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繁杂世间简单活 » 14 车祸

14 车祸

    王伟提到江瑶后,寒老师的话题也就势讨论从江林面粉变成江瑶个人,他们口中的江瑶又漂亮又有能力,简直完美地不像话。

    很多同学对江瑶肃然起敬,希望有机会能到江林面粉去拜访学习一下。

    寒老师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微微一笑,在屏幕上放出一张他和江瑶的合影,说他跟江瑶是好朋友,而且今天他动用了自己的面子,把江瑶也请了过来。说完他跑到教室门口打开门,江瑶走进来跟大家挥了挥手,目光扫到我时眨了眨眼。

    “哇~”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连那些女同学都在夸她漂亮,更别说男同学了。

    看到大家的反应,寒老师很得意,说江瑶会跟大家分享做企业的心得,让大家珍惜这次机会。

    江瑶落落大方地走上讲台演讲,但她避重就轻,并没有说那些狼狈的时刻,重点讲经营理念以及如何一步步做大做强。我听得有些尴尬,都不好意思抬头看她。

    徐文静用胳膊肘捅了我一下,说我们行业的大佬来了,我怎么反而不听了。

    我苦笑,说刚才讲大海集团的时候她不是也没听吗?

    她楞了下,嘴里念叨着“江瑶”“林虎”“江林面粉”……然后猛地抬头看着我。

    我耸耸肩。

    她是个极聪明的女人,立刻明白过来,笑着摇了摇头,说我还真是藏得够深的。

    江瑶讲的差不多了,就说其实江林面粉能有今天还有一个关键的人,他也在这个班里,然后笑着看我。

    我瞬间成为全班的焦点,寒老师也没想到,看我眼神都变了。这大概就是她电话里说的惊喜吧,但我没有喜只有惊。

    下课后寒老师张罗着请江瑶吃饭,叫我一起。我有些为难,因为答应了边部长回去看房子的。江瑶知道后没勉强,让我忙自己的就行。

    我联系边部长,接上他一起回村。夕阳照在柏油路上,边部长很兴奋,说终于摆脱牢笼了。

    我们拐进乡镇道路,两旁高大的杨树哗啦啦翻着叶子。这时一辆大车突然从后面抄过来,向右猛地打方向,我狠踩刹车,却还是无可避免地撞了一下。我们的小车立刻侧翻两圈,摔进路旁的沟里。我系着安全带,加上车速不快,倒没什么大事,但是边部长就惨了,满脸都是血。

    我从车窗钻出来,跑到副驾驶侧又把边部长拽出来,他骂骂咧咧地说那大车简直就是想杀人。

    我们已经走了一半路程,离面粉厂已经不远,我打电话给小兰,她立刻开车过来接上我们,直奔市人民医院。

    江瑶得到消息立刻赶了过来,边部长是我们的恩人,她自然不会忘了这一点。好在边部长只是被玻璃划破了两道口子,皮外伤,消毒包扎一下就好。

    当时情况紧急,我们都没记住车牌号,他缠着绷带打了一个电话,让人查一下那辆大车,然后先回家养伤。

    夜色中,我们三个回到面粉厂,江瑶说这下正好给我换辆车。

    我说现在通了公交车,我坐公交车就行。

    江瑶不同意,说现在商学院的同学已经知道我江林面粉的小老板,得有排面,再说我们现在也不差一辆车钱。

    我说那把我面粉厂的股份退了吧,这个想法我早就有了,都不干活儿了凭什么还要拿厂里的钱?

