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龙井湖畔 » (32)人性本善大辩论,技不如人险淘汰 七

(32)人性本善大辩论,技不如人险淘汰 七

    反方三辩,这个反击真的很漂亮,但奈何他反击的王小苗,王小苗回复到:“请对方辩友听清楚,我刚刚说的是大概,而你所问的这个例子岂不是恰恰印证了我方观点,树性本直,人性本善,如果没有外界的影响,树性也好,人性也罢,都应该按照其原本的性发展,就如同,树木没有恶略的环境就应该往直长,人性如果没有外界影响,就应该是善的。你看这世界几十亿人,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小偷,强盗,杀人犯吧,犯罪的毕竟是少数被环境影响的人。”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的意思是,只有少数人有恶,大多数人则是善的?”

    王小苗:“请对方辩友听清楚,我所表述的是,少数人犯罪,一个人有了恶的念头,不一定犯罪,比如你现在想不想赢这场比赛,如果你有这场比赛的愿望,并且有淘汰我们的恶年,你不会用犯罪的手段达到吧。人心本善,但是外界环境会让我们产生恶的念头,有了恶的念头,未必会实施犯罪行为。”掌声响起

    裁判台上有人示意时间到。

    主持人:“时间到,非常感谢正反双方给我们带来的精彩的攻辩阶段,下面辩论赛进入精彩的自由辩论阶段,规则是,双方各有3分钟时间,一方问完,一方回答,当一方时间用完,便不可以再发言,此环节一直到双方将时间用完后结束。自由辩论环节首先发言的是正方选手,有请正方选手发言,各裁判记录双方所用时间情况。”

    主持人说完,自由辩论环节开始了,我内心也开始纠结,我到底惨不参与自由辩论,在这个环节里,我可以始终保持沉默,直到比赛结束,让王小苗,巩开学,肖明友尽情的辩论吧,实质上,我的任务已经结束。鉴于自己低略的表现,以及对辩论的不了解,没有那个能力,我决定,整个自由辩论阶段不参与,直到这个比赛结束。

    自由辩论,正方先开始发问,巩开学作为我方一辩,开启了自由辩论的第一问。

    巩开学:“对方辩友如何解读,我们经典的三字经里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中的性本善?”

    反方一辩:“对方辩友,请不要只抓住人之初,性本善,也要看看荀子如何说,荀子开篇便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学说的基本观点,即人性恶。荀子首先提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的。人自降生时起,就好利、疾恶、好色。放纵这些本性就会带来不良后果。”

    王小苗立刻起身发问:“所以荀子不能称之为圣人,而我们要看看圣人孔子之言,以及亚圣孟子是说,孔子曰,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言:人有四个善端,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请问对方辩友,你有没有恻隐之心?有没有羞恶之心?有没有辞让之心?有没有是非之心呢?”此一精彩的反驳,引来场下掌声,笑声,喝彩声,声声不断。

    反方二辩:“观点之正确与否,启是以名头大小而论之?荀子不是圣人和亚圣,就能否定他伟大的哲学观点吗?”

    王小苗:“请对方辩友再次审视一下我们今天的辩题,我们今天的辩题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而非,孔子说得对,孟子说的对,还是荀子说的对,你今天要在这里证明你说的对不对。那么请问对方辩友,能否给我们解释一下,如果人性本恶,那么世间的善又是从何而来?”

    反方二辩:“人性本恶,但世间依然充满正义和善良,正是因为我们儒学教化而来。”

    王小苗一直站着,巩开学想站起来回答,又被他用手按下去,然后说道:“你的意思是,在儒学没有开始教化的时候,这个世间是没有善的?那你怎么解释,周公吐哺,天下归功呢?”

    反方三辩站了起来:“对方辩友,儒学教化,只是人间教化的一种方式,我只是用儒学教化做一个例子,在儒学之前还有很多教化,都是导人向善,春秋时期不是还有百家争鸣嘛。既然对方辩友一直强调人性本善,人性的善不是教化而来,那岂不是再说,人根本不需要教化,社会不需要法律和道德规范了吗?那天下是一个何等的天下啊!”

    肖明友站了起来:“我们今天讨论的是本,人性本善,但不代表人间无恶,我们依然需要教化,需要社会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正是因为人性本善,我们才知道去研究哲学以教化人民,制定法律以规范行为,设立道德标准以款正人心。”

    反方二辩:“如果人性都本善了,还需要什么教化,法律,道德啊,只有人性之本恶,才需要这些啊,那么请问对方辩友,既然你们认为人性是本恶的,那为什么会发生战争呢?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翻开历史满眼的的仁义道德,但总结起来,不过两个字,吃人,难道这吃人的历史现实,就是你们所问的人性本善吗?”

    王小苗:“请对方便有,不要抓住名人的一句话,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如果说历史,你为什么只看到战争和吃人二字,却没有看到孔融让梨和司马光砸缸啊?”此话一出,引来场上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