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山海重明录 » 第二十一章 拜黄帝教震汗庭 大清明国封金陵

第二十一章 拜黄帝教震汗庭 大清明国封金陵

    晋王奉命南下,永兴王在桂林亲自集结大军,对衡州志在必得,乃耗费时日。

    已封李来亨中路大将军,黎维柞北征统制,陈安德东征统制。

    永兴监国又于桂林下诏,封晋王为西路大将军,封吴三省为定虏将军,马九功为镇虏将军,靳统武为捣虏将军。

    同时永兴王又提早派出信使,邀请国姓爷水师,在广西接应,以彻底摧毁尚可喜盘踞广州之企图。

    此间福建等地,又出了大事,给了清廷迎头痛击。其战事惨烈可谓完全不逊于永兴王之战。

    其义军领袖,虽非永兴王所使,但却正是因为国姓、陈安德,在南洋的一番经略而起。

    近年,南洋人洪通山,因在吕宋混迹于救国会社,论道有感。趁着吕宋开关,与大小会众出海,夺下船只,往大明土地开去。

    携带着南洋所制各类印、信,洪通山心想,此行必当讨出一场公道。

    洪通山乔装混入广州,在山里召集会众,欲率会众起义:“我们在午时攻打广州府衙。”

    “好的洪大人。”会众誓死效忠。

    “若不成,往山里逃,各自想办法回祖地。再图大事。”

    然而事与愿违,会众刚入城,正遇上尚可喜强行征兵,会众四散而逃。洪通山无可奈何,乃辗转数省,回到福建乡里。

    回到福建北部山中,洪通山族乡历年遭清廷盘剥掠人之苦,洪通山暗访避居文人,蛊惑召集一帮信徒,并打上地方大狱,纠集罪犯攻破县衙。

    常在南洋救亡学社之中论道,洪通山巧舌如簧、能言善辩,于瓯宁梨子山,宣布反清,号召乡民:“我辈皆黄帝苗裔,本王乃黄帝臣力牧转世,起于海上,来兴中土。建州不尊黄帝,行妖人术,亵渎我祖,本王起事,必破尽建州酋虏。我众当行正道,尊祖开文,因我创之拜黄帝教,凡黄帝之民,皆我教众!”

    洪通山在霞浦、温州两地,自称黄帝臂膀力牧转世“力牧王”,创立拜黄帝教,以尽绝清妖为名,起兵反清,建立“大应国”,号称正法元年。以南洋巧匠所制印、信,封官拜印。

    福建各乡百姓呼应,杀当地清官,准备攻入福州。

    黄帝军着黄衫,并披发,号称垂发亦垂裳,以黄底白星旗为号。号召“杀清官,复族望!”

    耿继茂派部下平乱,将领皆被斩杀,损兵数千,一时拜黄帝教,横扫闽北。所过之处百姓皆拥护之捐助“祖库”资助洪通山。

    拜黄帝教围攻福州城,被大炮所轰。大应黄帝军乃撤退。众教民转攻南平、上饶。尽杀城中旗兵。

    不过半月,黄帝军攻下龙虎山,在此建制盟誓。称“龙虎建制”。势力大增为数万人。西征江西南昌府。又将清兵称为“妖子”。

    永兴王等各路明军,陆续得知福建事,亦称之为义军。永兴治下明军往往称清廷为“丑虏”。

    国姓成功更准备攻下漳州,以为呼应。

    然而此时陈泽传信,得郑经至安平岛,国姓又忧其后方因郑经而生变,乃决定回岛处置郑经,命朱阿尧、黄昭、萧拱辰试探漳州,待时而攻。

    ……

    黄帝军已西征,势如破竹,兵临南昌要地,并用缴获数门大炮,攻城。南昌旗城大乱,接近自溃。其地方乡望,急派快马,渡过长江,求助于朝廷。

    清廷大惊。朝中议论,南昌一失,整个南方岌岌可危。

    来报所言,其黄帝军专寻旗兵,称为“妖子”,凡旗兵之上下,无人可幸免。其所掠之处,报复旗人远甚于明军。

    清廷朝堂甚至有与“永兴王”议和许藩之谈。

    四大臣当然不许,长久之见,必灭永兴,乃定下一计,用受降之明宗室,“恩抚”黄帝之民,诱降匡扶明室之人。

    为速平江南乱兵,力保南方旗城。清廷先后派鳌拜、岳乐两名大将率关内外三万精锐驰剿“披发匪”。

    清廷四大臣召文士商议数日,因对黄帝之名难以诋毁,此前又有书狱案,为杨高学之书焦头烂额。最终四大臣决定又先安定东南局势,拉拢各地豪绅名士,号称“恩开明土”之策,收揽人心。

    清廷下诏,许封明宗室“朱彝挺”于金陵,为“大清明国土王”,并与土王祭拜明孝陵,率延恩侯等明宗室祭奠黄帝陵。释放了些许降清之文人,以作清廷喉舌。

    在其清廷傀儡“土王”之蛊惑下,江西、福建、湖广等处乡绅,素来敌视“黄帝军”。

    为贪获清廷许封的爵位,大小清官于当地,练乡团,抵抗“力牧王”洪通山。乡团对付拜黄帝军,称之为披发匪,亦极残暴之能事。

    除拜黄帝教,南洋来归的人,在龙虎建制之后,出现在江西、福建各地,又兴起“拜岳王教”捣龙王杨陵春,“拜光武教”济王刘樛效,“拜天教”黄完。共同与乡党作战。

    除此之外清廷出动八旗兵、索伦、朝鲜兵,由鳌拜、岳乐率领,渡过长江集结水陆大军,于山东集结朝鲜水师。

    清廷许周培公上表之策,与朝鲜国、蒙古诸部、斡鲁思国通好合作,加上索伦、藏兵,合为近百万之众,十万精锐,穷竭北方民力,力图再占明土。

    永兴王得知土王事,怒站起,捏碎茶盏,怒不可遏:“家门蒙羞,此真我家奇耻大辱!昔年二唐王,犹思抗敌,此土王,实清廷豢之一犬也。至此境地,莫怪同宗之间,兵戎相见,吾誓问之罪焉!”

    永兴王誓要发兵金陵,然对山川地图思索半晌,无论怎看,仍以收衡州渡江为最快。

    此时侧妃吕符秋,收拾茶盏,为永兴王包扎手伤:“臣妾可否置一言?”

    “符秋,吾之怒其非对你,且说。”永兴王复安坐。

    “妾近日拜读祖训,亦知些历史,清廷胡乱封号,封至皇家头上,岂不知有靖难一说……”吕符秋睁大眼睛,看着永兴王。

    “还真未无不可,嗟尔土王,本王旦夕必清理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