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后三国之鼎新 » 第167章 秋风笑语大散关

第167章 秋风笑语大散关

    大散关,乃是关中四关之一,位于陈仓以南,秦岭以北,自古乃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昔日曹操攻打张鲁,就曾出陈仓过散关,还有诗云:晨上大散关,此道当何难?牛顿不起,车堕谷间。从诗中所言,道路之艰险可见一斑。

    刘枫在王猛、林虎、马雄的陪同下登上大散关,但见群山叠嶂之中两条平坦的大道,顺着山势弯曲欺负穿梭在大山的怀抱当中。刘枫道:“万里驰道竣工,堪称人间伟业也,诸位可谓功不可没!孤在此代天下庶民谢过诸位!”

    林虎等人闻言,立刻跪下连连叩首道:“汉王缪赞!此乃汉王之洪福也。若非汉王之善政,何来数十万民夫日以继夜的劳作,我等实不敢居功也。”

    刘枫连忙上前搀扶起林虎等人,笑道:“镇山兄着相了。我等相交于患难之间,搏杀于草莽之中,虽非骨肉同胞,亦是情同手足。为何经年未见,如此生疏也?”

    王猛在一旁插言道:“汉王还是昔日之汉王,诸位确非昔日之诸位了。与其在此拘泥于繁文缛节,莫不如放眼天下,为殿下再建功勋。若是四海之内皆有驰道勾连,汉王之天下必定稳如泰山也。”

    刘枫瞟了一眼这个自幼聪慧的小家伙,笑道:“景略果然是七窍玲珑之人。林兄、马兄,这两条驰道竣工只是开始,将来还要仰仗诸位再建新功的。”

    “赶紧闪开,立刻派人去通报汉王,就说老牛来了!”在关下一阵喧哗之中,一个粗豪的声音突兀的想起。

    林虎道:“看来是那个蛮子到了,别的人不会这么不识礼数的。”

    “此乃率性而为也,某家喜欢!”刘枫回答了一句后,对着关下近卫军高声喊道:“此乃孤之好友也,速速请他上关一叙!”

    关下的牛东闻言立刻挺直了腰板,得意的说道:“知道某家的厉害了吧,还敢那那个劳什子对着我,胆儿也太肥了吧。楼班、邓华,跟老子走!”不过,当牛东看到刘枫带着众人缓步走下城关的时候,立刻翻身下马,小步快跑的飞奔过去,跪倒施礼:“汉王折杀小人了,您在城关之上等待即可,何需如此?”

    王猛插言道:“适才汉王还在夸赞老牛率性而为,为何一见到汉王就如同老鼠见了猫一般的乖巧了?”

    “滚蛋!”牛东起身后说道:“老子就是跟汉王客气一下,那特么有你小子的事?汉王一向可好,想煞老牛了。不过每每听到汉王决胜千里,老牛也是为汉王高兴呀。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冀州看看祖坟还在不在了。”

    王猛根本就不在乎牛东的脾气,毕竟自己在九岁的时候就和众人厮混在一起,可以说是知根知底熟悉的很,当下便继续带着挑逗的语气说道:“老牛,你这可是在忽悠汉王对中原用兵呀?妄动刀兵岂是明智之举,你这是想破坏汉王的大计吗?”

    “我?不是!我说汉王——”牛东立刻脸红脖子粗的卡壳了。

    “景略,你就别再欺负这个老实人了。不过思乡之情乃是应有之意,此倒是某家失了计较。老牛,不如这样,等你回到长安和家人团聚一月之后,就代表某家前去襄国给石勒送些礼物,顺便到家里去看看,总不能给自己留下什么遗憾吧。”

    牛东抹了一把眼泪后,哽咽的说道:“汉王大恩,某万死难忘!楼班,还不前来参见汉王!”

    在楼班下跪叩首之时,牛东说道:“这是老夫在西北收下的义子,名叫楼班。别看他是一个白马氐人,跟着老夫在西北修路三年,可以说是出类拔萃。等老牛将来干不动了,就由他来提老牛为汉王修建驰道!”原来为了让楼班在娶妻的时候更有面子,这牛东便将其认为义子,毕竟氐人即使是入籍了,也还是不为汉家女方所喜。

    刘枫看了一样这个精气神十足的小伙子,心中也是非常喜欢,立刻双手搀扶说道:“还是老弟兄贴心,不但将亲子交给孤,还将这么优秀的义子也交给了孤,可谓一门忠烈也。这样吧,等回到长安之后,你带着楼班去找子和,年轻人嘛,还是先到学校里学点真本事才好!”

    “臭小子,还不赶紧叩谢汉王!能到汉王学堂去学习,那简直就是一步登天了。”牛东赶紧说道。

    翌日,热闹的通车仪式结束后,刘枫将众人召唤到陈仓城中坐下,把安排两个工程局全部人马前去修建运河的计划和盘托出。

    林虎皱眉说道:“西北局在组织人力修建驰道之时,曾明言只要驰道建设完毕,所有人等均可入籍为自耕农。如今要尽数前往修渠,恐怕......”

    “此事倒也无妨。”牛东插言道:“某之手下大多数都不擅耕作,估计只要能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前往修渠倒也不失一件好事。”

    刘枫脸色蓦然一沉,问道:“昔日某家曾晓谕各郡县,要切实做好所有屯垦之人的家属安置。莫非工程局所属之人没有按照规定执行吗?”

    “不是,汉王误会了。”牛东连忙解释道:“在下的意思,这些工人们常年奔波在外,和家人聚少离多,大家都是肉身凡胎,自然有些不正常了。”

    “哈哈,倒是孤王欠考虑了。”刘枫闻言笑道:“这样吧,大家回去做做工作,此次疏浚漕运,可谓经年累月之大工程也。所有工人均可携家眷前往项目所在地,沿途各郡县负责分配田地,指导农耕。在项目完成后,大多数工人就地安置。一部分转为水工,负责所在河道将来的维护工作;一部分可在郡县范围内的各工厂商行工作;其余人等均享受五年免赋税待遇。”

    胡翔不着痕迹的赞叹道:“汉王果真圣主也,如此一来,不但解决了水工后顾之忧,而且将这些初步教化之蛮人分散到各地,想来数年之内必定尽数化为汉人也。此举远胜前朝徙戎之策也。”

    刘枫笑道:“云龙先生亦是效法谄媚之臣乎?不过这话某家还是很喜欢听得。不过,镇山兄,要把工人的思想工作做到位,凡是不愿参加漕运河道建设者,一律按照最初的约定兑现所有承诺,不得以任何理由威逼利诱之。即使是这五十万人全部不愿意参加疏浚河道,也绝对不能自食其言,这是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