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山海重明录 » 第二十二章 晋商搅乱牧马场 工官制设护象甲

第二十二章 晋商搅乱牧马场 工官制设护象甲

    王辅臣既决定从吴三桂内应下手,乃派人乔装入黎维柞处刺探。

    终于探子回报:“报王大人,其矿监商帮,暗中买卖明军消息,据说,更吞没矿场十之有一,奉养藏地佛事!”

    王辅臣听完:“没想大名鼎鼎的北伐兵黎沥胆,也会着了些奸商的道。”

    “听说我等要寻合作,他们还密送给王大人不少礼物!”

    “好下去吧,多与他们联络。各位大人,觉得如何对黎维柞,下手?”王辅臣请来了不少心腹中出谋划策的幕僚。王辅臣宽严有度,帐下不少能人愿追随之。

    “永兴王其能征善战之兵,皆出于晋营,晋营无论步骑,皆赖于战马,王大人生于军长于军,自知战马不同于寻常良马,永兴王得战马则强一分,失战马则弱二分,故云南黎维柞牧养战马所在,乃明军兵事根本。”

    幕僚提议道,他人皆附议。

    “对对对,此事最系命脉!”

    安排数日后,王辅臣随即招募将勇,吩咐道:“我已乃买通商人,放你们大军潜入马场,你们乔装商人,当速夺之。若有人干预,趁其空虚,亦可强夺。见机行事。事成必赏,若办错、错大了,别来见我!”

    “臣等愿为王大人,效命!”众人盘起发辫。

    王辅臣道:“不须盘,进出马场之晋人皆剃发也。”

    这一众敌军数百人乃在晋商接引下,乔装打扮,进入一处极大的军马牧场。

    当日,路经北征军看守要地,正要通过守将。

    然而黎维柞手下陈进才正巡视至此,无意见商人运送马匹、辎重前来,辙印深之甚异。

    陈进才乃上商队前问道:“卖马何须如此重负?开箱查看。”

    商人有灵通者,眼神向友人示意交给自己应付,乃打开。

    陈进才一看,箱中尽些兵械、盾牌乃至铠甲,商人说道:“这位大人,黎大人命我等,密献军备。不可声张,以防隔墙有耳。”

    听其甚有理,陈进才又问当地守将:“可有此事?”

    守将已为商人买通,乃曰:“此时密而未报,陈将军不知也。”

    陈进才乃不疑。巡视其他地界而去。

    然又想,既然其密事关重大,其守将岂不与运送商人核验!

    “不对!”陈进才当即以为大事不好,亲自骑马往报黎维柞。

    金沙江畔,黎维柞正筹措船只,陈进才边喘边报:“黎大人不好!”

    黎维柞当即递与水囊:“进才?如何你亲自来了?马场守不住了?”

    “黎大人,那山西商人称,密运兵械而来,可有此事?”陈进才说完半跪行礼,持水而灌。

    “确实有几番密报,你在何处遇得?”黎维柞交代完河边事,乃扶起陈进才。

    “在褐籽山坡,军马场!”陈进才慌乱中才明白要先报何地出事。

    “情况不对,我们走!”黎维柞当即发六百骑兵前往褐籽坡马场。隐隐觉得是敌方作怪,十有八九就是西路马鹞子——王辅臣之攻势。怪不得拜黄帝义民称清兵“妖子”,你鹞子也要凑热闹。

    “运送军械怎可能来军马场?”黎维柞在路上解释道,“军马之精贵,哪值用其受军械之重?”

    陈进才遗憾道:“大人甚解!都怪小人不识,只恨那守将,多半与商人勾结一气!”

    黎维柞行了半路,果然有许多门人来报信:“黎将军带兵来了!黎将军,那些商人,他们,反了!”

    一行人陆续接引明军溃兵,经其描述,已经有数个马场为清军所占。

    “真大奸也!”黎维柞当即与陈进才等将士下令:“分四路前往壶井谷、底罗山、老店山、分忠口,此四处皆军马!保护军马,截敌取马,遇敌杀无赦!每处派人再叫援军来。剩下的随我杀入鹤庆矿场,敌军必经此路,教他有去无回!进才,你去将情况告知玄字门,令其再派支援!”

    黎维柞下完令,洪字、宇字大军支援出发,直攻军马场,与清兵血战。

    陈进才与玄字门会合,其智士又代黎维柞下令:

    地字门、宙字门抄掠敌后,寻其撤运之行踪。荒字门追捕审问奸商、内应。

    黎维柞亲自断敌后路,率领六百骑兵,一直杀到鹤庆金沙江岸,只见其清兵接应船只已前来,黎维柞鼓舞到:“众将士,下马夺船!清兵水性断然不如我等!”

    清兵不及开船,黎维柞将长枪勾在胺上,拔出剑亲自杀上船去。一刺一毙,夺了数艘。剩余清兵纷纷投降。

    黎维柞命人护船,又伏杀运马士兵,重获军马尽数运回。

    审问得知,晋商暗通清兵罪证确凿,乃不留。

    此后黎维柞乃令少数军马牧于军营,而令军营扎于多数军马场。

    又运军马南下昆明。

    王辅臣得知功亏一篑,黎维柞更夺了船只,乃决定亲自过江一战,拖延黎维柞渡江,直至清廷水师来援。

    ……

    晋王回报永兴王,象披瓷甲,再负大炮,难以久战。

    永兴王命昆明工部官方以智,思考建立轻便之甲。

    方以智以簧机枪,为灵感。

    借用机械发条,蓄能,并以此能,助象之肢体行动。

    乃云“动力甲”。

    因象大小各异,动力甲须一制通用。是以其松紧、宽高,尽可用旋钮调整。

    然动力甲模型比例之小,其发条,不过一指长,若制成象之形制,推测难以发动。

    方以智乃苦思动力源,永兴王正要挥师重镇,永州,必须助之。

    见当日,风骤而雨急,门窗皆剧动,乃想“气压之力”,沸水与风急之力类同。

    方以智迅速筹划设计,将锅炉置于象背烧煤,以其中沸水,传递活塞之力,至象肢关节,辅以齿轮、传感调整幅度,助其动身。其图纸乃成,曰“动象甲”。其后锅炉上烟筒一应俱全。

    然方以智又想,欲观永兴王圣主与否,乃藏此绝技,而不发。

    改献其以“缓冲簧”之甲,亦能助象使力。

    建成后,方以智亲自密运其甲,献于桂林,永兴王只见,象着其甲,奔跑如飞,便再携炮亦绰绰有余。

    “此象甲妙哉,曰何甲?方爱卿。”永兴王当之众臣奖之。

    “此曰护象甲,实不相瞒,乃以簧动,护象之肢节。”方以智回秉。

    永兴王大喜:“好,卿真富上驷之才也!封方以智大学士,工部侍郎。爱卿,可还有所需,尽说无妨?”

    “臣得乐于工器、造坊、人手足矣!”

    “皆为爱卿备足。”永兴王又想,问方以智:“象得之如此健劲,本王不懂其要,但问,人可乎?无人可乎?”

    方以智道:“殿下真高论也,臣以为,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