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这个王爷不正常 » 第三十一章 自责

第三十一章 自责

    验尸结果出来了,白梅告诉封君,邬县县令和师爷服的是一种名为【一命呜呼丹】的毒药。

    这种毒药出自苍山门,这一江湖门派主要以炼丹为主,几乎不参与江湖中的纷争,而这种毒药乃门中一位长老炼丹失败所得,长老弃之,却被其弟子拾得丹方,暗中炼制出来,与人交易,残害性命,被发现后,逃亡掉落山崖,至此杳无音信。

    “可有解药?”封君问道。

    “有,也是出自那位长老之手,名为【观音水】,在吞服【一命呜呼丹】后立即喝下这【观音水】,可有极高的概率成活。”白梅道。

    “这解药不是一定能解?”

    “丹药之道从无有必定之事,因为人与人之间体魄不同,服用毒药后的作用程度也就不一样,有人体壮撑的时间久一点,有人体弱便瞬间毙命。”

    “辛苦了,阿丙的伤势怎么样了?”

    “池大夫处理得很及时,也幸得阿丙体格健壮,才捡回来一条命,假以时日即可痊愈。”

    “嗯,去休息吧。”

    白梅下去休息了,封君却没有休息,他在翻看那本户籍簿,根据那些捕快们交代的事情一一核对,发现还有些是他们未曾提及的。

    除了姑娘之外,他们卖的更多的是精壮的男子,这个让封君很是在意。

    而且令他非常不解的一点就是他们对阿丙所用的手段,阿丙是个比较憨厚的人,头脑有些迟钝,为人处事都是很简单,属于那种看山是山的人。

    只要他们稍微诱骗一下,阿丙就会相信,主动跟他们走,可他们直接就下药带走了,是因为阿丙看上去虽然好骗,但是像个江湖高手?

    想要知道答案需要找到那个叫做萍姑的女人或者陈海的族弟陈山,他们都连夜逃离了邬县,大方向是往西边去了,具体要去哪里,并没有答案。

    一夜无话。

    次日天明,封君将一封信交给了文竹,让其送至吏部,吏部会遣人来此处理好之后的事情,顺便回武安府给星月报个平安。

    随后,封君提出想与阿丙一路,见他母亲一面,阿丙欣然同意。

    据阿丙所说,他母亲安葬在易州与幽州交界处,阿丙是易州人士,一路上都在跟封君说着易州的风土人情。

    “小君爷,到了我们那里,可得尝尝凉糕,很好吃的,我母亲还在的时候偶尔吃过几次,至今难忘。”

    “我记得县城里还有个很厉害的说书先生,会说些没听过的故事,到现在我还记得他讲的狐狸成精报恩的故事。”

    “我们那里还有······”

    未正时分,他们终于来到了阿丙母亲坟前,摆放好买来的贡品后,阿丙跪在坟前,憨笑道:“娘,我回来看你了,我现在过得很好,这段时间你也没有托梦给我,想来你在下面过得也挺好的,呃,这位就是我跟您说的小君爷,他可是天下有名的大英雄,娘,你看,这是他送给我的刀,在来的路上我用这把刀······”

    面对着母亲的坟墓,阿丙将自己这两三天遭遇的事情都一骨碌全说了,这中间大大夸赞了封君的智谋。

    封君看着简陋的坟墓,特别是那块墓碑,墓碑上刻着“阿丙之母——儿阿丙立”的字样。

    “阿丙,这坟墓是你立的?”封君有些疑惑地问道。

    “是林叔帮我立的。”

    “我看墓碑上没有写你母亲的名字,这是怎么回事?”

    “我娘的名字吗,我不知道,我从小到大都是叫她娘的,她也从来没有跟我提起过她的名字。”

    封君上前祭拜,不再多问,他相信阿丙的母亲也不会介意墓碑上无名之事。

    坟墓里躺着的是一位经历了战乱苦痛依然清醒并且告诫儿子要好好做人的伟大母亲,无名而更显纯粹。

    “娘,该说的都说了,人和刀也都见过了,没事我们就走了,有事的话,就给我托梦。”阿丙跟母亲告别道。

    阿丙没有流泪,也没有悲伤,相反有些开心,与母亲的坟墓说话的时候都是带着笑容的。

    似乎他母亲没死,只是在地下睡觉而已。

    封君没有问他是否想念母亲,为什么没有流泪,因为这些问题对阿丙来说没什么意义。

    众人离开,前往易州城,这易州城比云州要大些,更繁华些,虽说与帝都相比还是有差距的,但从街边的叫卖声,行人的穿着,林立的商铺等都能感受到此地的富饶。

    阿丙有几年没回来过了,依照记忆中的位置,想去买凉糕,但发现找到的是个米铺,跟米铺的商人打听了一下,方才得知,做凉糕的那个商人在两年前就已经迁走了。

    米铺商人给他们指明了城中糕点铺的位置,封君留下了些小钱当做谢意。

    找到糕点铺,他们吃了阿丙口中所说的凉糕,封君连吃了三碗,确实不错。

    可阿丙却摇了摇头,说道:“不太甜,总感觉没有我原来吃的甜。”

    做凉糕的是一对夫妻,听到阿丙的话,大娘急忙过来问道:“这位客官,可是还需要加点糖?”

