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监狱岛 » 第二十七章 魏风流

第二十七章 魏风流

    对于小时候的事情,魏风流只能追溯到五岁。小于五岁发生的事情他都不记得了,可能那时候他的脑子还没开始记事。

    他的第一个名字叫顾善,是孤儿园的先生为他取的。顾善是一个简单、认真、快乐的小孩,认真听先生说的每一个字并贯彻到底,致力抵达仁义礼智信的最高峰。他每一天都在努力进步,也确实进步了,除了智这一点。

    先生上课提问的问题他总是回答不出来,考试的分数也总是排在倒数。他却丝毫不气馁,更加努力。八十分的努力不行,他就用一百分,一百分不行,就二百分……先生说只要努力就肯定会成功,所以他总有一天会回答上先生的问题并取得好成绩的。

    先生却没告诉他,在极善面前,恶总是忍不住现形。

    孤儿园的其他小孩子都很喜欢他,他有很多朋友。

    他的朋友之一卫书十分调皮。一天,卫书揪了女孩的头发,被罚站,过了晌午,先生才放过他。那时,卫书已经饿极了,冲进膳厅找饭吃的。由于过于着急,他不小心打翻了自己的饭。他可不敢让先生知道他又做错事了,粗心大意又浪费了粮食。正不知道怎么办,卫书想到了顾善,连忙去找他。

    顾善听到他的难处,不知所措:“我想帮你,但是我也没有法子。我已经把饭吃完了,也不能分你一半。”

    “我有一个点子。”卫书挑起眉,“你告诉先生是你不小心弄洒了我的饭菜,那么先生就不会怪我,然后给我重做一份了。”

    顾善还在思考,卫书却继续道:“先生肯定不会怪你的,因为你又没揪别人的头发,只是不小心打翻了菜而已。”

    顾善觉得卫书说的有道理,答应了他的请求。他不会拒绝任何人的求助,尽管自己的利益会被牺牲。他不懂什么是利益,也不知道自己的利益被牺牲了,他所在乎的是先生一直在教他的美德——乐于助人、甘于奉献……他是一个乖小孩,想做正确的事情,而那就是他坚信的正确的事情。

    顾善就这么告诉了先生,卫书如愿拿到了新的饭菜,而他则因粗心和浪费粮食被罚帮忙洗碗。他对此并没有什么异议。他认为这是圆满的结局,他在仁义礼智信的道路上迈了一步,不仅帮助了卫书,还帮助了先生洗碗。他以劳动为荣。

    赖化也是顾善的朋友之一,是一个十分懒惰的人。每一个小孩子都有打扫的任务,轮流执行。赖化并不想做,他立即想到了顾善。他告诉顾善自己身体不舒服。

    听罢,顾善蹙起眉,十分担心:“我现在告诉先生,让他找个大夫帮你看看。”

    “不不不……”赖化立即拉住顾善,“别省得浪费先生的钱和精力,就不是一打扫的事吗?我们随便干干就行了。”

    “可是你生病了。”

    “那不是还有你吗?”

    “可我也有打扫的任务。”

    “你可以把你的干完,再干我,干利索些就行了。”

    顾善觉得他说的有道理,答应了。

    打扫时间有限,顾善那天干得非常匆忙。他快速地把自己的任务完成了之后,就开始弄赖化的活。打扫了一半,发现时间没有自己想得那么少,他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便在打扫赖化的区域时放慢了速度,更加精细。结果是,先生认为他负责的区域卫生不过关,他需多打扫几次以示惩戒。

    赖化发现顾善好使,便每次都装病让他帮忙。顾善也丝毫没想到赖化在骗他。他只是一个十岁不足的小孩子,奉行仁义礼智信,欺骗二字在他的脑海里根本不存在,也就不会意识到自己被欺骗了。

    这样的朋友,顾善有很多。这样的事情,顾善也总在做。最后一次,是为一个叫高正的朋友做的。

    那天是节日,先生放他们到园外玩耍。临近回园的时间,顾善却看不到高正的身影,他便去找高正。找着找着,他听见一小巷子里传来吵闹声,闻声走了过去。有五人在巷子里,站成一圈,他们嘴里说的话并不好听。顾善见五人之中没有高正的身影,便转身离去。刚转身,却听见了高正的声音。

    “我以为……这是免费的……”

    顾善立即转回身,向五人走去。他这才发现原来高正被这五人围在了中间。他想要带走高正,刚伸手欲拉走高正,却被五人中的一人阻拦了。

    “你是谁啊?!”他们昂起头,用鼻孔对着顾善。

    顾善:“我是他的朋友,麻烦你们让高正离开,我们到时间要回园了。”

    五人挑起了眉,一脸狡猾样:“你是他的朋友,给钱!”他们向他摊开了手掌。

    顾善云里雾里。

    高正解释:“我以为这是免费的就擅自拿了,你快把钱给他们!”

    顾善这才看到高正手上拿着几串吃了一半的不知道什么,像是糖,又像是肉,又好像都有。

    “我没钱……要不这样,我去找先生拿钱,你们在这里等等。”

    五人忽然对视,然后笑了,笑容诡异,忽然将顾善和高正包围。

    “没钱就挨打。”

    话音刚落,拳、脚就往他们的身体打去、踢去,顾善下意识护在高正身前。没想到,趁这间隙,高正从五人腿里的缝隙里快速钻走了。

    顾善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瞠目结舌,脑袋空白却嗡嗡响,这响声如玻璃破碎声般尖锐。

    施暴的五人发现一人逃跑,更加生气,劲儿使得更大了。

    当顾善再一次睁开双眼时,他正躺在大夫的床上,身边坐着先生。先生见他醒来,立即松了口气,亲切地问他什么,还说什么以后不要偷吃别人的东西了。他没认真听,转动着眼珠子,寻找高正的身影。高正不在。

    他伤得很重,大夫说起码得卧床一月,最差情况可能还会影响他以后的行走。那一个月,高正都没来看望他,卫书也没来,赖化也没有……所有人都没有。他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想了很多。

    为什么高正能做得出那种行为,他理解不了。想着想着,他忽然发现很多人的很多行为他也都理解不了。卫书总找他帮忙,而且从不道谢。他不理解。他从不轻易找人帮忙,怎么能总是麻烦别人?更离谱的是,为什么不说谢谢?赖化总是生病,但是玩的时候从没病过。如果是他,知道自己体弱多病,玩的时候就会多注意,尽力不让自己生病,以免拖累别人。

    他以前从未想过他们这些行为的不合理之处,因为他天真地认为人人都应该和他一样。卫书找他帮忙是因为真的不得已和相信他;赖化生病是因为真的生病了。

    思考到深处,他悟了。他不仅理解了卫书他们的行为,还彻底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从来回答不上先生在课上提问的问题、为什么考试总是那么低分。卫书、赖化和高正他们从不这样,干了很多坏事,却依旧成绩优秀,也是先生最疼爱的孩子。先生总是说他们天资聪颖,只是调皮。

    先生的话反反复复在他的脑海盘旋。他总结出了一句话:人性本恶,善良就是愚蠢。他告诉自己,从今以后,只有自己欺骗别人,没有人能欺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