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蝶变十五 » 第六章 企业产又是什么

第六章 企业产又是什么

    最近景心蓉在揽家上逛。她发现海津这二手房,价位上下差得很多。

    就拿同样是市里的两室来说,有的才130万的样子。

    这价格可比上次200多万的看起来亲民多了,而且户型图挺完整的,应该不是拆出来的“团结户”。

    她心说,自己上来讲“预算200万”这点失算了,结果人家只给推荐比这贵的了。

    “哼,奸商!”景心蓉再次确认到。

    她马上在其中一处房的页面下翻了一下,选择成交量最高的那个中介,简单聊过后,把几处房源发给他,约好周末看房。

    她是这么想的,成交量高,说明这人经验比较丰富,沟通能力也强,交流起来会比较省事儿。

    这周六一早,中介通过微信发了一个定位过来。

    最近儿子一直在姥姥家,因此孙昊恩和景心蓉出发得早一些。上午8点刚过,孙昊恩和景心蓉就按照定位导航到了海津市里某个小区附近。停好车后,走到小区门口,看到一个穿着白色衬衫、系着领带的男士等在那里。

    这身打扮属于房产中介的标准打扮,还是很好认的。

    保险起见,景心蓉还是拨通电话:“喂,我们到小区门口了,两个人。”

    果然,那个领带男接起电话:“好的,好的,我看到您了。”领带男朝他们扬起手。

    简单寒暄后,领带男伸手指引着,“咱们往这边走吧。您想买什么样的房啊?”

    “两室,最好是南北通透的。”

    “什么价位呢?”

    “越便宜越好吧。”景心蓉打定主意,不再提具体价格。

    七拐八拐后,他们来到了一栋楼前。

    景心蓉翻看着领带男刚给他们的资料:“这是几楼啊?”

    “6楼,601。”领带男伸出手,利索地翻了两页,指着其中一张说道。

    进了楼,楼道有些窄,也有点儿黑。

    “老楼了,楼梯有点儿窄,您小心。”领带男走在前面,提醒着。

    “这要是孩子想学钢琴,都抬不上来啊。”景心蓉打趣道。

    领带男也笑了,“您还别说,就这楼里也有买钢琴的。可以从窗户吊进去,也可以拆散了进。”

    上了三层楼后,大家脚步都慢了下来,也不再聊天了。

    一直到了最上面一层,领带男说:“到了,应该是这儿。”他左右看看,最后指定一间。

    领带男从袋子里掏出几把钥匙,借着楼道窗户里透过来的光仔细辨认了一番,选出一把,插进门锁里。

    他拧了拧,门没开,把钥匙转180度继续试。

    “不会锈死了吧?”孙昊恩玩笑着。

    领带男有些紧张,嘴里嘟囔嘟囔,拔出钥匙又看了看,再试。

    “咔嗒“一声,门开了,领带男也放松了些,笑着说:“还好,还好,没锈死。”

    进门,标准的两室一厅。

    朝南的卧室有个阳台。通往阳台是一扇窄窄的门,旁边有个墙垛,上面是个大窗户。

    景心蓉指着墙垛问:“这个能砸吗?”

    领带男摇摇头:“这个不能砸。”

    “这要是砸开,改成落地窗就好了。”景心蓉比划着。那样的话,阳光可以进来更多一些,屋子里也显得敞亮些,地方也宽敞些。

    领带男解释道:“这是老房子,这个是做配重用的,动不得。不过装修的时候可以把这个上面窗户拆掉,这里外面包一下,上面搭块木板,当写字桌用。”

    他又指指墙垛下方的暖气:“这个暖气可以挪走,在这儿放把椅子就行了。”

    那暖气看起来很旧,感觉像铸铁的,半米多高的样子,一根根独立的。暖气片上方的墙被熏得黑乎乎的。

    景心蓉上次看到这样的暖气,还是小时候老家最早安装的那批暖气。

    后来材料慢慢就换了,有铝的、钢的,说是散热效果要好很多。暖气片也高了很多,都在一米多,跟人差不多高。装修的时候大家都换那种高高的暖气,散热面积大一些,屋子里也暖一些。反正取暖费是按房子面积算,暖气越大越划算。

    她琢磨着,这房子恐怕也是当年单位分的,看起来这些年都没有再重新装修过。估计人家家里好几套房,这套一直空着的样子,可能这两年看房价涨得高了才挂出来的。

    继续转,卧室和客厅之间的墙上方有个大窗户,确实一看就是有年头的设计了。

    客厅不大,但是外带一个小阳台。

    景心蓉推开阳台的门,站上去想看看大小,意外地发现楼下是一条街。探头看看,街道不宽,不过两边都是商铺。

    她回到客厅,听到老公在和中介问价格。

    领带男说这房128万,以前要133万的,最近刚降了两次价。

    “这房怎么价格这么低啊?”

    “因为这是企业产。”

    “企业产,什么意思?”景心蓉和孙昊恩同时反问道。

    “就是以前企业分给职工的房,但是还有一小部分产权在企业手里。”

    景心蓉觉得脑袋嗡嗡的,当初兆京买房时买的是新房,对于二手房一窍不通,但想着也就是旧点儿,产权比新房短一些,没想到这里面门道这么多!上次遇到个“团结户”,这又来个“企业产”,咋这么麻烦呢?

    她追问到:“那就是产权没有完全在个人手里,这房能买吗?”

    ”您不用担心,现在这企业产是完全可以上市流通的,咱们这儿企业产还不少的。不过企业产有一点,就是不能贷款,必须得全款一次性付清,所以一般比较便宜,跟这也有关。”

    “这能上学吗?”

    “能上,对口小学都是在附近的。其实这都是遗留问题,早晚儿个人能把企业那点儿产权买过来,就是这政策啥时候出还没准儿。”

    “企业占多少产权?”

    “百分之五。”

    “是不是这个价位附近的,都是企业产?”

    “差不多吧。”

    “那要是不是企业产的,大概多少钱?”

    “那就是私产,像咱们这块,两居一般就是160万以上了。”

    后面又看了两套,也都是企业产。跟这第一套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建筑格式、装修风格都比较老旧,房子都是空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