    江瑶更加不同意,说不能做卸磨杀驴的事儿。我说要不转给小兰,她现在几乎管着厂子所有的事,每天忙得团团转。小兰急忙摆手,说她现在就挺好。

    这事只能作罢。

    第二天她联系人,买了辆标志是四个圈的车,开起来又快又稳。

    边部长养伤期间,我已经把后山的小院建了起来,下面铺石头,上面用木头,外面抹了一层水泥,里面刮了一层腻子。

    鸭厂也建设的差不多,村长修了一条水渠把河水引进来,小鸭子们在水里玩得可欢实。我没事就去喂喂鸭子,它们“嘎嘎”叫着跟着我跑来跑去,欢快的很。

    两周后再去商学院时,刘东跑过来小声跟我说王伟被抓了,被定性为袭击部队老首长的黑恶势力,估计一时半会儿是出不来了。我给边部长打电话,他说那次车祸已经查清楚,是王伟人指使人针对我的,刚好他在车上就把罪名加重了,不过这种人罪有应得。

    徐文静知道前因后果后松了口气,她问我是不是猜到王伟要动手,故意布的局。

    我摇头说还真没有,我不可能拿别人的生命安全开玩笑。

    她点点头,说可能这就是恶有恶报,冥冥中有定数的。

    边部长的伤好了以后,我把他接到村里,他对我修的院子颇为满意,就是冬天太冷没法住人。

    我说平时可以住村里,反正我家除了小孙住一间还空着两间房。他说这个主意不错,又添置了些家具,把他老婆也接过来。

    小孙有了伴也很高兴,跟边部长处的其乐融融。村长听说我家住了个老首长,隔三岔五就拎着酒跑过来凑热闹。边部长很随和,也乐得有人一起玩儿,来者不拒。江瑶来看过他几次,感谢他对我们的帮助,边部长说他只是搭了个线,关键还是我们自己经受住了考验。

    这还不算完,毕组长刚好到开发区做调研,也聚了过来,小院更加热闹。当然,现在大家都改口叫他毕主任了。

    酒过三巡,毕主任感慨虽然昌平经济发展很快,但贫富差距还是不小,有些人还生活在温饱线上。扶贫办的人力和财力有限,这事还得靠全社会的力量。他有想法搞个慈善机构,给那些有想法的农民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让他们自力更生尽快脱贫。

    边部长说这个想法好,需要他的话就说一声。

    毕组长说现在只是个计划,得看昌平的企业能不能加入进来。

    我问怎么加入。

    他说有多种方式,捐款捐物是最简单的,能提供就业岗位最好,毕竟经济援助只能一时,而工作却是长远的。

    我想了想,说我可以提供二十万斤面粉,再加二十个就业岗位。

    毕主任说太好了,只要有人带头作表率这事就有眉目,他再去问问其他企业,先发展一批模范企业。

    江瑶在旁边愣了下,但没说什么。

    待毕主任离开,江瑶单独找我,她有些不悦地说这么大的事我怎么都不跟她商量就做决定?二十万斤面粉可不是小数,而且现在工厂的员工已经够用,再加二十个人只会无谓增加人力成本。做慈善要量力而为,不能冲动。

    我笑笑,说这二十万斤面粉是我打算自己买的,那二十个工作岗位是我准备雇人管理后山果树的,之前种下的果树苗明年差不多就该结果子了。

    江瑶愣了下,咬咬牙说那二十万斤面粉还是厂子出吧,我那点钱买完面粉也就剩不下多少了。

    我说我留着钱也没用,能帮助到别人也算是发挥了价值,我用面粉厂的名义捐出去只是不想让别人知道。

    江瑶叹气,说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我了。我的这种性情有时候让她感动,有时候又让她很无奈,别人都忙着往口袋装钱,我却净想着往外掏钱。企业做慈善大多是为了做社会口碑,谋取更大的利益,哪有什么也不图的?我可以随心所欲,她却不得不为面粉厂考虑,要不还怎么发展。

    她的话无可指摘,可我真不觉得钱有多重要,一张床三顿饭足够了。

    这就很矛盾。

    周末上课时,我问了徐文静这个问题。她说她爸说过,企业小的时候为了生存当然要努力赚钱,但做大了就变成责任了,每个员工背后都是一个家庭,让他们生活地体面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我茅塞顿开,心里也不再纠结。

    她听我说了慈善机构的事,说他们大海集团也愿意加入。

    我抽空给毕主任打电话,他激动地说有大海集团的支持,他操作起来就更有底气了。

    下课后,我带着徐文静跟毕主任见了一面,他们谈的很顺利,徐文静出手就是一千万,把毕主任都震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