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西雍英雄传 » 第五十七章 为何而战

第五十七章 为何而战

    世事难料,故地重游。骊山军入驻的正是先前初遇吴雪菁时的废弃小院,南宫寒李瞻上官策挨的那顿暴揍仍历历在目。当日在此,前途莫测,今日再回,已是劫后余生。

    郗子季召集一批精壮士卒,大家一齐动手,将院内各处收拾干净。最后一点,骊山军上下共计一百七十二人,除去伤病士卒住进屋内,院里院外均人满为患。小院虽陋,但无人抱怨,比起那关外前线,这里至少要安全得多。

    歇息一夜后,骊山军全体披挂齐全,登上清泉关,将蒙龙蒙虎的桐山军替换下来。桐山军虽有一个“桐”字,但今次从征的桐州蒙氏子弟已折损殆尽,出蒙龙蒙虎外再无桐州血脉。

    巍巍雄关,登高北望,众人信心油然而生。

    郗子季一路过来东望西摸,抚弄着心爱的宝刀,兴奋地道:“此关固若金汤,外有护城河可以阻敌,内有角台可以预警,有箭楼可以远攻,又有瓮城可以藏兵,真是万般周全。莫说我们有上千人,就是减去一半,也足以抵挡孟弥的强攻。”

    上官策对箭楼上的巨弩爱不释手,此弩名唤“铁牛”,需六名士卒才能发射,一次可射三道精铁弩箭,射程可达一千步以外。上官策不顾众人阻拦,带人连放两箭,虽然手忙家乱偏得离谱但威力确实惊人。

    南宫寒和李瞻不似其他人一般好动,安静地立于角台之上,各有所思。

    李瞻担忧南宫寒所中乌霜之毒,关切问道:“我看寒兄这几日脸色大为好转,也许是青鹖与乌霜之毒互生互克,毒效已大为减弱。若真如此,确是一件大好事。”南宫寒拂起衣袖,露出半边臂膀,指着上面稀稀拉拉的红色小点,无奈说道:“昨日起便长出这么些玩意儿,也是奇怪,白天不痛不痒,到了晚上却是痒得要死,不管涂什么药汁都不见效。”李瞻疑惑地道:“这不一定与乌霜之毒有关吧,会不会是蚊虫叮咬所致?”

    二人研究半天,也不知所然。

    李瞻忽地嘴角扬起,漾起笑意,含笑道:“寒兄鸿运当头,身中世间至阳至阴两种剧毒,仅凭这点就足以在我家书中占有一席之地。”南宫寒当然清楚,槐阳李氏之《恩族列传》只记各族主脉、精英人物与重大事务,能上书者,实为百里挑一。

    李瞻继续道:“自出明远寨以来,寒兄确实是可记之事最多的人。只是鬼门集我们分离数日,寒兄去往鹰巢城这段我未在跟前,记载便粗糙许多了。”

    谈起鹰巢城,南宫寒心中一动,竟不由想起贫民窟中命如草芥的老人,忽问道:“老李你学富五车,懂的道理比我多,我有一事愿与你探个究竟。”见他如此严肃,李瞻也不禁正色说道:“请讲。”

    “国主为何诏令北伐?”

    “当然是为雪前耻,是为十八年前丧命不归山的数万将士复仇,为我牺牲的恩族父兄讨还血债。”

    “十八年前先国主又为何要伐宛?”

    “先国主亲征宛地,目的便是夺取沐阳马场,最大限度地削弱巨宛骑兵战力。”

    南宫寒抚摸着砌筑角台的青石,石上痕迹斑驳,不知留下多少战争的记忆,极目远眺,无边无际,沧桑之感跃然心上。

    “自我国起于雍水,巨宛兴于北地,二百年来两国交兵不断,这又是为何?”

    李瞻何等聪慧,认识问题绝不会是边境冲突这么简单,沉思后答道:“我朝立国以光复古雍故土为旗号,此为祖训,若弃之不用,则国将不存。宛地、夏地均为古雍故土,有朝一日自然是要光复的。”南宫寒痛心地道:“在鹰巢城的那晚,我见一老人死于篝火之旁,死得无声无息、凄惨至极,仿似他从未来过这个世界。现在想来,真是不知为何而战。”

    李瞻也生出同情之心,叹息道:“每逢乱世,苦的何尝不是百姓!战端一开,民生凋敝,生灵涂炭,史书上记得明明白白。”南宫寒狠狠拍手叫道:“正因如此,你我才不应为血仇恩怨而战,而应为天下苍生而战!”

    “说得好!”

    纪无怠睡过了头,骊山军也没人叫他,他在城中闲逛片刻才走上关来,此时早躲在一旁听了许久。见纪无怠负手踱步走来,二人一齐请他赐教。

    纪无怠还是那副不可一世的说教模样,豪迈地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为天道。古雍分裂至今已有五百余年,如今三足鼎立,看谁能一统天下!”南宫寒请教他道:“先生说三足鼎立,自然是相互抗衡之意,为何不能三国和平共存?”纪无怠举例说道:“有邻里二人,都以种地为生,然二人之地有肥有瘦,经验有多又少,自然庄家收成便有高有低。若在平时大家都能吃饱肚子,自然相安无事,可若遇见灾年要饿死人了,家中无粮的人便会去抢家中有粮的人,弄不好便是兵戎相见、互相戕害,此为人性。”

    这便是纪无怠的天道与人性之说,只要天下归一,自然再不会有兄弟阋墙。

    南宫寒认真琢磨,又问:“我若家中有粮,我便分之与他,这样大家都不会饿死。”纪无怠笑道:“你分一石与他,他若还要,你当如何?他若索要你家耕牛,你当如何?或者再过几日,他看上你的美貌娇妻,你当如何?”

    纪无怠一顿连珠炮问得南宫寒一时无言,半晌才支吾道:“这样的无理要求,当然不应答应。”纪无怠道:“这便还是走回相互争斗的老路,所以天下归一、民心所向,寒帅刚才说应为天下苍生而战,在下十分认同。”

    纪无怠又举东夏之例说道:“东夏借灵山派之力崛起,征服周边小邦,成为新兴大国,不过短短三四十年的时间。如今其境内商贸发达、民生安定,这便是天下归一之利的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