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草民 » 第九章:小小耕牛,可拉重物

第九章:小小耕牛,可拉重物

    天一亮,李大力开始准备货物,他已经休息了好几天了,虽然前几次挣了不菲的银钱,可以是县城居大不易啊。

    如今一家三口每天就要花费六十文铜钱,一个月加上房租穿衣,柴米油盐一个月怎么也要三贯银钱。他们一家在周围的邻居中可以说是上等的,但是也比不过城中一些商人。

    拿着货物清单采购好,他就挑着担子去了相对近一些的南山村,这个村子离大路近一些,村子中的村民都挺有钱的,他主要弄的都是一些时兴的头绳,卤肉,点心,糖果,还有布匹。

    走了半天才到了村口,他挑的货,只有几个小孩子拿药材过来换,卤肉还是因为有一家正好请客才换了出去,布匹根本没人买,因为自己的价格比布庄还贵一文。

    没办法他又挑着朝里面一点的村子走,经过一个叫南水的村子,遇到一个小孩抓到一个很大的甲鱼,他就用糖果把他换了下来。后来一个很富态的老妇人把三匹布全都买了,用的是银豆子和十枚铜钱。

    所有的货换完已经下午了,他花了三文拦下一个过路的牛车,下午四点左右回到泗水县。他已经和张大爹的儿子张火旺混熟了,请了他吃了好几次酒,每次出门回来都会给他送点小礼物。

    回到家,草药他按照医书分门别类,把有毛病的剔除出去,卤肉换了三张兔皮,点心换了几根好木头,头绳和小姑娘换了她们的绣品,都是一些手帕,香囊,枕巾小玩意。甲鱼还是活的,被他放在院子里的水缸里面养着,准备四弟休假的时候,杀了煮汤。

    这次因为走的比较近,换的的货物并不多,第二天他花了半天就全都处理玩了,草药一共卖了五十文,兔皮卖了六十文,那些绣品卖了三十文,一共卖了一百四十文,是做货郎以来赚的最少的一次,只赚了五十文。不过还有几根好木头,他到木材铺子看过,都是好东西,可以用来打造木床,柜子和桌子,四弟的书箱已经用了好几年了。他准备用换的黄花梨,找木匠打造书箱,需要在书箱上面雕刻喜中三元,他从木材店掌柜那里知道怎样保养好木头,已经按照他所说的保养了。

    八月十五,月圆,天气晴朗,一大早李大力就起来了,他早早的到县学去接四弟,他背着一个书箱,已经很旧了,书箱一个月没见,个子长高不少,撑着油纸伞帮他遮挡阳光。他赶紧把书箱接过来,提在手上,本来拿着的冰冻奶酪已经放到四弟手上,冰凉的感觉让李善玉瞬间清醒。

    “四弟,你尝尝,这是你嫂子做的凉饮,特别好吃,解暑的。”看到他立刻就知道怎样吃。李善玉用木片挖了一大块,送入嘴里,一阵冰凉,舌头都有些麻木。吞下去,身上的汗水都感觉消散不少,李大力在前面带路,书香亦步亦趋的跟着打伞。

    冰冻奶酪他很快吃完了,身上的汗水都少了。他看到走在前面的三哥,背影依然高大,只是裸露在外的皮肤晒的黝黑,肩膀一片红肿,脚底穿的鞋倒是不错,看他走路很是轻快,应该是嫂子新缝制的。

    他的力气很大,很轻松就提起放了很多书的书箱,他如果不快点走,就要跟不上了。很快他们来到一处小巷子,他记得附近都是泗水县的官租房,价钱不贵。路面应该是被巷子里的百姓自发的运来石子铺了,里面并不泥洼,走到倒数第三家,大门打开了,嫂子正抱着一个胖乎乎的小女孩。

    一进门,正对着小院,有两颗树,三哥他搭了一个棚子,还弄了许多的桌椅,可以看出来都是新的。桌子上面已经摆了好几样菜,素菜以凉拌黄瓜,拌茄子,水煮毛豆,炸豆腐干,蘑菇鸡蛋汤。荤菜有羊汤,烤羊腿,烤兔肉,烤羊排,卤猪肉,干煸鸡块,糖醋鱼,清蒸甲鱼汤。主食有大米饭,肉包子,烤饼。还有一些腌的各种咸菜,咸鸭蛋。

    众人坐好,书香由于是丫鬟,是不能和主人同席的,就单独在一边为她设了位置,上面用小一点的碗装满了各种饭菜。

    “四弟,值此中秋佳节,三哥我祝你来年科举能够得中。”,李大力举起酒杯,李善玉立刻拿起来,两人碰杯后一饮而尽。

    妞妞坐在为她准备的小凳子上,眼睛滴溜溜的偷看李善玉,桌子上面的菜都是美味佳肴。大家一开始吃,就停不下来,只是偶尔停下说祝酒词,兄弟两个喝了不少,酒席一直到半夜才弄完。

    “书香,把四弟扶到西厢去睡,那里已经准备好了床铺,晚上你多注意一下,照顾好他。”。

    李大力也有些喝多了,吩咐完书香,就回屋睡觉,桌子上的剩菜由刘兰香收拾好,放到冰窖里储藏。

    冰窖一般在古代只有大家族才会修建,李大力还是想起了硝石可以制冰,他就买了一些,在耳房那里挖了地窖,用石板铺好,然后用粗布和竹席又铺了一层,用井水制冰,把它们放在地窖中,一些容易坏的食物就放在地窖中,就算是在古代有了天然的冰箱。

