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蝶变十五 » 第五章 为了中考也得买市区的房

第五章 为了中考也得买市区的房

    回京的路上,大概看出景心蓉情绪不高,孙昊恩一边开车,一边安慰她:“别这么沮丧,买房这事儿,不可能一次两次就定下来的。”

    “我知道。我就是没想到,房子还能劈一半这么卖。”

    “人家好歹是楼房啊。你想想,三四十年前,能白给你个楼房,哪怕半套房,那也血赚啊!”

    “也是。我们小时候分平房,也有分一间房的呢。长长的一个胡同,每家一间正房,再加一个小南房,院子也挺小的,也就够放两辆自行车。”

    “咱们现在好歹可以自己选。老婆,大事你做主。回家你好好查查,咱们再看。”

    “嗯。”

    在姥姥家吃过晚饭,两人接上儿子回到兆京。晚上等儿子睡着了,景心蓉就开始捧着手机搜。

    这时朋友给孙昊恩打过电话来,聊起昨天刚看的房。

    “总价还是太高了啊。”孙昊恩忍不住吐槽。

    “是,这两年涨价涨得厉害。我前两年就看上那儿了,不过那会儿手里也没钱,再说当时它还没盖完呢,我不想买期房。”

    “哥们儿你现在这是有钱了啊!”孙昊恩调侃道。

    “哪有啊!”朋友笑道,“这边工资低着呢。我就是想着把现在这房卖了,再添一些。我们这老二也大了,再加上老人,有点儿住不开哪。”

    “哎,跟你说,今天我们在市里还看房来着。我们这嘛也不懂,一开始看了个什么‘团结户’,竟然是半套房!真是稀罕。”

    “我知道。其实我之前还惦记过那个呢。”

    “那没法儿住啊,跟集体宿舍似的,买了就是废的,放东西都不好放。”孙昊恩皱起眉头。

    “嘿,不就为户口嘛。我想着让老大初中的时候到市里上去,就想着弄个市里的房。”

    “你们那儿初中不是挺近便的嘛?”孙昊恩有些惊讶。

    “教育水平不行啊!我们同事有好几个都把孩子户口弄市里去了。”

    “你们现在不能考市里的学校吗?”

    “不能,这里升学都是分片儿的。”

    孙昊恩跟朋友聊了快半个小时,后面当然就是各种闲篇儿了。

    放下手机,他感叹道:“他们那房买得值了。当初他买那房的时候,一平米好像还不到7000?现在估计得奔20000了,这不想换咱们昨天看的那房呢。他相中昨天看的那第二套房了,四室的那个。”

    昨天看的第二套房啥样,景心蓉压根儿没印象了。不过她关注的重点不在这儿:“你那朋友说他们孩子不能考市里的学校?”

    “他是那么说。小升初不都是按片儿来嘛。咱们孩子小升初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嘛。还有老家,也这么规定的,要不都买学区房呢。”

    “那高中呢?”

    “不知道。”看着景心蓉瞪大的眼睛,孙昊恩两手一摊,“我们也没聊那么深啊,他家孩子小学都没毕业呢。”

    “不行,我得再查查。”

    两天后的晚上,预备睡觉前,景心蓉又提起买房的事儿,说他们必须要买市里的房。

    看着景心蓉斩钉截铁的样子,孙昊恩有些没反应过来。他沉吟了一下,开口说:“老婆你确定?虽说上次看的时候,市里的房子总价确实比郊区的低。可你别忘了,市里的才两居,郊区可是三室两厅。要是真想住舒服一些,市里的三居肯定要比郊区贵。”

    “我知道,可是我查了海津那边的中考规定,咱们就得买市里的才行。”

    “啥规定?”孙昊恩本来都已经躺下了,又坐起身。

    景心蓉打开手机,点开里面的截图,开始数说:“海津的规定是这样的,郊区的话,每个区的学生中考时只能考自己本区的高中,不能跨区。”

    “中考时也只能考本区的啊。那市里一中、二中啥的都不能考?”

    “海津最有名的高中有5个,都在市里,俗称‘市五所’。郊区的呢,也不是说不能考,每个区大概两个名额吧。你娃要是不能保证考本区前十,就别惦记了。”景心蓉冲老公抬抬下巴。

    孙昊恩楞了下,咧嘴苦笑起来。

    儿子目前在学校里成绩并不突出,只有数学一门一直保持年级第一第二的样子,其他只能说一般般。之前之所以没有动回老家的心思,跟这也有关。

    在兆京,这个公认教育宽松的地方,儿子的成绩都不拔尖;要是回了老家,那个从小应试教育的地方,还不得被虐成渣?

    他叹口气:“那肯定没戏了。”

    “市里四区呢,可以看成是一个区。在市里上学的孩子,可以报考这四个区所有的高中。”景心蓉加重语气,强调“所有的”。

    “包括‘市五所’?”

    “是。当然你分得够。”景心蓉补充道。

    “那是自然。能招多少人呢?”孙昊恩又问。

    “每个学校在市区招500人。”景心蓉张开手摇晃摇晃。

    “那名额可就多多了。”

    “那也不容易呢。”景心蓉又打开收藏的一篇文章,“拿去年来说,全海津市有10万中考生,市区有2万5。想考进市五所就得是这2万5里的前2500名——也就是前百分之十。”

    “那是有点儿难。那其他学校呢?”孙昊恩心说儿子这状态是够不到市五所了。

    “市区里还有大约50所高中,分数线从低到高能差200分。去年市区里中考录取比例是70%,郊区大概是50%。”

    听到这里,孙昊恩松了一口气,儿子应该还不至于掉到后三分之一去。他慢慢躺下去,把两个胳膊枕在脑袋后面,开始算:“这样的话,确实应该买市里。市里的话,咱儿子应该肯定能考上个高中。上了高中再努力,男孩嘛,后面还有发力的机会。”

    景心蓉点头表示同意:“是啊。我就是查明白这个规定后,觉得咱们一定得买市里的房才行。”

    “就是这个价格,咱们买得起吗?”

    “不行就只能把咱们这房卖了。”景心蓉扭头看着老公,试探地说。

    “卖了?!”老公吃惊地看着她,又扭头看看四周,迟疑地说,“不用吧,就算咱们都搬走,这房出租也是笔收入呢。”

    其实景心蓉也不想卖房,听了老公的回答,反倒松了一口气:“我再搜搜房。反正市里主要就是老破小,新房咱肯定买不起,也等不起。新房人家都是期房。实在不行就两室挤挤呗。就咱现在这小两居不也住了十几年了,也能凑活。”

    “嗯,你先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