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繁杂世间简单活 » 13 边部长

13 边部长

    待太阳升起,小兰正像只小猫一样蜷缩在我身旁,嘴角还带着湿漉漉的口水。我拍拍她的脑袋,说该起床干活儿了。

    面粉厂扩建以后规模翻了两倍,工人也越来越多,但江瑶却比以前轻松了,除了她父亲帮忙,还有很多负责人,各管一个部门。我想找点事情做,但现在连装卸货都用的是叉车,我转了一圈发现根本插不上手。

    我来到办公楼找江瑶,让她给我找点活儿干。

    江瑶喝了口咖啡,说我盯着点那些干活的人就行,不用干具体的事情。

    我说那我不成吃闲饭的了?

    她“噗嗤”一下笑出声,说吃闲饭有什么不好,我要实在没事就去逛街。

    走出江瑶的办公室,我感到空落落的,便开上车到村子后山看看那些苹果树长成什么样了。

    村长听说我回村,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从舅舅手里收回的田地村长帮我租了出去,每年能收几百块钱租金,他今天过来就是把钱给我。另外,他说上面号召各村办企业增加收入,村集体商量了一下,决定利用村前那条小河搞养鸭厂,从孵化到养殖到鸭蛋一条龙经营。

    这个方案上面很支持,给批了一百多亩地。但他跟小孙算了一下,全部弄起来需要两百多万,现在村里已经筹集了一百万,还差一百多万,希望我能帮帮忙,毕竟我是村里的一分子,还是前任村长。

