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投影通历史:开局盘点十大王朝 » 第十八章 军机处(下)

第十八章 军机处(下)

    【书接上文,奏折匣的广泛推行使得皇帝耳目编及全国各地,而对各级官员来说,利用奏折秘密言事,更像是一种皇帝赋予的权力。

    因为,除非经过皇帝的允许,任何人都无法得知奏事者在奏折中所写的内容。如此一来,中央部院与地方官员的公私事件和人际关系、事无巨细,皇帝都可以从奏密折中直接了解到。

    同时,直省督抚与司道、地方与中央、内廷与外廷之间除了正常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之外,又形成了一种相互监督制约的关系。

    这样扁平化的监察体系在几百年后民主日益发达的中国社会里,恐怕也不一定能做到。

    而在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时期的清朝,却成了刷新吏治、惩治贪腐比较有效的工具。但是,由此也造成一种弊端,即大臣之间可以相互告密,下级官员可以越级举报。

    根据后世统计,存世的奏折稿本中,康熙年间的奏折共有三千余件,而只有十三年时间的雍正朝,却有奏折四万一千件。

    这样算来,在执政的四千多个日夜中,雍正每天要批阅十件奏折。这些奏折上,大多都有雍正亲笔书写的批语。少则数字,多则近千字,甚至上万字。

    经过后人的统计,雍正在位的十三年间,批奏的文字大约有一千七百万字。而在奏折之外,雍正时期的题本和奏本还有十九万余件,每日平均批阅题本在四十件以上,如此巨大的工作量让雍正基本没有时间离开自己的书案。

    根据《雍正起居注》记载:每天清晨五时,雍正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白天同臣下接触,议决和实施政事,晚上批览奏章,忙碌的工作常常要持续到深夜子时,即使吃饭和休息的时候,他也是孜孜以勤慎自勉,不敢贪图轻松安逸。

    对于雍正来说,惟以一人治天下的代价便是不巡幸,不游猎!日理万机、终年不息……】

    评论区

    康熙:“胤禛,勤劳是好事,但也要注意身体啊!”

    玄天教主:“雍正帝辛苦了一辈子,到临终也没有好好休息,一直在批阅,直至驾崩于案台!”

    永乐帝:“雍正辛苦!”

    乾隆帝:“所以朕一直早睡早起,注意身体,活了六十多岁(* ̄︶ ̄)。”

    玄天教主:“其实后世,大家对于康熙大帝和乾隆不顾一屑的同时,对于雍正确实加以表扬,他给大家的感觉像猫一样,有点可爱!但在国家大事面前,他又是一个勤恳严酷的君主。【雍正耶的图片】”

    雍正:“啊这O__O'……”

    汉武帝刘彻:“没想到这位异族皇帝还有这么可爱的一面,来!让朕摸摸头(* ̄︶ ̄)”

    汉明帝:“+1!”

    康熙:“过分了啊!朕的儿子,得朕摸(¬◡¬)✧!”

    雍正:“......-_-||”

    【雍正皇帝的勤政,对他的继任者来说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乾隆十三年,被正式任命的军机大臣已多达十三人!而协助皇帝处理奏折,已经成为军机大臣的主要工作。

    在乾隆一朝留存的奏折中,最为常见的硃批只有“知道了”三个字。

    驿站,在交通通信并不发达的古代,便是为了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提供食宿、更换马匹。

    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传递速度则根据事情缓急程度分为日行三百里的马上飞递,或者日行四百里、五百里、六百里以及六百里加急等。

    遇有特殊情况,甚至会只换马不换人!

    朝廷的命令就是通过设立在全国各地的驿站被直接送到各地方官员手中的!

    尽管看上去形式落后,但皇帝与他的庞大帝国之间却保持着有效而紧密的联系!

    经由驿站传递的大多是根据皇帝的命令,不经内阁之手,由军机大臣迅速秘密办理的庭寄。

    而皇帝发布的命令经由军机大臣转交给内阁办理的,则被称为“明降谕旨”!

    但无论运用何种发布命令的手段,军机处都成为了清朝政治体制中,名副其实的中央枢纽。

    再这样的权利格局中,内阁演变为一个日常的政府行政部门。议政王大臣会议则彻底丧失了存在的意义。在此形势下,已经将所有权利都集中在自己手中的乾隆皇帝于乾隆十八年下令取消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职务名称,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也随之消失。

    对于皇帝来说,军机大臣成了他管理国家政务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这样紧密的联系之中,军机大臣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起草诏谕这么简单,他们需要随时听候皇帝召见,以备咨询。

    参与高级和重要官员的选拔与有关部门官员商议大政甚至是审理重要案件。

    他们既为行政首长,又有机会参与机密,同时还兼管部务,可谓位高权重、声名显赫。

    但除了地位与名声之外,他们手中已没有了任何属于自己的权力。

    这些经历层层选拔和多年磨炼最终得以进入权利核心的清王朝的精英们只能作为秘书和智囊协助皇帝管理国家了。】

    评论区

    永乐帝:“军机大臣有名无实,只能作为智囊,那如果皇帝不听怎么办?”

    雍正:“当初确实考虑不周。”

    宣统帝:“我大清后期,单反那老妖婆能听恭亲王一点劝,大清也不至于亡国!o(╥﹏╥)o”

    光绪:“她不是不听劝,而是左耳进右耳出(ㅍ_ㅍ)(.﹒︣︿﹒︣.)”

    恭亲王奕忻:“这个我深有体会o(╥﹏╥)oo(╥﹏╥)o!”