    “嗯,再加点唐吧。”

    “好,客官稍等。”

    未过多久,一碗新的凉糕端了上来,阿丙尝了尝,说道:“没有那种能甜到心里的感觉了。”

    “啊,客官对不起,我们马上就重做,马上就来。”

    说着大娘就要转身离去,却被阿丙喊住了,他说道:“不用了,我只是很多年没吃过了,今天想来回味一下而已,小君爷吃饱了吗?”

    “饱了,给星月她们带点回去,特别是舒音,她肯定喜欢。”

    阿丙跟大娘说了,让她先做着,等会他们过来拿,钱先付了,大娘也是不敢怠慢,这几位看穿着就知道是哪里的大人物,钱赚不赚倒是其次,没有得罪到他们就已经很好了。

    之后阿丙带着封君他们找到了他听说书的那个酒馆,经营酒馆的商人还在,今年已四十有余,可那位说书先生却不在了。

    问之,无人知晓他去了哪里,不过提起当年他说的故事,却有了和阿丙不一样的记忆。

    “那位先生啊,说的故事没几个人听,说得不好,当时看他可怜才留他下来说书,那时候人们喜欢听的都是些大将军大英雄的故事,而他天天讲的都是怪力乱神,坚持没两年,他自己就走了。”

    酒馆商人打量着阿丙,总觉得此人有些面熟,但却想不起来了。

    感受到他的目光,阿丙直接说道:“那时候我还小,就蹲在门外听那位先生说书。”

    酒馆商人眨了眨眼睛,努力回想着,终于脑海中闪过一丝灵光,他盯着阿丙,与自己记忆中的那个小孩的身影对比了一下。

    “想起来了,那时候你天天蹲在门外啃馒头,那位先生说完你都是第一个喝彩的。”

    “当年你还请我吃了一盘红烧鱼,对当时的我来说,那就是全天下最好吃的东西了。”

    “这我倒是记不清了,若你想吃,我现在就可以让伙计去做。”

    “不用了,这次就是想回来看看。”阿丙说道。

    随后他们在易州城里稍微逛了逛,倒也见识了不少新鲜玩意,对阿丙来说,重回旧地,很多地方都已经物是人非了。

    “该回去了,晚了,怕是进不了城了。”封君说道。

    “好,小君爷。”

    众人回到糕点铺,取了做好的凉糕,返回帝都,刚刚好在关城门前进城。

    回到武安府后,封君将望兰和翠菊叫来,让她们出了武安府,也出了帝都,替他去办件事。

    四天后,吏部传来消息,找到了萍姑,但找到的是她的尸体,连同那八位姑娘。

    她们死在朔州的荒郊野岭,是被高手一击毙命的。

    思前想后,封君还是决定将这个消息告诉阿丙,因为他很关心这件事的结果。

    不是因为他想着那些姑娘,也不是因为被骗想找萍姑算账,而是他觉得自己犯了错,把这些姑娘再一次送入了虎口。

    他原本是想救她们的,只是没想到那个死去的邬县县令竟和山贼相勾结,导致好心办了坏事。

    得知了消息之后,阿丙竟然将封君送给他的刀还了回来。

    “小君爷,我不配拿这刀。”

    “阿丙,这不是你的错,换作任何一个人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因为没有人能预知到事情的结果。”封君说道。

    阿丙低着头,仍是举着那把刀,说道:“小君爷,我是不是很笨,很没用?”

    “不是每个人生来就天资聪颖的,就算是我也被人骗过,吃一堑长一智,大智慧就是这样慢慢积累起来的,揭露陈海的真面目靠的可是你的力量,没有人是天生废物,只是没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而已,别多想了。”

    阿丙收回了刀,封君语重心长地接着说道:“要是觉得心里过不去的,就苦练刀法,要是没有刀,下次碰到这样的事情,你要拿什么去救其他人,又要怎么保护自己?”

    自此后,每天阿丙都更加努力地练习刀法了,那挥出的每一刀似乎都带着他新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