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后三国之鼎新 » 第166章 让利天下谁为先

第166章 让利天下谁为先

    初平八年,关陕甘凉地区迎来了大旱灾年的丰收,这无疑是得力于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备。在转凉的秋风中,农田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而地方上的官吏们则是指挥着郡兵帮忙收割。刘枫也是穿着布衣,作秀一般在农田里笨拙的收割着。这也不怪他,不论是前生还是后世,这家伙根本就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宅男,干农活简直就是传说了。

    在刘枫身边的胡翔、崔悦等人也是挥汗如雨的干着,这些出身士族高门的官僚们自然也早已经累得不行了。反倒是出身行伍的祖逖虽说已经须发皆白,但是身板还硬朗得很,收割的速度明显超过众人许多。不管怎么说,刘枫的作秀对各郡县官吏们来说,比劝课农桑的命令要重要的很多。

    各地统计数据象纸片一样飞来。农部尚书陈集欣喜地汇报道:“禀汉王,由于灌溉得力,即使是关中一带大范围旱灾,粮食地收成也普遍在两石以上。各地农民都在留足一年有余地粮食之后,踊跃交售公粮。目前官仓已经收储存粮近三千万石,这还仅仅是关中、益州、南州四地地统计数据,就足够应支百万大军一年之消耗。”

    刘枫道:“好,如此一来或可来一场大型会战了!”

    祖逖闻言一愣,惊疑地问道:“汉王有意逐鹿中原乎?如今虽说刘曜、石勒交恶,但若是大军出关,此二者必定会携手西向。如今关中局势尚不稳固,南阳之地新附,并非作战之良机也。”

    “先生误会了。孤所言之会战并非战役,而是向日提及的修建运河、拓宽水路通南北漕运之事。估计至少要动用民夫百万以上,故此名曰会战也。”

    “百万?如此岂非好大喜功、空耗国力乎?如今各州郡人口虽说有两千余万,若是贸然动用百万民夫,势必会无人耕田。如此寅吃卯粮,焉是明主之所为?一旦粮秣不继,内乱频生之下,周边戎狄岂能坐视,将家族性命尽数托付汉王的流民又岂能安居?窃以为汉王之不智也。”胡翔闻言大惊,立刻跳出来说道。

    开玩笑,原来不就是说因为关中缺粮,为保证交州粮食漕运至关中而疏浚一下渠道吗?这如今的画风怎么好像变样了?动用百万民夫,先不说这人从哪里出来,光是消耗就足以将一年丰收的结余全部吃光喝尽了。

    其实在座的都是聪明人,对于刘枫宏大的运河计划,众人从内心里都是支持的。毕竟水运比起陆路运输来讲又是多的不能再多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曾经调集民夫开挖自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入淮的运河‘邗沟’,以方便运输后勤补给,至今还在发挥这作用。

    尤其是西南路占据交州之后,那里的稻米一年三熟、甚至是四熟,简直就是天然的粮仓嘛。如果南北漕运一旦贯通,必将大幅减轻各地粮食运送往关中的损耗,到时候就算是整个中原的百姓都跑到关中来,都不会担心粮食的问题。这最大的关键就是前期的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在这个四处狼烟、戎狄环视的时代,能够让大汉把国力、民力、军力消耗在如此巨大的工程上面吗?

    卢谌也是起身,小心翼翼地说道:“汉王爱民之心我等尽知,只不过我等国力尚不足以支撑如此巨大的工程,不如先行疏浚灵渠,只要交州粮食能够漕运抵达樊城,或可无忧矣。”

    麋承也附和道:“是极,如果仅仅是疏浚灵渠,只需三五万人一年即可,消耗粮秣或可忽略不计也。”

    诸葛文却皱眉说道:“如果仅仅是疏浚灵渠,除了湘江航道之外,其余水路仅能靠着小船漕运,运力不济也。”

    刘枫道:“孤知道众卿家拳拳之心,不过某家有言请诸位仔细倾听。关于人力,如今关南、关西驰道已经基本贯通,至少可以聚集民夫五十万以上。某家计划亲自前往陈仓主持驰道贯通典礼,向各局说明情由,预计至少有四十万民夫可以投入运河修建。关于财力,某家计划由工部出面勘察水路,将南北漕运全线分成几十个分段,核算项目量之后分包给豪门巨商投资建设,所有财力人力均有承包人负责,代价就是该河段十年利益的四成。如此一来或许我等根本就不需要投入,即可坐享其成了。”

    “子和,这个事你负责。按照宽五丈、深一丈核算工作量,并以千人一年工作量划分标段。此时要确保在明年正月前全部完成。”

    “所有人等可立刻向家族或者熟识的豪门巨商发出消息:初平九年正月,某家将在长安主持南北漕运标段发标,所有人等均可前来投标。但凡承包五个标段以上者,可优先获得工部各项民用产品在各自州郡的销售权。子和你顺便把工部的各种民用产品梳理一下,顺便在漕运发标之后,将一些适合民间生产的产品生产权和部分矿山的经营权也一并卖出去,但必须要保证在工部监管下在属地内生产。”

    众人哄然应诺之后,刘枫继续说道:“此事的关键是要把问题讲透,让所有计划投资的人都知道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建设漕运航道。一旦南北贯通之后,只要汉王这杆大旗不倒,利益就绝对能够保证!子谅先生、道儒先生,你们两家乃是豪门之翘楚,可否为漕运招标先行作出一个姿态?孤或可破例将一两个民用产品的技术优先转让给贵家族。”

    麋承却唱起了反调:“汉王,这十年四成的利益是不是太多了?某家刚才思量了一下,或可集中五十万人力用三年的时间就可以全部贯通。如此一来,粮草投入的压力并不大,只要在今后的几年不出现那种百年难遇的灾情,仅收获之粮秣就足以确保项目投入。”

    刘枫笑道:“麋公为何如此前后不一也?如今中原战乱频仍、北方草原未定、东南司马亦在犹疑当中,我等自是不可能将大笔财力耗费在这个项目上面。十年四成其实不多,更何况还可以借着河道的利益将巨商豪门和我们捆在一起,不亏也。就这样决定了,各位无需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