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蝶变十五 » 第二十七章 体会到了老师的不易

第二十七章 体会到了老师的不易

    “儿子,咱们来做题吧。”上午9点左右,吃完饭、收拾好碗筷,把家里大致整理一通后,景心蓉把物理课本、习题、算草纸和几只中性笔摆在客厅的餐桌上,开始叫儿子孙书兆。

    “嗯。”儿子拿着手机不知在看什么,随口答着。

    景心蓉从厨房倒了水出来,见儿子还没有坐到桌旁,忍不住又催:“快点儿吧,咱们得抓紧了。”

    “再稍等一会儿。”儿子没抬头,嘴里应着。

    景心蓉又等了几分钟,见他还没有动弹,不由得声音拔高:“你到底什么时候过来,给我个准信儿!”

    “马上,马上!”儿子闪现在客厅,飞快地坐好,开始翻习题。

    景心蓉摁住那本习题,也摁下心头的怒火:“先别急,花两分钟立个规矩。以后我叫你,你要是有事儿——打游戏也行,也算是个事儿——不能立马过来,那就明确给我个时间。3分钟、5分钟,甚至20分钟,这个我觉得接受就接受,觉得不能接受我会再跟你商量。商量定了后你说到做到,我这段时间可以干别的,咱们都不耽误。能做到吗?”

    儿子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想了想,说:“能。”

    “能做到什么?”

    “给你个确切时间。”

    “行。”景心蓉松开手,从课本中抽出那张整理好的表,“咱们今天先弄‘受力分析’这个知识点。”

    儿子打开习题集,找到“受力分析”这一章。景心蓉已经用铅笔圈出了5道题,儿子便埋头写起来。

    物理补漏这件事的进展,比景心蓉预想得要慢不少。

    原本她觉得一天弄两三个知识点是没问题的。

    单选10道题,儿子做对了6道,需要补的有4个知识点。

    多选3道题,有两道漏选、一道错选。这块对应3个知识点。

    填空一共有6道题,情况比选择题要稍微复杂一些,因为有的题好几个空儿,涉及到的不只一个知识点。最后是整理出5个知识点需要再夯实的。

    总之,一番筛选后,目前选择和填空两道大题中一共有12个知识点要补。景心蓉琢磨着一天学3个,那就需要4天,后面还能再有时间补补后面大题呢。

    但真上手时才发现,一天里往往是能弄明白2个知识点就不错了。这还得是上午和下午各攻一个。

    要是上午不紧追着,等真开始时都10点多了,那吃午饭前都不一定弄得完一个。

    比如说“受力分析”这一章,景心蓉想着这还不简单吗:

    重力始终竖直向下;

    反作用力跟接触面垂直;

    摩擦力跟接触面平行。

    记住这三点,再弄清楚力的方向,那就肯定不会错了。

    但是真做起题来,可就要复杂得多了。一个小木块静止在斜坡上、一个小木块在斜坡上匀速滑动、一个小木块在斜坡上加速滑动、两个小木块摞着静止在斜坡上……每种情况和每种情况都不一样,有些还真的挺绕弯儿。

    凸透镜成像、凹透镜成像,多选固定题目。这道题景心蓉上学时就有,儿子答起来很不稳定,有时能全答对,有时就漏选或者选错。

    关键有时错的是基本概念性质的。

    “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这你咋还记不住呢?做实验的时候你应该很积极的啊!”景心蓉太了解自己儿子了,这种需要动手来学习的知识,应该是他长项才对。

    “我们没做过这个实验。”儿子小声儿嘟囔。

    “没做?你们初一不都进过物理实验室吗?怎么可能缺这个器材呢?”

    “这一章我们是上网课的时候学的。”

    哦,景心蓉反应过来。怪不得,网课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那个学期期末时连测试都没有考。

    好在,自己家是有凸透镜的——一大一小两个放大镜。那还是儿子小时候买来给他观察公园里虫子用的,后来也试过在白纸上聚焦把纸烧焦的实验。

    景心蓉让儿子去阳台上的几个大箱子里翻放大镜,而她自己则将两间卧室的窗帘拉上,把餐桌腾空。这些准备工作弄好后,她和儿子在餐桌上摆好放大镜和白纸,还放了一根蜡烛做光源。

    说起来这还得感谢网课,当时大家都被封在家里,一时物资紧缺,啥都不好买。逐渐放开后大家都各种囤东西,什么米面油、军用罐头全备上了。

    景心蓉就是在那个期间下单买了两把蜡烛。万一要是停电了呢?她这么想,虽然她已经有二十多年没遇到过这种场面了。

    做这个凸透镜成像实验整整用了一下午。好在儿子终于记住了“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等大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之间的区别,记住了它们与焦距、物距的联系。

    在这几天的复习过程中,类似这样的意外颇有几次,使得景心蓉和儿子的学习进程始终快不起来。

    但景心蓉一直坚持着没有催儿子。宁可到开学时没有弄完,但如果能保证学过的都掌握了,也是值得的。

    要不然就像之前上过的网课一样,看着一天天也是坐在那里,也是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可是落在试卷上,就是一个个红叉号。

    追着儿子补漏的这几天,景心蓉算是体会到了老师的不易。

    这个年龄的孩子,往往有自己的主意了,坐在椅子上闷头学习这事儿确实不如打游戏来得轻松,他本能就是抗拒的。要不前两天每次景心蓉叫儿子时,他总是拖着不愿意过来呢,因为一旦过来就是连续两个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

    好在后来儿子配合多了,一来是他做对题的次数越来越多,这件事上获得了成就感;二来是每天学完物理后,景心蓉就放手让儿子随便玩。

    他愿意和同学连线打游戏也行,愿意打开电视看电视剧、综艺也行,愿意下楼去找附近的小伙伴打球也行……“既然学的时候真用功了,那么玩的时候也就可以真放松。”景心蓉不光跟儿子这么说,也确实是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