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汉武盛世 » 汉武帝时期最后一次远征匈奴

汉武帝时期最后一次远征匈奴

    【匈奴来袭】

    长安发生的巫蛊之祸,也传到了匈奴。此时的匈奴单于,叫狐鹿姑,于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接替且鞮侯的班,成为匈奴第十位单于。

    狐鹿姑继位后,专修内政,养精蓄锐,不与大汉大规模交锋。如今,他在位五年,匈奴元气有所恢复。当他得知长安发生了巫蛊,国政动荡。于是,狐鹿姑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以战功奠定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

    狐鹿姑说干,就干。集中匈奴精锐,分兵三路攻汉。一路,攻打上谷郡。另一路攻打五原郡。剩下一路,攻打酒泉郡。

    从地图上看,狐鹿姑战线拉得很长。

    上谷在燕地、五原在河朔、酒泉在河西走廊,三线作战,大汉边塞狼烟四起。

    无论是攻上谷,还是伐五原,这是狐鹿姑故布疑阵,他攻打重心放在了威胁最大的酒泉。一旦,攻破酒泉,不仅能切断大汉和西域之间的联系,还能联合羌对汉朝发动攻势。

    这一仗,狐鹿姑赢了。

    匈奴攻入酒泉、五原二郡,斩杀汉军两都尉。

    一旦,破五原郡的匈奴南下,破酒泉的匈奴东进,两军会师于长安。

    大汉,危矣。

    尽管,大汉内部刚遭遇巫蛊之祸。能打,敢打,善战的人,很多遭受牵连。面对外患,刘彻也绝不姑息。

    于是,刘彻不顾朝臣的意思,再次艰难集结军力,攻打匈奴。刘彻想用战,告诉匈奴。大汉还没弱到被欺负,不敢还手。

    要出战匈奴,刘彻就要选拔出征的将领。

    很快,名单公布出来。

    他们是李广利、商丘成、马通、成娩。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三月,刘彻最后一次集结兵力远征匈奴。此战,刘彻集结了六万骑兵,八万步兵,共计十四万人,分四路出征。

    第一路以李广利为主将,率领两万骑兵,五万步兵,兵从五原,吸引单于、左贤王注意力。

    第二路以商丘成为主将,率领三万步兵,兵出西河,策应李广利。

    第三路以马通为主将,率领骑兵四万,兵出酒泉,攻打天山右贤王。

    第四路以成娩为将,率领本部人马,集结楼兰、山国、渠犁、尉犁、危须、且渠六国兵,得兵万余人,兵出敦煌,攻打姑师。

    从这次出征情况来看,巫蛊之祸后的汉朝元气大伤。能够远征匈奴的精锐骑兵,只有六万。不仅如此,商丘成、马通二将,完全没有统兵的经验。

    总之呢?汉武帝时期最后一次远征匈奴拉开了序幕。

    【巫蛊余波】

    远征匈奴大军开拔,大汉内部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巫蛊之祸,一直是皇帝心中的一道伤疤。刘彻平息愤怒后,对这件事产生了新的看法。

    他思考一个核心问题:刘据为什么要反。

    刘据早不反,晚不反,竟然会在这个愚蠢的时机造反。

    此时,他的母家势力被极度削弱,且没有得到军方支持。刘据能够作战的兵力,只有东宫侍卫、长乐宫的骑士。其他的人,由囚徒、平民临时组建。这样的军力,用来造反,简直是死路一条。

    皇帝发现问题,一边在思考,另一边深挖巫蛊案。

    刘彻深入分析,刘据倒了,何人受益。

    老二死了,老三、老四远在千里之外,老六不足四岁。以此看来,刘五获益最大。

    老五刘髆,是李夫人所生。于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封在昌邑,称为昌邑王。昌邑辖地虽不大,但政治、经济等诸待遇,远比其他王国为高。

    刘髆的舅舅,是李广利。

    李广利是皇帝重点培养接替卫青的将领。李广利的儿女亲家,又是刘屈髦。而,刘屈髦位列汉相,平叛十分积极。竟然,与平民大战五日。为了追杀刘据,不惜代价。难怪他不经请示,竟然想斩杀两千石高官(田仁)。

