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焉知梦 » 第二十二章 试探

第二十二章 试探

    宫里很快也收到了消息,原来顾瑜已经学会了礼仪,于是定了三日后,赶在上元节之前,进宫受册封礼,由皇后主持,帝后一体,形同于圣人亲临。当然,因为朝堂争执不休的银两问题,受封的仪式也得从简——换句话说就是去宫里走个过场,不需要仪仗队舞乐队等等。

    顾瑜没有意见。

    甘姑姑眼角一沉,眼见这日子只是随手一指,并不是太史局择选的良辰吉日,有些不平。但也不能表现出来,毕竟她只是个奴仆,哪敢说殿下们的不是?

    不过该嘱咐的还是要跟顾瑜嘱咐。

    “这宫中要注意的,一是规矩,二便是人事。”

    “圣人勤政有度,治国有方,后宫里的人也并不多,只有皇后、贤妃、丽妃三位娘娘,其下并无其他妃嫔美人。宫里原先有两位皇子,不过现下已经进了太学读书不在宫里了。如今宫里还有两位公主,分别是兰陵公主和晋阳公主。兰陵公主是丽妃所生,今年十一岁,晋阳公主是宁美人所生,今年十岁,宁美人难产去了,如今是养在皇后宫里的。”

    “如此说来,宫中之人并不多?”顾瑜有些疑惑,以往在西北时,不知道皇家事,这与自己想的很是不一样。两位皇子,两位公主,甚至嫔妃也只有三人……

    甘姑姑似乎看出了顾瑜的想法,连忙点道:“郡主只需记住见了殿下们分别如何行礼,不要冒失,旁的事不是郡主该考虑的。”

    说着竟逾矩按住了顾瑜的手:“这宫中看似荣华富贵天家之地,但讲究颇多,不该想的不要想太多。郡主如此聪慧,应当明白奴婢在说什么。”

    甘姑姑说完站直了身子,又恢复了温和的神情。

    顾瑜当然不会再去追问。

    三日很快过去了。因昨夜下了小雪,道路上薄薄的一层银霜。虽不似北地厚重,但也不便出行。

    丽妃一早便到了皇后宫里,小宫女们施礼奉茶,然后说道:“皇后娘娘还有一刻钟便到,娘娘您先用茶。”

    丽妃微笑着点点头,在下方坐下,绢帕掩着嘴阴阳怪气地低语:“不早不晚偏挑了这么个‘吉利’日子来拜见。”

    她的贴身宫女躬身附耳道:“说是已经学完了,早早定下了今日,哪曾想下了雪。”

    “真是笑话,一个北地蛮夷来了几日就敢说学会了?一个武将之女,就算学会了礼仪,也是东施效颦。”丽妃蔑笑道,“这么急冲冲报上来,不就是显得她么,显她多厉害多好,望族之后……”

    “娘娘,慎言……”宫女急忙拦下话茬。

    丽妃瞥了她一眼,没再说什么,轻哼一声品起茶来。

    好在没有等太久皇后便来了,丽妃起身行礼,身后跟着贤妃、晋阳公主和一个穿着打扮乖巧的小女童。

    “都坐吧。”皇后说道,首先在主位坐下。

    其他几人也落座,顾瑜按着典仪教的一板一眼施礼叩拜,姿态优美自然大方,教诸人吃了一惊。

    “平身吧。”皇后点点头,“贤妃的人教的不错,礼仪姿态都是极好的,不辱没名仕之家。”

    贤妃微笑答道:“是郡主聪慧。”

    顾瑜身边的宫女捧上一个罐子:“这是平西给皇后娘娘的谢礼,是平西亲手做的。”

    皇后略瞟了一眼,其貌不扬,香味甚异,象征性地问了一句:“是什么?”

    “回娘娘,是染发剂。可以涂在头发上,让头发保持乌黑油亮。”顾瑜乖巧地回答。

    哪有这样的东西……皇后只是轻轻笑了笑,然后又夸奖顾瑜懂事,并没有问东西是怎么用的。

    顾瑜垂下眼睛,没有插话。

    “这是晋阳,比你虚长几岁。”皇后慈爱地笑着看向晋阳公主,“你若无事可以来宫里同她玩,作个伴也好。”

    晋阳公主与顾瑜相视一笑,两人起身互相施礼。

    “兰陵今日怎么不在?宫里的孩子少,互相认识认识倒也免得孤单。”皇后看向一边默不作声的丽妃。

    “回娘娘的话,兰陵今日身子不爽,太医说感染了风寒,不便出行。”被问道的丽妃连忙回答。

    听到这话的皇后皱了皱眉:“你这做母亲的怎么不看着些?公主生病陛下又该心疼了,这便是为人妻妾的过错了。”

