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西汉那些事儿:汉武盛世 » 太史公司马迁

太史公司马迁

    【败报传来】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九月,大汉三路出击,攻打匈奴。刘彻远在长安,一直关注着来自前方的战况。

    不久后,刘彻先收到来自李广利的捷报,突袭天山,斩敌万余人。后,又收到来自李陵的战况,出塞两千里,抵达浚稽山,还将沿途经过的山脉,绘制成册。

    就在刘彻认为,匈奴人不过如此时,一封败报传来。这份败报,是敦煌太守,千里加急,送入长安。

    刘彻看着败报内容,只见上面写着李广利回军途中,遭受匈奴阻截,三万大军出征,归来只有十之六七。

    李广利败了,还败得如此惨。

    李广利回到长安,因其先胜后败,也没有被追究失军之职。刘彻召李广利问话,要他面奏天山之战的详细经过。

    李广利将如何突袭得胜,归军时遭遇匈奴围困,又是如何突围。李广利提到了一个人物着重称赞他的事迹,这个人就是假司马赵充国。

    刘彻在行在所(皇帝居住的地方),亲自接见赵充国。见他全身上下,有二十多处伤情,称赞他为勇士,并破格提拔赵充国为中郎。

    刘彻刚处理完李广利的事情后,正关心李陵的消息。这时,来自令君塞的败报,也送到了长安。

    李陵率五千男儿出征,归来将士只有四百多人。主将生死不明,韩延年战死。消息传入长安,朝臣震动。

    以皇帝对李陵这个血性男儿的了解,他要痛失爱将。刘彻第一时间召来李家人,让他们做好丧事相关工作。相面的大臣,见到李陵的母亲和妻子给出了一个答案:李陵没死。

    为了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他给出一个理由:其母亲和妻子,脸无喜丧之色。

    刘彻听后,有些疑色。

    李陵若没死,只有一种结果:被匈奴俘虏。

    这时,死里逃生的将士,也回到长安。经过询问,刘彻得知一个消息:李陵没有死战到底,而是自己下马。

    刘彻闻讯,怒了。

    飞将军李广一世英名,竟然被他给毁了。下马投降,这种事,李陵竟然做得出来。

    刘彻召来陈步乐(跟随李陵的斥候,因带回李陵绘制有关匈奴的山川图,被封为郎),认为他谎报军情,进行责问。

    陈步乐很冤枉,他离开时,大军没有遭遇匈奴。他离开后发生的事情,岂能知晓。皇帝愤怒,迁怒于他。陈步乐害怕,选择自杀。

    面对李陵事件,刘彻立马召集文臣武将开了一次会议,会议主题:对李陵下马一事,是否投降匈奴,展开讨论。

    面对来自皇帝的愤怒,满朝文武,大多都忘了李陵大战匈奴,斩杀万余人的战绩。他们只记得,李陵下马投降匈奴。

    满朝文武,大多数人都在骂李陵。

    有的人说他没有死战不降的气节。

    也有人说他玷污了飞将军李广的英明,是不肖子孙。

    还有的说他辜负皇恩,有辱大汉男儿之威,不忠不义之徒。

    这些人站在道德制高点,迎合皇帝的愤怒,以礼、义、廉、耻、忠、孝等方面,怒骂李陵。

    这时,刘彻将这个问题抛给没有表态的人。这个人,就是太史令司马迁。

    【司马迁那些事】

    司马迁出生在什么时间,有两个观点。一个是出生在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另一个是出生在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

    司马迁的家世也不错,其祖父叫司马喜,积极响应汉文帝诏入栗米受爵,以实边卒的政策,用四千石栗米,换取了五大夫的爵位。

    其父司马谈,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司马谈出生于汉文帝(公元前169年),他拜了很多名师学习,如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

    司马谈在文化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对儿子的个人教育,也足够重视。年轻时候的司马迁,跟着父亲司马谈读书写字。据说,司马迁十岁,已经阅读了很多书。如《尚书》《左传》《国语》《系本》等书。

    汉景帝去世,刘彻继位,司马谈受诏前往长安,担任太史令。司马迁被留在龙门,过着放牧耕读的生活。

    等到司马迁长大,离开龙门,前往长安来到司马谈身边。司马谈又给儿子找了两位老师。从董仲舒受学《春秋》,向孔安国问疑《尚书》。

    司马迁好学,领悟极强,逐渐在长安小有名气。

    司马谈不仅重视儿子的教育问题,更注重他的实践能力。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司马谈给了儿子一笔钱,让他出去游历,增长见识。

    当然,司马谈不是为了让儿子出去玩,而是给他布置了一个工作:遍访河山去搜集遗闻古事,网罗放失旧闻。

    司马谈担任太史令,在这个岗位上,博览群书,尤其是国家级别的藏书。他是史官,对历史很感兴趣。他对先秦时代留下的著作,有很深的研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出来,留下了一部经典作品:论六家要旨。