    通过这些现象,刘彻察觉到了阴谋。就凭江充之流,是掀不起如此巨浪。

    李广利是大将军,刘屈髦是百官之首。若这两个人联合,形势难以掌控,将会危害无穷。如今,李广利出征,刘屈髦成为重点监视对象。

    这时,一个人来告密,更加证明了刘彻的猜想。

    这个人叫郭穰。

    郭穰有一个职业,担任内者令(少府属官)一职,他要告的人,就是刘屈髦的夫人。其内容是这样的:

    丞相夫人以丞相数有谴,使巫祠社,祝诅主上,有恶言。丞相及与贰师共祷祠,欲令昌邑王为帝。

    这段话,有两个罪状。

    其一,巫蛊罪。

    其二,谋逆罪。

    刘屈髦的夫人,敢做这样的事,该死。刘屈髦是汉相,李广利是大将军,两人敢密立太子,更是大忌。

    这时,又有消息传来。

    李广利出征之前,刘屈氂设宴给李广利饯行,送到渭桥。两人分别之际,李广利说:希望君侯早些请皇上立昌邑王为太子。如果昌邑王成为皇帝,今后还担忧什么?

    刘彻愤怒了,下令彻查此事。很快,刘屈髦做的那些事,被人揭发。

    刘彻拿到罪证,怒不可遏。这一次,刘彻没有对这位侄儿心软,直接用两个字来表达心中的愤怒:诛族。

    刘屈髦被用载食物的车辆,巡行示众,押到东市,斩杀。其夫人,被押赴华阳街,枭首。(有诏载屈氂厨车以徇,要斩东市,妻子枭首华阳街。贰师将军妻子亦收。)

    一个在东市,被斩。另一个在华阳街,枭首。由此可见,皇帝对这位侄儿的滔天愤怒。

    李广利的家属,也未能幸免。但,考虑到,李广利正在前线作战,暂且收押,等待发落。然,刘彻斩杀刘屈髦全族,收押李广利家属。此举,无疑将出征在外的李广利逼上了绝路。

    【远征大捷】

    接下来,回到战场。

    先来看成娩的战果。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成娩第一次远征姑师,成为赵破奴之后,又一位攻打姑师的汉军将领。

    姑师虽小,但,地势复杂。再加上,右贤王率数万骑兵救援,无功而返。

    此次,成娩征调西域六国,攻打姑师。这一次,姑师王没有援军,又被六国围困。姑师王打不赢,只能请降。

    姑师王降了,成娩完成了作战目的,率领六国兵撤军。

    再来看马通的战果。

    马通率领四万骑兵,从酒泉出发,沿着弱水北行,抵达居延泽。转向西行,从姑师北,抵达天山。然,他没有遭遇匈奴人,只能折返,途径涿邪山时,遭遇了匈奴右贤王麾下大将偃渠与左右呼知王率领的二万余骑兵。

    眼见,大战一触即发。怎知,呼知王见汉军势大,主动避战,向后撤退。马通奔袭天山,无功而返。好不容易遭遇匈奴,却没有打成。

    再来看商丘成这一路。

    商丘成率领三万步军出西河,深入匈奴腹地千里,走到一个地方邪径。这里,他没有遭遇匈奴人,只能率军南撤。然,他运气够好,回军途中,抵达浚稽山,遭遇了匈奴的主力。

    匈奴的将领,有两位,一位是匈奴的左大将,另一位是老熟人被且鞮侯单于封为右校王的李陵。

    论兵力,汉军有三万步卒,匈奴有三万骑兵。

    从这个数据来看,匈奴骑兵占据优势。

    论将领,李陵以五千步卒对战八万匈奴骑兵,斩杀万余人,威震天下。而,商丘成因平定巫蛊受封,没有带兵与匈奴对战经验。

    再加上,汉军是疲于奔命,深入匈奴境内。匈奴以逸待劳,又是本土作战,熟悉山川、河流、地势。

    按道理说,匈奴占据各种优势,获胜的机会更大。然,史料记载的资料告诉我们另外一个结果。

    汉军和匈奴在浚稽山遭遇,匈奴攻,汉军守。双方大战九日。汉兵陷陈却敌,杀伤虏甚众。至蒲奴水,虏不利,还去。

    李陵与商丘成大战九日,追到蒲奴水,损兵折将。最后,率领匈奴精骑败退。

    李陵占据多种优势,又熟悉汉军战法,竟然败了?

    对于这个结果,有两种观点。

    其一,李陵非名将之姿,名不副实?

