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盛唐神录 » 第7章 花落人亡两不知

第7章 花落人亡两不知

    李祜被劫的事情,知道的人并不多。

    但第二天,郑司法被李良以涉翁玉娘一案为由,缉捕下狱,倒是闹得沸沸扬扬。

    郑司法在杭州府的官声向来是很不错的。

    盖因李良是个不管事儿的太守。他名为杭州府最高上官,却时常以巡视的名义外出,并不在府邸内。即便是有什么要紧事,也分派给下头的人去做。

    郑司法一直尽职守则,谁都猜不到,他到底是以什么罪名被捕的。

    这回,李良倒是想真心办点事。

    无他,乃是因为此事涉及到了他唯一的儿子,还是嫡长子。未来的开国丹阳郡公。

    他不能让自己这一脉,断在自己手里。

    是以,李良对郑司法那叫恨得一个牙痒痒。巴不得撇开唐律,给郑司法来一套私刑,方能解心中之恨。

    李良无法想象,若是李祜果真出事,自己又该如何面对。

    这就如同李祜将案犯捕获的消息,告知翁玉娘后,第一次看见翁玉娘在事发后,脸上露出的笑。

    翁玉娘是抿着嘴笑的。

    她知道自己现在没了舌头,倘若还像以前那样哈哈大笑,露出一口洁白如玉的牙齿,必然会吓到人家。

    现在的翁玉娘,看起来倒真像是个稳重的闺秀模样了。半点没有李祜印象中,那种少女的狡黠与天真活泼。

    这也是李祜在翁玉娘出事后,第一次认认真真地看着她。

    先前,李祜一直不敢正眼看她。哪怕是探望过几次,也都避坐在一旁。

    他不是怕翁玉娘的脸。

    虽然那张脸,双眼的位置被麻布蒙了起来,看不见空洞洞的眼眶。但脸上不知名的淤青同疤痕,早已毁了翁玉娘娇艳明媚的模样。

    翁玉娘偶尔露出的断手小臂与无足的脚踝处,也都是伤疤、淤青、疤痕。

    李祜不知道这些都是怎么来的。

    他不敢想,也不愿想,翁玉娘究竟在那一天,受到了怎样的非人待遇。

    李祜不敢看她,是因为心中的无奈,以及愤怒。

    他自认为,自己是强过翁玉娘的。无论是现在的出身,还是性别。

    可自己却不能为翁玉娘做些什么,帮助她。

    李祜没学过医,无法治疗翁玉娘;也没学过假肢的制作,不能让翁玉娘重新拥有手脚。他更非什么心理治疗师,可以温言软语地安慰、开解翁玉娘。

    李祜在那时候,感觉自己是那样地无助。

    身为一个强者,却帮扶不了弱者。

    李祜有些迷茫。他穿越到这个时代,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而如今,李祜认为,自己可以理直气壮、正大光明地与翁玉娘对视了。

    所以,他看见了翁玉娘脸上沉静的笑容。

    仿佛那块一直压在她心上的巨石,终于落下了。

    翁玉娘口不能言,只摸索着,拉住李祜的手摇了摇。

    脸上的笑一直没有断过。

    李祜知道,这是翁玉娘在向自己表示感谢。他也觉得很受用。

    总算,他不算什么废物。

    即使当初身处险境,但最终结果,却是好的。

    这样就好,这样就好。

    世间诸事,不如意十之八九嘛。

    随着李祜带着消息的到来,翁家上下也都喜气洋洋的。像是心中的那口恶气,终于随着夏风消散一空。

    而整个杭州城,也因此案的终结,重新喧嚣起来。

    坊市里,又能听见喜乐的此起彼伏的声音了。

    李祜迈着轻快的脚步,回到住所,只觉心中畅快了许多。

    但另一个问题,随之压了过来。

    他觉得,现在的自己实在是太弱了。他需要变强。

    不需要毁天灭地的能力,但起码要能自保无碍。

    李祜从床上坐了起来,陷入沉思。

    第二日,翁玉娘的阿娘兴奋地来找她,“你阿弟的婚事总算是有了着落。上回……算了,不提了。今日阿娘要出去买些物什,好给你阿弟纳彩时候用。你且在家稍待会儿,阿娘带着玲奴很快就回来了。你但有什么要的,稍忍会儿,我们很快就回来的。”