    司马谈在太史公这个岗位上,干了二十多年。想着前人能够用文字记录一些大事,他也立志撰写一部通史。故而,他读了很多书如《国语》、《战国策》、《楚汉春秋》等。

    司马谈是太史令,国事太多,走不开。故而,将收集资料这件事,交给了儿子司马迁。这年,司马迁二十岁,开始游历天下。

    司马迁历经长江、湘江、沅江、淮水、泗水、黄河等流域。又沿途考察名胜古迹,访问历史遗事。

    如汨罗江凭吊屈原、观禹疏九江到钱塘、上会稽探禹穴、游观春申君宫室、考察齐鲁文化以观孔子遗风、去实地了解秦汉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发生的战事。

    司马迁游历完天下后,回到长安。将自己所见、所感、所悟用自己的文学才华,写了出来,拿给父亲看。

    司马谈看着儿子的游历成果,十分满意。因司马谈的缘故,司马迁得了一个官职:中郎。

    司马迁在这个岗位上,亲眼目睹了平定西南夷那些事,并负责筹建新郡相关事宜。故而,司马迁在写西南夷传时候,得心应手。

    【父授遗命】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春,司马迁在西南筹建新郡完毕,立马刚回长安复命。回到长安,听闻皇帝东巡,泰山封禅。为了亲眼目睹,帝王百年不曾封禅的盛世。司马迁,连忙前往封禅之地。

    当司马迁行到洛阳,得知了一个噩耗,其父司马谈命垂旦夕。

    司马谈官居太史令,负责记载史事,又是参与制定封禅礼仪官员。封禅大典,如此盛况,百年难遇。却因病,滞留周南,不能陪同皇帝继续前行,成为一大憾事。

    想到此处,司马谈心中愤懑,以致病情加重。临死之前,司马谈命人将儿子找来,安排临终嘱托。司马谈见到儿子,开始交代后事,被称为父授遗命。

    弥留之际,司马谈看着儿子,先说了祖先的事情:我们的祖先是周朝的太史。远在上古虞舜、夏禹时就取得过显赫的功名,主管天文工作。后来衰落了,难道要断送在我这里吗?

    又托付司马迁要接替他的事业:你继为太史,就可以接续我们祖先的事业了。

    不等司马迁开口,司马谈又说了自己的遗憾:天子继承汉朝一统的大业,到泰山封禅,而我不得从行,这是命中注定的啊!我死以后,你一定会做太史。做了太史,你千万不要忘记我要编写的论著啊。

    司马谈告诉司马迁为什么要做好这件事,一个字:孝。

    孝,从侍奉双亲开始的,中间经过事奉君主,最终能够在社会上立足,扬名于后世,光耀父母。

    又列举周公、孔子为什么得到后人称颂:

    周公歌颂周文王、武王功德,宣扬周、召遗风,使人懂得周太王、王季的思想以及公刘的功业,以使始祖后稷受到尊崇。

    周幽王、厉王以后,王道衰落,礼乐损坏,孔子研究、整理旧有的文献典籍,振兴被废弃了的王道和礼乐。整理《诗》、《书》,著作《春秋》,直到今天,学者们仍以此为法则。

    再告诫司马迁,做为史官要做什么:从鲁哀公获麟到现在四百多年了,因诸侯兼并混战,史书丢散、记载中断。如今汉朝兴起,海内统一,贤明的君主、忠义的臣子的事迹,我作为太史而不予评论记载,中断了国家的历史文献,对此我感到十分不安,你可要记在心里!

    司马谈对儿子司马迁说了这么多话,归结起来只有两点。

    其一,子承父业,做好太史公这份事业。

    其二,继续编撰,他没有完成的史书。

    司马谈交代完后世,带着遗憾走了。

    他相信,自己的儿子,会完成他没有完成的事。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承父职任太史令,动手编著,父亲没有写完的《太史公记》

    司马迁担任太史令期间,他干了一件大事:制定历法。

    转眼间,司马迁在太史令这个工作岗位上干了九年。

    【李陵之祸:宫刑】

    司马迁是史官,负责写史。今日之事,注定会载入史册。对待李陵这件事,司马迁的观点,代表史家观点。

    刘彻不听司马迁的观点,对李陵一事进行发落,他的笔会如何记载今天发生的事情。

    昏君、庸君、暴君,显然这些不好的词汇,刘彻是不会接受。故而,他将话题,抛给了司马迁。

    按理说,朝堂情况如此明朗。司马迁也应该明哲保身,要么,顺着皇帝的话说。要么,选择不说。

    但,史料告诉我们,司马迁似乎一点不懂朝堂之事,选择替李陵辩驳,得罪皇帝和朝臣。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司马迁不惜触犯皇帝的逆鳞,也要说实话。

    于公,他的身份是太史令,秉笔直书,这是他的本职工作。于私,司马迁和李陵是表兄关系。据史料记载,司马迁迎娶了李广的外甥女。以他对李陵的了解,他相信对方不会做出令先祖蒙羞的事情。

    司马迁见满朝文武,一昧迎合皇帝的愤怒,抹杀李陵之功。

    此时此景,司马迁脑海想到一个人:屈原。

    也回荡着一句话: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

    同时,司马迁也知道,他不顾皇帝愤怒,不顾朝臣诋毁,会面临什么后果。因为他是太史公,执笔公正,是他的准则。那怕得罪皇帝,那怕得罪朝臣,他都要为李陵仗义执言。

    司马迁先说了李陵的优点:服侍母亲孝顺,对士卒讲信义,常奋不顾身以赴国家危难。

    因为这些优点,司马迁给出一个最高评价:有国士之风。

    又对朝臣可耻言行,给出一个态度:李陵一次战败,为保全身家性命的臣下,便攻其一点不计其余,实在令人痛心!