    其二,李陵不想与汉军对战,作战不积极,有放水嫌疑。

    李陵对战匈奴的战绩,足以证明他有名将之姿。此战过后,他没有得到狐鹿姑单于的信任,这也是一个例证。

    当然,商丘成也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否则,李陵放水太过,会被一眼识破。最高明的战术,我对你放水,而其他人不知道我再放水。

    再来看李广利这路大军的战果。

    李广利率两万骑兵,五万步兵,从五原向西推进。大军行进至夫羊句山,他迎来了第一个对手:卫律。

    卫律,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因李延年举荐,出使匈奴。害怕归国后遭受牵连被诛杀,选择投靠且鞮侯,为其出谋划策,对付大汉。因平定匈奴内乱、招降苏武,得到且鞮侯下信任,被封为丁灵王。

    且鞮侯死后,卫律也得到狐鹿姑单于重用。

    此次,面对汉军四路大举来袭。

    狐鹿姑单于为了打赢这一仗,也做了很多准备。

    如,先集结匈奴一切可战的力量。

    又如,转移非战都人群,将辎重粮草全部转运至郅居水北岸。左贤王也率领部众渡过余吾水,奔袭六七百里,暂住兜衔山。

    又比如调兵遣将,迎战汉军。

    狐鹿姑为了打赢这一仗,分三路迎战。其一,以左右呼知王率军两万,迎战进攻天山的汉军(马通军)。

    其二,以右校王李陵、左大将率领三万骑兵,迎战浚稽山一代的汉军(商丘成)。

    其三,自己亲率主力,联合左、右贤王守住大本营,并令丁灵王卫律、右大都尉阻截西进的汉军(李广利军)。

    卫律率领五千骑兵,打算利用夫羊句山地理优势,阻截李广利。李广利见匈奴骑兵人少,完全没有放在心上,派出属国两千骑兵前去交战。

    这场仗,汉军打得很出色。不仅一鼓作气击溃匈奴骑兵,还斩杀数百人,首战告捷。

    卫律打不赢,就选择向西跑。李广利发挥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对匈奴穷追猛打,攻破范夫人城,一直打到了鬴山。

    在这里,商丘成与李广利会师了。一时间,汉军之势,威震草原,为此,匈奴一退千里,退到郅居水以北,不敢再和汉军交战。

    成娩攻破姑师,马通令呼知王不敢交锋,商丘成反败李陵军,李广利败卫律。

    仗,打到这个份上,可以说大汉这边大获全胜。若是就此撤军,汉军这次远征,战果斐然。然,一个意外的情况发生了。

    【李广利降匈奴】

    刘屈髦被诛,李广利家属被囚禁。这个消息传达李广利哪里,给他出了一个艰难的选择。他离开长安时,与刘屈髦密谋的那些事,想瞒,也瞒不住。而,他做的那些事,属于大逆不道。

    就这样回去,不仅救不了家人,自己也会死。

    想到此处,他有了主意。

    想当初,他的弟弟李季,祸乱后宫,被灭族,李延年也被杀。而他,正在远征大宛,得以幸免。后因破大宛之功,还得以封侯。

    现在,他若能击败匈奴,皇帝一高兴,就会宽恕他犯下的罪。但,李广利又遇到一个难题。按照皇帝制定的作战计划,打到鬴山,就算完成任务。

    商丘成完成了皇帝指定的任务,不打了,率军南撤。李广利要打,就只能靠手中的兵力。

    面对李广利家属被羁押,他军中的亲信,给他献策,让他投降匈奴。

    李广利没有答应,他若降了,家眷被斩杀,自己还会落下千古骂名。为了自己的仕途,为了自己的家眷,这场仗,只有继续打下去。只有消灭更多的匈奴人,打下更广疆域,就可以将功折罪。

    当然,有种观点,说李广利想要击败匈奴,裂土称王,成为大汉、匈奴之后,第三方势力。

    总之?李广利为了一己之私,公然违抗皇帝的命令,从鬴山进军,攻打到郅居水。就这样,一个悲剧产生了。

    李广利立功心切,下令继续朝着郅居水北进。抵达郅居水后,没有找到匈奴的身影。于是,李广利下令让两万骑兵,强行渡河。

    渡过郅居水河后,李广利迎来了第一位对手:左贤王。

    左贤王、左大将率领两万骑兵,与汉军鏖战。李广利超水平发挥,斩杀匈奴左大将,击溃左贤王。

    就在李广利大获全胜,想要继续往北推进时。军中,也弥漫出诸多不稳定因素。这场仗打得有些冒险,没有援军,没有后勤补给,一昧孤军深入,扩大战线。

    仗,若这样打?