    丽妃刚想辩解一声什么,门外忽听一声清脆的少年音:“娘娘,儿臣来给您请安了。”

    声音越来越近,众人转头看去,门外一位十四五岁的少年郎阔步进了殿内,此人凤眼高鼻薄唇,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体量欣长,着一身藏蓝色金花兽纹圆领袍,腰间坠着金玉吊坠,更显得出尘旁逸。

    “是东阳郡王。”贤妃身后的宫女贴耳轻声说道,末了又补充了一句:“很得圣人和娘娘们的宠爱。”

    东阳郡王?顾瑜略有耳闻。是那位宁王的后人吧。

    “你这孩子今日怎么有空来?是不是想本宫宫里的茶了?”皇后亲昵打趣道,看来宫女所言非虚。

    “那是自然,娘娘宫里的茶乃是极品,儿臣许久未吃,自然惦念得紧。”李宥一边说着一边盘腿坐在皇后的手边。

    这位郡王竟然在皇后宫中竟这般自在。顾瑜忍不住抬头看向他,却见他也看向自己。

    “这位妹妹从未见过,是谁家的?”李宥痞痞一笑。

    “你呀!整日里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儿臣整日在国子监苦读呢!”

    “那吾问你,‘以言德于民,民歆而德之,则归心焉’何解?”

    “这……儿臣这才想起今日张侍中要入国子监讲学,儿臣先告退了……”说着说着当真站起身来作势要走。

    “你怕是在整日游玩吧!”皇后似是头疼地叹了口气。

    “人生得意须尽欢嘛!”李宥理直气壮地说道。

    皇后也被他这闲散的样子气笑了:“平西侯前些日子殉国了的事你知道吧?”

    “知道知道。”李宥答得敷衍。

    你知道什么呀,就知道玩乐。皇后无奈地摇头,然后接着说道:“这便是平西侯的遗女,如今是平西郡主了,以后由陛下抚养。”

    李宥似是很惊讶:“如此说来吾此后便多了一个妹妹?”

    “郡王说笑了,这妹妹与妹妹到底也是不同的。”丽妃似笑非笑道。

    顾瑜行礼,静静不言,没有开口反驳丽妃的讥讽。

    “咦?这个妹妹是哑巴吗?”李宥走上前,弯腰看着屈身行礼的顾瑜。

    不等皇后的训斥出口,李宥便回身冲皇后嬉笑道:“玩笑玩笑,妹妹既是宫里教出来的,自然是极守礼仪规矩的,不会像我这不像样的样子。”

    你还知道你这样不成体统。在座的人虽然都没开口说,但心里都暗自腹诽道。

    “好了,不要油嘴滑舌了。既然你难得来一趟,带你郡主妹妹去沁园说说话吧。你们年岁相仿,应当能玩到一起去。”

    嗯?顾瑜心中有些惊讶,她怎么觉得怪怪的?

    “娘娘让我带孩子呢!行吧!郡主妹妹,那就随吾来吧。”李宥迈开步子先行一步,“这沁园是宫里冬景最好的地方,每一隅都有大不同,吾先带你赏赏这冬日的梅花……”

    宫女们打着伞随二人到沁园时,小雪已停,起了微风,倒有些冷。顾瑜抱着花鸟纹青铜手炉跟随在李宥身后,此时两人身边还有几位宫女太监,随时听二人吩咐。

    “妹妹西北来的?”

    “是。”顾瑜答道。

    “吾听说西北的女子多英姿飒爽,妹妹这呆板的样子,不大像呢。”李宥勾了勾唇。

    这人,是和她有仇吗?

    顾瑜乖巧地说道:“我父亲在时常念叨宁王文武双全,见了郡王才知道人与人是不一样的。”

    “你父亲为何念叨我父王?难不成为了奉迎?”李宥邪气地笑了,像是没有听出后半句里的讥讽。

    顾瑜也笑:“有用之人才需奉迎。”

    呵,这个小女子。

    “你胆子很大,不过不要乱说话。”

    李宥收起了笑,懒洋洋地对着宫人吩咐道:“带小孩子玩儿真没意思,走了这些路脚都累了。给吾准备撵轿,吾要去清宁宫回皇后娘娘了。”

    宫人们应声是,只等太监们抬来撵轿,期间李宥没有再看顾瑜一眼。

    撵轿抬到,李宥掀了袍摆坐上去,太监们抬着便走了,这边的这些宫女也紧随其后,有想留下来的,也被李宥叫走。

    顾瑜低头打了个哈欠,心想怎么没一会儿就困了,并不在意李宥的刁难。大不了过一会儿自己走回去,她的记忆力很好。

    只是他唱这一出是想干什么?如果是想要害她,那么在路上在外边都比在宫里合适,他这举动就像在单纯地表达对她的不喜……啧,小孩子真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