    说完大臣的可耻行为,司马迁又列举了李陵北征匈奴的战功:提兵五千,深入匈奴腹地两千里,搏杀数万之师,匈奴被打死打伤无数而自救不暇,又召集能射箭的百姓来一起围攻。他转战千里,矢尽道穷,战士们赤手空拳,顶着敌人的箭雨仍殊死搏斗奋勇杀敌,得到部下以死效命。他虽身陷重围而战败,但他杀死杀伤敌人的战绩也足以传扬天下。

    李陵搏杀匈奴的战功,司马迁给出最高评价:传扬天下的名将。

    最后,司马迁对皇帝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否投降,给出一个答案:他之所以不死,是想立功赎罪以报效朝廷。(假投降)

    司马迁对李陵的评价:国士、名将。

    可谓是充满公正,客观,有理有据。然,这些话传到刘彻哪里,等于打了他的脸面。

    司马迁申张李陵对汉忠义,极力说明李陵失败投降的不得已。对于李陵失败的责任,一是认为皇帝给他的兵太少,二是,朝廷没有派得力的人去接应,从而使这支小部队孤军无援。

    又以李陵对战匈奴的战绩,与李广利进行对比。

    李广利手握精锐,匈奴主力都在围杀李陵。李广利,将一副好牌,打得稀烂。其战功,还不如李陵。然,这样的人,却得到重用。

    刘彻从司马迁的话语之中,似乎听出司马迁以李陵之事,拐弯抹角,斥责他是一位,是非不分,爱听信谗言的残暴昏君。

    刘彻在位已经四十多年,其千秋功业,已经彪炳史册。怎会接受,来自司马迁的评判。尤其是司马迁太史公的身份,未来会如何给他记一笔。

    刘彻绝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司马迁一腔热血为李陵仗义执言,他的言词,没有打动皇帝,反而令皇帝爆发了雷霆之怒。

    皇帝一怒,很吓人。雷霆之怒,就更吓人。

    司马迁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因仗义执言,招怒皇帝,被关押牢狱,交由廷尉审判。廷尉审判后,给司马迁定了两条大罪:沮贰师、诬上。

    最后给出审判结果:死刑。

    对于朝廷官吏,有两种情况,可以免除死刑。一种是拿钱赎罪,另一种是宫刑,也被称为腐刑。

    司马迁虽是太史公,其父亲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二十多年,他也干了九年。然,司马家在这个岗位,并没有积累丰厚的财富。反而,因为编撰史书,耗费了大量的钱财。

    拿钱赎死罪,需要一笔庞大的资金。而,司马迁又没有钱赎罪。再加上,他得罪了皇帝,其他人害怕被牵连,不敢伸出援助之手。

    没有钱,赎罪,

    但,他又不能死。

    司马迁只能另外一种刑法:宫刑。

    宫刑,对于士大夫而言,简直是奇耻大辱。面对这种刑法,很多人宁可选择一死。正所谓,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最下腐刑极矣!

    【世人记住了太史公:史记的诞生】

    令所有人都想不到,司马迁为了活命,竟然坦然接受了令士大夫奇耻大辱的宫刑。

    难道,是司马迁怕死吗?

    在当时人眼中,无疑认为司马迁是怕死的。若他不惧死,就不会接受如此屈辱的刑法。

    那么,司马迁真的怕死,没有士大夫的气节?

    答案是否定的。

    后来的史料告诉我们,司马迁接受令男儿羞辱的宫刑,是为了一件事:完成父亲的嘱托,修史。

    遭受宫刑后,司马迁的人生,遭遇重大变故。无论是身体上、心理上、精神上,都遭受到难以想象的打击。

    他活下来,需要莫大的勇气,去忍受世俗观念。

    从此,朝堂少了一个太史令。却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留下了一部流传千古绝唱的鸿篇巨著。

    司马迁遭遇此祸后,他把余下的生命都贡献给了史学事业。历经14年,他编写了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后人称为《史记》。这部书,记载了上至三皇五帝时代,下至汉武帝时代,共3000多年间的历史事件。

    后世,知道了汉武帝时期,一个遭受宫刑,却忍辱偷生,志在完成史家巨作的人。他就是太史公司马迁。

    我们也记住了司马迁是如何对待生死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用之所趋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