    有了冰块一些冷饮就可以开始制造了,什么冰淇淋,雪糕,刨冰等全都整上,妞妞因此还闹了肚子。最后夫妻两个一天只允许她吃一个冰淇凌,特别凉的刨冰不给她吃。

    书香把李善玉扶到西厢房,里面的床是打造不久的,很新,上的漆应该是干了不长时间。被子是蚕丝被,下面铺着竹编的凉席,蚊帐也很新,屋内已经准备了蚊香,听说这是从汴京传来的驱蚊用的,一根就要十文钱。

    房间里面有红木打造的书桌,在书桌上面放着笔墨纸砚,还有一个书架笔筒。门边有木架子上面有一个用来洗脸的铜盆,应该是表面涂了铜漆的铝盆,架子上面有一个个小格子,放着洗脸用的皂角,刷牙用的青盐,毛巾挂在架子最上面。

    把公子安顿好,书香和衣睡在床前的矮榻上面,矮榻做的很长很宽,自己睡在上面很舒服,自己也有用棉布缝制的薄被。

    第二天天一亮,李大力就醒了,他想到四弟昨天提的,让他最好买一个牲畜,这样以后出去收货,卖货不需要自己出力,还能带的更多,也不至于露宿在野外。

    早上醒来他一想也对,他怎么就没想到买个牲畜,还想着靠脚底板。竟然不如古代人聪明,早饭都是昨天的剩菜剩饭,经过刘兰香一整治,依然美味。四弟天一亮就起来读书,妞妞还被她教着认识了自己的名字李玉如,从刘兰香成了他娘子,妞妞就改了名字。

    李善玉离开的时候,衣服已经换成新的吸汗的透气棉布长衫,书箱也换成黄花梨的,雕琢着精美图案,笔墨纸砚都是上好的,还有好几本从汴京传过来的名士文集,光是这些就花了李大力二十贯来置办。

    他还把一张五十贯银钱的钱票递给李善玉,看着弟弟俊美的模样,他都要认为四弟不是自己的亲兄弟了,不过确实不是,自己已经换了灵魂,只是皮囊不变而已。

    四弟离开后,李大力拿上银钱就去了泗水城外的牲畜交易市场,这里是泗水城最大的交易市场,一股牛马屎尿味道直冲鼻腔,他捂住鼻子,走走看看。

    好几个人过来推销自己家的牲畜,他不懂牲畜不敢随意买卖,在交易市场有专门的掮客,帮助生手买卖牲畜。

    李大力找了一个看着老实本分的青年,他带着李大力来到最大的一个围栏前,里面牛,羊,驴,马,骡子,牛挺齐全的。本来他觉得骡子便宜买头骡子拉货,而且骡子力大,耐力也好。后来价格一说,原来北宋骡子价格比牛的贵了不少,就连驴子都比牛贵。

    最后他挑中一头三岁的壮年黄牛,北宋是不允许私下宰杀牛,牛肉也不允许私下售卖,只能由官府处理,每头牛都在衙门有身份登记,如果死亡主人还需要到衙门销户,处理身后事。

    一共花了两贯五百文买了牛,又买了车一共花了五贯。坐在牛车上,用缰绳控制它前行,认识的人见到他买牛纷纷上前恭喜,几个熟悉的相约一起吃酒。

    牛车太大,很难赶进梧桐巷,不过官租房有专门的管理牲畜提供草料的地方,李大力在那里租下一个位置,每个月付一百文,有专门的人伺候。

    他用的时候只要拿着自己的号牌,过来取牛,不用的时候把牛放在牛棚就可以。

    回家把牛的身份文书交给刘兰香保管,第二天他就急匆匆的订了一大笔货物,赶着牛车就出了城,不要看牛车很慢,也比他自己用脚底板走快。他这次去的是皮毛很多在深山中的那个村子,上次他带的货物太少,没有换多少。如今一个多月过去,他赶着牛车到的时候还没有中午,村长热情的招待了他。

    村子的人这次家里的存货特别多,狼皮四十张,兔皮六十张,狐狸皮十张,其中还有一张红狐狸皮,杂毛很少。羊皮一百张,还有他上次要求他们采集的金银花,全都按照他交给的方法晒干,能有三百斤,为此李大力车上的货物根本不够,他还付了十贯铜钱,交易进行了一个时辰,中午的时候他只是啃着干粮,喝着从村民家中讨得凉水。

    这一大车皮毛一共三百多斤,还有一些山里特有的野果酿的果酒十坛,干蘑菇十斤,大豆一百斤,大约八百斤的货,下山的时候,走的小心翼翼,还好自己的牛是壮年。等下了山,速度开始快起来,路上还遇到好几个不怀好意的大汉,李大力从车上抽出一根很粗的铁棍,前面帮着一把短刀,这才吓住几人。

    他不敢在外面住宿,城门关闭,他花了一百文贿赂了守城的官兵,由于大家都认识,这次让他进城,回到家他和刘兰香花了一炷香的时间把货物搬到家中,又急匆匆的把牛关进牛棚,他还喂了不少的豆子奖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