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帝师:开局一个大宋 » 第十五章 野猪(求推荐收藏)

第十五章 野猪(求推荐收藏)

    徐领导亲自找到方和:“方同志,你不能这样放水。”

    “原先余汉升养鱼养鸭养鹅,每天投放大量饲料,水质坏了,放水就是换水。”

    即便这样放水,水库底层的水还是放不干净的,不过上游明溪河多是山区,没有一家企业,也没有多少人家,污染少,每天下面在放水,上面有明溪河水源源不断而来,过上一段时间,等于将水库里的水换了一遍。

    徐领导急切地说道:“你这样放,用不了多久,便超过了死库容水位。”

    死库容就是垫底水位线。

    除非遇到特大旱情,否则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突破死库容水位线。

    “死库容是多少立米?”

    “四万立米。”

    “还早着呢。”方和答道,若大的水库,四万立米算什么?方和怀疑将水闸拉到底,明山水库里面的水容量也不止四万立米。

    “还是慢点放吧。”若不是汛期即将到来,方和这样放,县里早派人强行阻拦了。

    “行。”方和随意答道,但他在心里面想,过一段时间,你们对水质的要求会比我还要慎重。

    方和拉下大半闸门,徐领导千叮咛万嘱咐才回去。

    村里的村长方大山也找到方和。

    “你这样放水,明天怎么划龙舟?”

    “划龙舟?”

    “你不知道啊?”

    “我未注意,到河里划呗,现在时间紧,到了汛期就没办法放水了,不能放水就不能挖淤泥。”

    “那你也要顾顾大家吧。”

    “三叔公,我这边建设好了,以后会有许多游客来,是不是顾了大家?你是想划龙舟呢,还是想村里以后过好日子呢?”

    “这个鬼地方,有什么游客来,我看你是拿人家的钱瞎花不心痛。”

    “走远一点吧,想我不放水,你让镇上人来说。”方和气恼道。

    这个三叔公不是一个好东西,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农村各个村长几乎就没有多少老实人。但不是贬话,因为太老实了,就镇不住下面的村民,有的工作无法展开。

    不过样了,肯定良莠不齐。

    比如这个方大山,就是莠的一类人。

    不过方和也不怕,他老爸虽是一个人,但有好几个嫡亲的堂兄弟,讲理陪你讲理,动拳头陪你动拳头。

    “你等着。”

    方大山走后,方和问:“他是怎么当上村长的?”

    “大队干部任命的,不过你这样放水,隔壁几个村子都有人谈论。”

    所以山林水库是不容易承包的,如果是一个外乡人,冒冒然跑到异地他乡承包大片土地,仅是杂七杂八的事,就会让你头痛万分。

    方和想了一下,其他村子就算了,不能与本村人对着干,他主动提出拿出五千块份子钱,村子里的议论才平息下去。

    第二天是端午节,许多村子划龙舟,真的不能怪人家怨恨方和,原来一直在水库里划龙舟的,因为方和大规模放水,不得不搬到明溪河去划龙舟了。

    这段明溪河并不宽阔,几十条龙舟只好分成两排划……那么谁在前面谁在后面呢?

    有的脾气不好,吵了起来,吵着吵着差点动手打起架。

    现在还好了,真心的打不起。

    几十年前在八十年代,各个村子划龙舟,往往划着划着就会在河里PK,有一年因为两个大村子大规模打架,淹死了好几个人。

    方和看到这种局面,抱着囡囡匆匆忙忙逃回家。

    第二天方和又去了县里的工程队,让他们建设一栋二层仿古建筑,是当成未来“农家乐”的。除了餐厅,后面还有一个大天井,两排四合院,也是仿古建筑,“四合院”是供客人留宿的。前面是一个大停车场,以及两千余米的马路……没有多少钱,不足九百万。

    然后方和对比城里的房价,心里说,真TM的心黑。

    如此大的投资,连镇里的一把手都惊动了,他亲自跑过来察看。

    “这样能改造土壤?”

    “还是有些困难的。”

    大前天,方和从市里农研所请来一个专家观看。

    他看了一会说方和做法是对的,原先的都是碱性砂质土壤,不但贫瘠,也不保水。方和请来许多挖掘机挖淤泥,不仅是淤泥,还有水,它们都是酸性泥水,并且会带着许多微生物和有机物质涔漏到地表下面,能有效地改变原本的土质。

    不过就是方和这么大动作,均摊下来,地面上淤泥厚度不过五六公分。

    未来随着暴雨、山洪,又会将地面大量淤泥重新冲刷到水库里。

    想要改造也不是不行,每隔两三年就要挖掘大量淤泥上来,持续十几年,当地的土质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需要不少投资啊。”

    不但挖淤泥,方和还听从了专家的建议,从各个村子买来大量稻草麦秸,将它们切碎,均摊地放在地上,再将淤泥堆积在上面。

    这些草秸埋在淤泥下面发酵,也能改善土壤,还有起到一些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虽然草秸不值钱,但买得多了,加上人工,也需要一些成本。

    “所以要签订五十年合同。”

    “你们公司给你多少工资?”