    一百多万的确是个很大的数字,但小兰之前帮我查过,说我卡里有两百多万。我虽不清楚养鸭能不能赚钱,但我现在正发愁没事可干,想着喂喂鸭子也不错,就同意下来。

    村长高兴地直搓手,打电话叫来小孙商量细节。

    小孙摸了摸下巴,说我投入的金额太大,必须把股份单独写清楚,虽然是村集体的企业,但谁投资最多就应该当大股东。这一点村长倒是没意见,只要能搞起来就行。

    小孙勾住我的肩膀,说这次又是靠我帮忙,他会把合同什么的弄稳妥。

    几天后鸭厂的事情敲定,我占股55%,村集体占股45%,村长是法人代表兼厂长。

    我跟小兰一起去银行转钱,她嘟囔着嫌我都不提前跟她商量商量,这事看着风险就挺高,到时候赔了钱可别赖她。

    我说赔了就赔了,卡里不是还有好几十万吗。

    小兰有些气恼,说这都是辛苦钱,以后干脆她替我管钱,要不我早晚被人骗光,反正妹妹帮哥哥管钱天经地义。

    我说也行,就把银行卡塞给她。

    小兰一愣,说我还真给她呀。

    我说当然,她不是刚说了妹妹帮哥哥管钱天经地义。

    小兰顿时开心起来,信誓旦旦地说她一定帮我把钱看好。

    现在闲暇时间多了,我就到后山上看书,看累了就吹会儿笛子。小孙建议我干脆在山上修个小院儿,整天坐石头上容易得痔疮。

    我想了想觉得也行。

    在半山腰挑了个平整的地方,我买来砖头和木头自己动手,面粉厂没事的时候就跑后山来建房,有活儿干心里才踏实。

    当然,周末还是去商学院上课,跟徐文静聊得也越来越多,我发现她懂得特别多,而且比老师讲的更容易理解。

    毕组长知道我在市里上课,也抽空一起吃了饭,他现在调到扶贫办当主任,走基层保民生,每天忙得晕头转向。

    我也没忘记去纪念馆看爷爷,昌平升级市以后王馆长的级别也跟着升了半级,还是那些工作,但是待遇略微提高了一点。王馆长笑着说纪念馆是个冷衙门,但是这个工作很有意义。

    周六下午还没下课,王馆长就给我打电话,说边部长退休了,在家整天闲的难受,打电话找他喝酒,正好我也在市里,晚上一块过去。

    我问徐文静哪里有比较好的酒。

    她说认识市里茅台的经销商,一会儿让他送两箱飞天茅台过来,我等着就行。

    我问她多少钱,她说谈钱伤感情。

    不多时就有人开着面包车来送酒,我放进后备箱后接上王馆长,他拎着烧鸡和猪头肉,我搬着酒来到边部长家。

    他看到我们开心不已,说退休后简直无聊死,呆家里跟蹲大牢似的,跟老婆子也总吵架,每天就盼着有人能来跟他聊聊天喝喝酒。

    我把酒放到地上,边部长一愣,说你怎么带这么贵的酒,太破费了。

    王馆长说这是小林的心意,听说他爱喝酒,专门让人送过来的。

    边部长哈哈大笑,说自己这辈子什么都能戒,就是戒不了酒。

    边部长的老婆瞪他一眼儿,骂他早晚喝死在酒桌上。

    边部长跟王馆长边喝边聊,我基本上都是在旁边听,他们说的都是以前的事,像什么抗美援朝、越南战争。但我听出来,边部长二十来岁时上过越南战场。

    他说现在有时候还能梦到那些场景,太惨烈了,即使过去这么年,不喝点酒还是睡不踏实。

    三杯茅台下肚,边部长已经有点晃晃悠悠,他说这楼房住的实在憋屈,让我在村里看看有没有空着的小院啥的,他去种菜养狗。

    我说我正在后山上盖子,等弄好了他来住就行。

    边部长一拍大腿说那还等什么,他明天就跟我去,盖房子多有意思。

    我说行。

    我们喝到很晚才散场,我不想这么晚去打扰徐大海,就在边部长家附近找了个宾馆住下,第二天才开车回到商学院。

    这次讲课的是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偏分梳得一丝不苟。

    他叫寒承望,头衔更多,并且在国外工作过,主要讲金融。他会说很多专业名词,还掺杂着外语。王伟在课堂上特别活跃,屡次站起来跟老师高谈阔论他的金融见解,老师夸他的水平已经可以和一些专家看齐了。

    我听得一头雾水,下课后去问寒老师问题,他说他不在休息时间解答,因为他只收了上课的钱,这是原则问题。

    看我吃瘪,王伟不屑地说这么基础的问题都不懂,现在商学院门槛可真是越来越低了,什么人都收。

    徐文静不忿地替我说话,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做人要谦虚。

    王伟冷笑,让徐文静不要被骗了,我接近她是图谋不轨,到时候人财两失可就变成昌平的笑话了。

    徐文静听完更加生气,正要反驳,我抓住她的手,说没必要为这些没意义的事争吵。

    她神情一滞,低头看着我正抓着她的手,抿嘴点了点头。

    王伟呆住,眼睛变的赤红,死死盯着我说“你完了”。

    我没理他,拉着徐文静离开教室去吃午饭。

    到餐厅坐下后,徐文静有些担忧地让我还是小心点的好,王伟这人水很深,指不定干出什么事来。

    我倒没有轻视王伟的想法,但我也确实没想招惹他,每次都是他主动来找麻烦,想躲都躲不开。如果他非要耍手段,我也没什么可害怕的,奶奶常说“软不欺,硬不怕”,只要自己站得正,就不怕别人来邪的。

    正跟徐文静吃饭时,江瑶突然打来电话,说下午会有个惊喜,让我做好心理准备。我挠挠头,实在想不出她要干什么。

    下午讲课的还是这个国外回来的寒承望老师,他说这堂课给大家讲两个案例。

    他讲的第一个是大海集团,分析徐大海如何巧妙布局将他打造成昌平的巨无霸。同学们听得热血沸腾,徐文静却在低头憋笑。

    如果不是听徐大海讲过他的经历,估计我也会跟其他同学一样惊叹。这个老师的分析看起来很精妙,却过于夸大其实,把徐大海说的如同神人。

    寒老师自然知道徐文静的身份,所以讲完之后特意夸了夸她,说她接手大海集团一些事业后青出于蓝,堪称年轻企业家的楷模。徐文静头更低,我觉得她快要憋不住笑出声

    第二个案例则是昌平新崛起的明星“江林面粉”。我一愣,这不是我们面粉厂吗?

    老师开始绘声绘色讲我们面粉厂如何料敌机先、未雨绸缪,抓住消防危机,一举成长为昌平面粉行业的领头羊。

    王伟听完立刻站起来跟老师探讨,说江林面粉能有今天跟老板江瑶的个人魅力密不可分,最后还意味深长地说我们班林同学也是做面粉的,应该好好跟江林面粉学习。

    我有些无语。

    哪来的“料敌机先、未雨绸缪”,那都是没办法的事,跟老师说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我脑子里立刻蹦出一个成语“纸上谈兵”,这个所谓的金融老师大概从没真正实践过,只是凭借学来的理论知识夸夸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