    只有一个字:死。

    诸将又得知,李广利如此拼命,是为了将功赎罪。

    这下,诸将不干了。

    李广利为了一己之欲,不顾将士性命。这样的人,岂能担任主将。于是,一场军中内乱正在酝酿。其中,以军中长史与决眭都尉煇渠侯为首合谋,准备擒拿李广利,逼其撤军。

    然,军长史和煇渠侯等人保密工作,没有做好。李广利提前得知叛乱的消息,直接斩杀了军长史、煇渠侯。

    这一杀,虽暂时止住了一场内部叛乱。但,这一杀,同时也加剧了诸将的疑虑。尤其是众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刚打了大胜仗,军长史、煇渠侯为什么要反?

    一股质疑声,在军中弥漫,越演越烈。李广利用杀的方式,没能震慑住诸将。反而,加剧了诸将的猜忌声。

    他的那些事,已经泄露。若继续北进,会引发更大的兵变。李广利常年征战,鼻子嗅到了危险的气息,继续北征匈奴,只能作罢!

    于是,下令,南撤。

    当大军南下千里,抵达燕然山时,一场更大的危机来临。原来,狐鹿姑面对汉军大举来袭,也提前做好了战争准备。

    当他看到呼知王、李陵、卫律等将,战事不利,只好集中兵力,固守单于王廷。怎知,汉军不要命的打法,打到了郅居水,败左贤王,斩左大将,士气如虹。

    按理说,汉军应该一鼓作气,继续北进,找他拼命。可,汉军出现了骚乱,先有长史、浑渠侯被杀,后有仓促撤军。

    通过这些现象,狐鹿姑分析后,得到很多信息。

    比如,汉军内部不和。

    又比如,汉军北进,不是找自己决战。

    再比如,这支汉军是孤军,没有后勤补给线。

    通过现象,发现本质。狐鹿姑单于做了一个决定:反杀。

    狐鹿姑亲率五万骑兵,追杀李广利。这一次,狐鹿姑没有靠野蛮的武力,发动攻击。相反,他打仗学会用脑。

    趁着黑夜,在汉军营前悄悄挖掘了一条濠沟,有几尺深。又在凌晨,汉军最疲倦的时候,发动突袭。

    李广利仓促迎战,还没列阵,大军调入坑中,死伤惨重,导致汉军大乱、惨败。

    李广利将功赎罪的机会,最后的希望破灭了。大逆不道在前,败军再后。那怕杀出重围,等待他的结局:被诛杀。

    与其回到长安被斩,还不如投靠匈奴。这一刻,李广利的信念彻底粉碎。最终做了一个决定:率军投降。

    值得一提的是,李广利投降匈奴后,得到了狐鹿姑单于的善待。甚至,不惜将女儿嫁给他,以示拉拢。其地位远甚过卫律、李陵。然,李广利运气不好,又卷入了匈奴内部争斗,最终被杀。这是后话呢?

    【李广利是否是名将?】

    对于,李广利的评价,有很多种观点。

    有的人说他是名将,是卫青之后,汉武帝最重要的将领。也有出战的经历:两征大宛、三伐匈奴。

    是他,将汉军的威名,传播在葱岭以西的其他国家。

    可,这位看似名将的人,却没有打出一场如卫、霍般的骄傲战绩。无论是两征大宛,还是三征匈奴,他的战果,并不优秀。反而,拿着最好的装备,打出了最差的成绩。

    你说他不是名将吧!却又做了很多名将的事。比如,万里远征大宛,千里突袭匈奴,没有名将素质的人,很难做好这些事。

    我个人认为,李广利虽没有卫、霍等将辉煌,但,他无疑是汉武帝时期,领兵走得最远的将领,没有之一。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汉武帝时期,最后一次大规模远征匈奴,以李广利投降匈奴,七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而告终。

    此战,汉军输了,也是刘彻对战匈奴以来,最为窝囊一战。

    汉武帝在位时期,跟匈奴打了四十多年,却没想到晚年最后一仗,却落得如此凄凉。真可谓,不悲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