    咸丰:“……”

    查士丁尼:“看起来,这个大清帝国后期应该很糟糕,这么多大清皇帝都在投影的评论区吐槽,前面提到大清闭关锁国,不知道拜占庭是否闭关锁国了”

    王莽:“拜占庭帝国因为固步自封,跟清朝差不多,最后被奥斯曼帝国攻破首都君士坦丁堡,城破国亡(ㅍ_ㅍ)”

    查士丁尼:“噗!!不是吧!!!o(╥﹏╥)o(T_T)(ノへ ̄、)”

    玄天教主:“剧透一下,有一个军机大臣即将登上舞台,他与雍正帝的继承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还是世界首富(。◕ˇ∀ˇ◕)”

    乾隆帝:“……”

    和坤:“……”

    雍正:“弘历,你小子干了什么?”

    【乾隆四十年,皇帝在检阅侍卫时,发现了仪表堂堂的和珅。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二十七岁的和珅便被皇帝提拔为户部右侍郎、军机大臣、镶黄旗副都统、内务府大臣。

    尽管乾隆皇帝规定,非奉特旨,军机大臣既不能看奏折也无权议论国家大政。

    但在得到最高统治者的宠信后,官员们便能够掌握更多的权力。

    而乾隆是一个好大喜功的皇帝,他建立十全武功以及六下江南等开支花销是巨大的。

    和珅刚好在理财等方面满足乾隆的需求,尽管和珅贪污,乾隆皇帝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大臣弹劾和珅也都被乾隆皇帝压下去了。

    公元1795年,做了六十年皇帝的乾隆将皇位禅让给儿子颙琰,自己做起了仍然把持朝政的太上皇。

    而和珅手中的权力也达到顶峰,在担任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的同时,和珅还兼管着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取得了一人之下独一无二的最高权力和威望!

    颇有协太上皇以号令皇帝之势的和珅让没有实权的嘉庆皇帝也不得不小心谨慎。

    有时在私下里,嘉庆甚至允许和珅不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太上皇乾隆驾崩。仅十天之后,嘉庆皇帝便宣布了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

    十八日,曾经权倾朝野的和珅,被赐自尽!】

    评论区

    乾隆帝:“……”

    和珅:“……”

    雍正:“弘历啊,你这军机大臣的专权挺严重啊!”

    嘉庆:“和珅这小子的贪污更严重,我抄他的家产很多(-"-怒)”

    玄天教主:“补充一下,嘉庆皇帝查抄和珅的家产中,忽略古玩字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外,光是白银黄金的各个单子还有银票就相当于清政府十四年的财政收入(ノへ ̄、)。”

    雍正:“弘、历!!!(-"-怒)”

    乾隆帝:“……”

    和珅:“谁能理解我的哭,我的权力是乾隆爷给的,乾隆爷如果想的话随时可以收回,我又哪有权倾朝野o(╥﹏╥)o”

    洪武大帝:“血压飙升!”

    雍正:“反贪一辈子,没想到儿子朝中出了首富……(`⌒´メ)”

    康熙:“……”

    【为了防止再次出现军机大臣专权的局面出现,嘉庆皇帝开始了对军机处的大力整顿。

    严禁内外官员将所奏之事通知军机处,严禁朝臣阿谀逢迎军机大臣,亲王不得入职军机处。

    军机大臣与御前大臣不得相兼。

    经过这一系列的建章立制,军机处大为改观。

    在嘉庆二十三年修订的《嘉庆会典》中,正式出现了办理军机处名目,军机处至此才成为一个名正言顺的中央权力机构。

    其后,道光皇帝又于道光三十年颁布军机处章程九条,军机处的规章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军机大臣的权限更受到了严格控制,不仅难以与过去的相权相比,甚至连雍正、乾隆时期的情形也无法企及。

    一个完整的高度中央集权的政府框架已日趋完善,天下庶务总归一人处理。

    使得封建皇权达到无以复加的顶峰,在清朝权力分配的版图中,在没有一个职位可以威胁到至高无上的皇权。

    在没有对手的政治格局里,最容易滋生的便是统治者的盲目自信和固步自封。但在统治者的视野之外,变革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主题。

    在嘉庆、道光和咸丰皇帝执掌清王朝命脉的六十年里,工业革命的成功使英国一跃成为占有世界陆地总面积四分之一的庞大帝国。

    通过一系列战争、购买、兼并等手段,新成立的美国的领土也从大西洋西案扩展到了太平洋东岸。

    已经将世界瓜分殆尽的欧洲强国开始将目光移向亚洲东部最后一片完整的大陆。

    即将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清统治者们却没有了他们祖辈的眼光与魄力,在需要通过改革的方式随时调整国家政策的时候,遵循祖制成为清朝当政者应对变革的最基本态度。

    而在东西方文明的直接冲突中,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又不得不进行名为新政却不触动封建统治根基的改革。

    这种封闭保守的态度,势必将代表封建皇权专制的军机处推向覆灭的边缘!

    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四月,随着清政府倒台,中华民国政府责任内阁的成立,军机处被废除。

    至此,存在一百八十余年的军机处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评论区

    雍正:“朕的军机处就这样没了?”

    查士丁尼:“这英国好像是凯撒大帝征服的那块小岛吧,没想到成了气候。”

    拿破仑:“我讨厌英国,他们尽给我搞事o(╥﹏╥)o”

    康熙:“朕开放海禁看来是正确的!”

    嘉庆:“早知道就不闭关锁国了,刚才画面中的那些机器应该就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道光:“……”

    宣统帝:“……”

    始皇帝:“工业革命?莫非西方蛮夷发展起来而且超过东方了?”

    明治天皇:“不仅超过而且大清还被吊打了(ㅍ_ㅍ)”

    玄天教主:“咳咳,继续看投影!”

    “题外话:手机打的字,因为疫情暂时回不了学校但家里电脑还没修,用手机打了三个小时的字,手都酸了,希望读者们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