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阴司事 » 第二卷 第四章

第二卷 第四章

    第二日一早,九判官梳洗一番本想去凡间瞧瞧荀邑。刚从后堂出来,便见赏善司的鬼差领着一个鬼魂走了进来。

    见到九判官,鬼差朝她行了一礼,“昨晚上我家大人传信回来说,因他昨个走得匆忙,未顾上将荀轲送来察査司。特嘱咐小的今个一早把荀轲送过来,还望大人莫要怪罪。”

    九判官目光转向他身后荀轲,淡淡道:“无妨,你且去吧!”

    那鬼差退出殿门,荀轲依着凡间的礼,朝着九判官一拱手,“林大人。”脊背挺直,态度不卑不亢,带着几分傲然之气。

    九判官抬手示意他坐下,自己则坐在他对面,又示意一旁的鬼差上茶,这才开口道:“地府的鬼魂大多只知道我是九判官,却极少有人知道我的本家姓。魏大人对你倒是信任有加。”

    荀轲含蓄一笑,“大人过誉。”

    鬼差端上来两杯茶,分别放在他们一旁的案几上。九判官挥了挥手,叫他们下去,“你不用谦虚,政事上你确实做得不错,只是不知你记性如何?”

    荀轲道:“生前事老夫尚未忘记。”

    “那便好。”九判官陡然收起面上的笑容,沉声道:“那本判且问你三个问题。”

    荀轲诧异地看着她,含笑点了点头。

    “你可识得荀邑?”

    “不识。”

    “你可识得芸娘?”

    荀轲面上有一瞬间地凝滞,却还是答得干脆,“不识。”

    九判官笑了一笑,继续问道:“你这一生可犯过错?”

    这一次,荀轲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了口:“老夫有三错。”

    “哦?你且细细道来。”

    “我自幼父母双亡,吃着百家饭长大。有一年家乡遭遇大旱,饿死了许多人,为求生计,我一路逃荒来到了南怀郡,饿晕在了一家书院门口。那书院里的教书先生瞧我可怜,便留我在书院打杂,赏我一口饭吃。后来年景渐渐好了,先生发现我颇有天分,便教我识文断字,做了我的恩师。十年后,恩师鼓励我下场考试,这一考便从秀才一路考到了举人。又过了两年,我辞别恩师,上京参加春闱。前半途都很平顺,只后半途坐船渡江时,江上突然起了大浪,将我卷走了。”

    “好在我命大,被水冲到了下游的一处滩涂地。醒来时,日头正在头顶,刺目得很,晃晃日光里,一张人脸正悬在头顶。那人一见我醒来,便如受了惊的兔子一般逃跑了。我想喊住她,可我浑身酸痛,右腿更是疼得钻心,一点声音也发不出。眼见着她的身影便要消失在林子里,我心中焦急,竟又不争气的晕了过去。再次醒来,我发现自己挪了地方,躺在了一处干燥的大石上,右腿已用木板固定住,还上了草药。身旁堆着一些野果和水,还有一条烤好的鱼。我想也不想,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完后,又觉得不对,遂警觉得查看四周,竟又叫我瞧见那‘兔儿’慌忙逃窜进了树林子。”

    说到这里,荀轲似是忆起了什么美好的事物,眼眸里透着温柔的光泽,“我知道是她救了我,可我也不想吓着她。便故意装作病怏怏的模样,等着她再次出现。”

    “后来,有渔民发现了我,将我带出了浅滩。我便再未见过她,也未曾报答她救命之恩。是为一错。”

    “那第二错呢?”

    荀轲皱紧了眉头,面露犹豫,仿佛有些难以启齿,“第二件事,便是我成亲后第六年。忽然发现府中的哑巴厨娘,对我生了不该有的心思,这让我委实有些难以启口。”

    九判官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意味不明的笑,“那厨娘是何人?”

    荀轲握着扶手的手紧了紧,垂下眼皮,淡淡道:“我也不知,只听得府中下人管她叫周娘子。”

    九判官又问:“你可知那周娘子的来历?”

    荀轲摇了摇头,“她是府中一个王姓的婆子介绍的,说她厨艺极好,犹善做鱼。我夫人喜欢吃鱼,恰这周娘子做的鱼甚和夫人胃口,我便安排她在府上做了厨娘。她来府上的时候,怀里还抱着个两岁的男娃。她不会说话,亦不会写字。问得急了,便在地上歪歪扭扭写了一个周字,指了指自己。又写了一个巴字,指了指那男娃。这才知道这女子姓周,男娃名巴。所以下人们便索性叫她周娘子,叫他的儿子巴郎。”

    “后来呢?”

    “起先几年,她与巴郎吃住都在府上。后来,巴郎到了读书的年纪,她母子二人便搬了出去。也自那时起,她便不安分起来。开始寻着各种由头,往我房中送吃食。有时会对我乱比划一通,有时又趁我不注意痴痴望着我。日子久了,夫人似乎有所察觉,便换了人来送饭。自那以后,我便再未见过她,想来是被夫人赶出了府。哎……是我连累了她,是为二错。”

    “那三错呢?”

    话刚问完,九判官便看见他浑身颤了颤,握着扶手的手指因用力过猛而泛着青白。

    荀轲如泥塑雕像一般僵在座位上,过了许久,才用平静的语气道:“三错便是,我御下不严,致使我名下农庄里的一名农妇死于……非命。”

    九判官叹了一口气,“那农妇是何人?”

    荀轲摇了摇头,没再说话。

    九判官起身,来到他面前,嘲讽道“你所述三错与你生前功德相比,实在算不得什么。只是,只是事实当真如此吗?”

    荀轲听闻,豁然抬头。

    九判官莞尔一笑,“魏大人不在,你便在察査司待上几日。好好想想,想好了随时来告诉本判你到底有何过错,或许与你尚有些机会。”

    第二日,同样是过了正午。文昌帝君翩翩然来到大堂寻她,这一次他铁了心地要去逛一逛十八层地狱。

    九判官找了千百个借口,都被他一一驳回。无奈,只能硬着头皮陪同。

    自地狱归来,已是入夜十分。耳边仿佛还停留着凄厉的惨叫声,饶是她磨砺的宛如坚石的心,都不由地哆嗦个不停。再看那位大神,一脸悠闲惬意,仿佛刚刚游览了蓬莱仙境。

    二人正一前一后地往回走,远远地便看见黑无常小跑着迎上来。走到近前,黑无常向二人行了一礼,刚要开口,却突然看到九判官惨白的脸,不由惊呼道:“大人,您的脸……”

    九判官讪讪地咳了一嗓子,正不知如何回答时。一旁的文昌帝君却接过话头,“怕是吓着了。”

    “吓着了!?这怎么可……”这一次,黑无常似乎比方才还要惊讶。

    九判官面上一红,赶忙截住话头,问道:“你急急忙忙找本判何事?”

    黑无常这才想起正事,“刚城隍来报,荀邑醒了,正跪在城隍庙前不起。”

    九判官精神陡然一震,看了文昌帝君一眼,道:“你速去与城隍传话,叫他将荀邑的魂魄拘来。”

    黑无常领命而去,刚行了几步,又听得九判官在他身后吩咐:“抽取魂魄的时候要万分小心,莫伤了他。”

    黑无常点了点头,消失在了鬼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