酒,帐中顿时香气四溢。正宣帝祝酒后众人在丝竹声中开始了这场夜宴。

    叶无忌不似秦星河那般好口腹之欲,对饮食并无太多讲究。加上太子谋逆一事始终让他心神不宁,桌上菜肴他大都浅尝辄止。他人不向他敬酒他则少有举杯,不善交际的他显得过于沉寂,和这热络的宴席氛围有些格格不入。

    而秦星河自然不会放过案上珍馐美酒,在师兄的再三提醒之下恰恰能保证吃相不至太过难看,而其他则全不在意了。叶无忌看向正宣帝,见他正被长宁县主哄的颇为欢心,桌上菜肴没怎么吃,身旁的侍女倒是不住为他斟酒,脸色白中泛红看似极为高兴。

    “这几日三石觅得一种熏香,叫做洋苏草香。困扰朕多年的不寐之症竟不药而愈。今日看罢东宫与禁军的技击赛后朕颇感身困体乏,回帐燃起此香后片刻即沉睡过去。谁知这一觉竟睡了大半个时辰,醒来后精神百倍。三石你说朕该如何奖赏于你。”正宣帝当着众人的面向身旁的三石问到。

    三石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说道:“老奴能为陛下分担些许忧虑已是极为欢喜。这洋苏草香我早前已寻到,自个先试着用了一年有余,没见身子有何异样才敢给陛下用。”

    长宁县主打趣道:“大总管莫非是用迷香把陛下迷晕了吧?陛下回宫了赶紧差人清点一下可有少了什么物事。”

    众人一阵大笑,但见三石如此受皇帝青睐,都连连向三石举杯致敬。酒过三巡,席间气氛越来越热烈,帐中满是欢愉的味道。襄王身份在此可算一人之下众人之上,可他却丝毫没有皇族的倨傲。任谁近前来都是笑脸迎人,逢人向他举杯也必是杯到酒干。几轮下来本就臃肿的体态在醉意下更是显得有几分笨拙,见他又站起身来向正宣帝说道:“臣为今日之宴请了位妙人,陛下可愿一见?”

    正宣帝也有几分醉意,笑着向他问道:“襄王所请乃是何人?莫非府中又有喜事将近?”

    襄王雄踞荆襄之地富甲一方,而他是个多情种子,对各色佳人毫无抗力,府中妻妾成群。初时先帝还时时敲打于他,后见他并未因此而荒废政事也不再多言。待正宣帝继位后荆州在襄王的打理下百姓安乐,军中兵精粮足,他更是少有管其家事。只是襄王这怜香惜玉的性子朝野人人皆知,相熟之人往往以此调侃他这齐人之福。

    “陛下又说笑了,臣已过天命之年,哪还有这份心力。”襄王讪笑道。

    “父亲身子可好着呢,这一年来频频往返于苏杭和荆州之间,听闻是在和音律大家研习琴艺呢。”长宁县主和父亲甚是亲近,只是身为女儿身对他这风流性子深恶痛绝,忍不住出言揭短。

    帐中又是一阵大笑。襄王一向性格温和,虽然被女儿当众揭了老底也不以为意,只见他笑道:“你若好好用心学琴,为父又何须如此辛苦去那苏杭之地听曲。”转头又向正宣帝说:“今日我请来的正是那金陵听雨别苑的……”

    “殿下难道请到了音动碧霄碧大师!”一直在座上少言寡语的叶无忌不待襄王话说完,陡然站起身激动的大声说道。

    旁边专心美味的秦星河被师兄这一嗓子吓一跳,抬头望向他低声道:“师兄你酒后失态了。”

    叶无忌在御剑门中号称乐痴,荒郊野岭巧遇同好周正都能整晚吹笛赏乐,这下听到金陵听雨别苑让他兴奋的一跃而起。按说叶无忌乃武林三大宗派之一的御剑门之继承人,锦衣玉食自不必谈,各声色场所多少也有涉猎,不该为区区百戏、伶人之流动容。但这听雨别苑可当真是大有来头,非等闲民间教坊、戏院能比。

    大楚一统天下后经过数十年的励精图治,黎民安定,百业复苏。太平治世之下本多在文人雅士间盛行的诗词歌赋也逐渐传到了民间,而其中最为百姓所喜的首推乐曲歌舞。民间婚丧嫁娶,个人喜乐忧愁都离不开乐曲抒怀。随着众多爱乐之人的推动,乐曲也不再只是单一的阳春白雪之音,南腔北调、吹拉弹唱各行其是。一时间各色教坊、戏院如雨后春笋般遍布中土大地。就连这酒楼之中若没有名伶唱曲生意都会差些。经过百年的发展,曲艺天地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南北两大流派金陵听雨别苑和燕州赏星阁。附庸风雅之人常言只有经历过‘南下金陵听细雨,北上燕州赏繁星’方不负平生。

    听雨别苑在江南金陵之地,以琴艺闻名,所作之曲大都温婉曼妙。而赏星阁地处燕州北疆,笙箫为其所长,传世之作以悲怆豪迈为主。两大流派都拥趸甚众,而登门学艺之人更是如过江之鲫般络绎不绝。最终两派都不胜其烦,每年择定日子选拔天赋资质绝佳之人入门授艺,平时不再收徒。是故两派弟子在曲艺圈内地位甚高,爱乐之人都以与其结交为荣。

    叶无忌口中所说的碧炜彤为金陵听雨别苑当代之主,民间相传其琴艺极其高超,而歌声更是让人过耳难忘。传说她弹唱之时连天空飞鸟都驻足枝头不愿远去,人送雅号音动碧霄。但碧炜彤一向深居简出,外出采风也是行踪不定,有幸听过她妙音之人可谓凤毛麟角。叶无忌也曾专程去到金陵欲赴听雨别苑一偿夙愿,可即使他贵为御剑门传人竟连别苑的门都未踏入一步。此事让一向心境平和的叶无忌神伤了好几日。武艺精深之人御剑门中多不胜数,叶无忌自幼见惯了一众门中前辈的各种神功技法。行走江湖时虽一直恪守恭谦,但并未有何高人足以让他生出高山仰止的倾慕之意。但若论及音律之事,这听雨别苑在他心中的地位实如泰山北斗一般。是以襄王刚提起听雨别苑之名,一直游离在宴会之外的叶无忌顿时来了兴致。

    襄王有几分诧异的看着叶无忌,心道这武艺高强但不善言谈的少年如何像换了个人似的兴奋如斯。他心中虽然奇怪,但面上仍是笑容可掬的说道:“碧大师近几月都不在中土,听闻是到西域丘兹赏析当地胡乐去了。我与碧大师有几分交情,改日待碧大师回了金陵我定陪叶少侠去拜访于她。”

    叶无忌略微有些失望道:“多谢殿下!那今日殿下所邀乃是听雨别苑的哪位高人呢?”

    襄王只是笑笑并未答话,见他走出大帐,片刻携一女子进入帐中。此女生的面如桃花,色若朱樱,明眸类皓月清亮,薄唇似凝霞溢彩。内着嫩绿束身长裙,外罩纯白兜帽披风,身姿柔弱中带着飘逸,直如杨柳傲立于霜雪中一般。一时之间帐中诸人目光都为之一滞,不由得放下手中酒杯。只见她怀抱瑶琴徐徐走上前来,帐内灯火照的她身形摇曳生姿,让人不自觉的生出我见犹怜之感。长宁县主已是极为难得一见的美人,但和她立于一处也骤然失色了几分。

    叶无忌与秦星河定睛一看后对视一眼,不禁同时低呼一声:“竟然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