    “还行,主要我有学历,也有足够的工作经验,不然公司也不会放心。”

    “还是要读书啊。”虽然他是镇上一把手,每天要处理许多工作的,哪像方和这样,坐在家里指指划划,就将工资拿到手了。

    雨水天开始渐渐多了起来,汛期也渐渐临近,徐领导又亲自跑了过来,让方和关上闸门。

    这时候水库的水位仍比较低,近百台挖机继续冒雨拼命地挖着淤泥。对于方和请挖机挖淤泥,县里还是欢迎的,不然常年不清淤,明山水库实际库容是逐年减少的,挖了一回,等于扩大了几十万立米的库容。

    但十来天后,因为水库水位渐渐上升,工程队不得不结束了。不过按照方和的合同,他们也完成了工程量。

    方和付了尾款,挖掘机全部离开。

    方和老妈说:“和儿,许多淤积又冲回水库了。”

    不是冲淤泥,是在冲钱。

    这是避免不了的。

    各个领导想着政绩,他们态度不用考虑,钟律师才是真心的提出意见。

    之所以反对,也是这个原因。

    并且这才是一个开始,花钱的还在后头。

    方和跑到水库去看,水库里的水略有些浑浊,但水质明显改善了,不像以前有一股腐臭味。他又买了两艘小游艇,许多水草种子,请人开着游艇撒了下去。

    汛期就到来了,网上电视上到处都不防洪抗汛的消息。

    方和老妈说道:“每年到这时候都是这个样子。”

    方和看着电视不说话,这边还好了,那边才是真正的灾难。即便赵谌以后能将中原收复过来,黄河和淮河也有的头痛。

    方和老妈出去干活,一会儿隔壁的牛婶跑了过来:“方和,你妈和翠花婶打了起来,你快过去劝架。”

    方和匆匆跑了出去,他老妈正和庄子前面的李翠花扭打在一起,他走过去将两人分开,将老妈劝回家:“妈,她是村中有名的泼妇,你与她打什么?”

    “她整天嚼你的舌根,说你乱花人家的钱,又说你没本事,连老婆都看不好。”方和老妈气愤地说。

    “她说就让她说去呗,从离婚后,村子里闲话说的还少吗?”

    在宋朝呆了一段时间,看到各种战乱,各种兵荒马乱的现象,方和心胸也变得开阔起来。

    相比于那边的各种惨剧,这些嚼舌根子又算是什么?

    其实村子里还是好人的多,许多人也关心,是真的关心。

    他们以为方和花的是人家的钱,到时候赚不回来,不好向人家交代。

    就像方和的发小方明,就说过两次,还替方和算了一笔账,就像那片荒滩,花了好几百万,能有多大面积,听说以后还要花钱。有这些钱还不如租良田呢,一亩地一年租金不过几百块钱。

    但有的,方和真的不好说。

    他劝了劝,去了县城,请人在他租的仓库里修建一个大蓄水池。

    回来后,天色也晚了。

    忽然村口传来人喊马叫声:“野猪下山了。”

    方和跑到村口,看到一大群野猪大摇大摆地在庄稼地里胡啃乱吃。这些野猪也不怕人,明知道许多人围观,却个个视若无睹。

    “这么多野猪?”

    “这两年山上的野猪越来越多了。”

    “老妈,镇上不管吗?”

    “有人反映了,然后镇上的领导请专家过来,专家说野猪数量仍不足,不能打。”

    “镇上发补贴吧。”

    “能有多少补贴,一户人家能给一个几十块就算是好的了。”

    方和想了一下,野猪泛滥成灾,主要是没有了天敌。就像他小时候,还听到山上有狼,时不时传出有小孩被狼叼走的传闻。

    大多数是假的,不过确实有狼饿极了,跑到村子里糟蹋乡亲养的牲口。

    但自他上中学起,便再也没有听到有狼的消息。

    上面不让打,没有人敢打。

    有的村民逼急了,便放起鞭炮,想将它们炸走。

    方和老妈一拍大腿,说道:“和儿,不好,你还得要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