    翁玉娘浅笑着点点头,示意母亲快去快回。

    她耳边听着母亲松爽的脚步,忍不住脸上的笑意又明显了一些。

    从自己出事以来,家中已经许久没有这样的氛围了。

    因为她,就连阿弟早就定好的婚事,也被退了。如今家中也算是落得个好结局。

    翁玉娘认识和阿弟退亲的那家女郎。

    那是个极好的女郎。

    貌美,性子也温良,听说还善女红。

    和自己完全不一样。

    可是这样好的女郎,阿弟却错过了。

    错过的原因,是因为自己。

    已然残废了的她,是无法再出嫁的。没有人家会愿意娶一个这样的女子回家。

    她注定,只能成为家人的拖累。

    翁玉娘前几日,也曾模糊地听见耶耶与阿娘的对话。

    阿弟新定的那户人家,对自己,是很嫌弃的。

    翁玉娘笑了笑。

    是啊,谁愿意照顾这样一个废人,直到她身故呢?

    翁玉娘早就等着今天。等着当日割去自己舌头,斩断自己挣扎反抗的手脚的恶人们,得到惩罚的这一天。

    她也受够了,那些旁人落在自己身上,或同情或怜悯的目光。

    翁玉娘并不感到安慰,只觉得刺痛得很。

    该怎么做,是她在心头转过许多遍的事了。在无数个夜深人静,独自一人躺在寝床上的时候,她睁着没有了眼珠的眼睛,沉浸在无边的黑暗中,想了又想,心定了又定。

    失去了视力的翁玉娘听觉比过去灵敏许多。

    她听见了母亲和婢女离开的脚步声,父亲和阿弟出门时关上门的动静。

    然后,等了一会儿。

    家里除了院中偶尔的几声鸡鸣外,再没有其他声响了。

    唐时的寝床虽有四个脚,与李祜穿越前的床大致相同。但比起来,要矮得多。

    翁玉娘没费什么力气,就靠着双臂的力量,从寝床上滚了下来。

    正好撞到不远处的桌子。桌上的茶水倒了她一头一脸。梳好的发髻与脸上,沾满了调料与茶叶末。

    翁玉娘没顾上这些。

    她用耳朵仔细地辨别着响声,一有不对劲,就立刻停下来。然后不停地,用鼻子贴在地上,嗅着味道。

    翁玉娘在夯实了的地上不紧不慢地爬着,朝着鼻端水汽越来越浓郁的地方爬去。

    她今日穿着蓝色的齐胸襦裙。同她出嫁那日穿的是一个色。湛蓝湛蓝的,同今日的天空一样。

    门槛有些高,让她爬地有些费力。

    爬过去的时候,门槛上的木刺从她小臂上结了痂的伤口深深划过。伤口重新破开流血,污了上衫。

    不过好在,不在意这疼痛的翁玉娘到底是来到了自己想要到的地方。

    翁家的院子里,为了取水方便不用买水,特地打了一口井。

    井边浓郁的水汽,让翁玉娘笑了。

    她使劲全身的力气,用双臂攀上井檐,将半个身子,往井里头探。

    井檐擦过翁玉娘小臂上流出来的血痕。青砖铺就的井口,仿佛铺满了火烧云。

    翁玉娘想起那个总是在自己面前脸红的少年。

    他姓卢,自己没有问过对方的年岁,却应该是要比自己年长几岁的样子。

    卢家的大郎,总是偷偷看自己。有时候是侧脸,有时候是背影。

    这些,翁玉娘都知道。

    她还知道,卢家大郎总是挑灯苦读那些晦涩的书本。

    兴许是为了科举吧?

    那些书本,她也从阿弟那里看过几眼。压根儿就看不懂上头的内容,也不知道为何卢家大郎是看的那样津津有味的。

    翁玉娘一点点地,把自己的身体往井里头探。随着她的动作,裙摆下落,露在外头的,就仅剩一双小腿棍子。腿棍子的底部被麻布裹得严严实实。

    如果,当日卢家上门提亲的时候,耶耶同意了,该是多好的事啊。

    被井水淹没的时候,翁玉娘心中忍不住这样想道。

    院外黄色的木樨花落在翁家的院子里,洒了一层,又一层。

    金色的小小花朵,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当日落前,翁家人归来时,这些闪耀的点点金光,被踩落到了夯土中。

    没有人在意这些花曾经的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