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为了丞相大人得加钱 » 第三十七章 磨刀不误砍柴工

第三十七章 磨刀不误砍柴工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秦人踊跃当兵,奋勇杀敌,那都是今人的胡说。真正能够维系部队的,是连坐法。一伍中,若有一人逃走,一伍人都受死,什长也会受到处理。

    如果真如钱穆先生所说,三天兵役,连造名册的时间都不够,哪个士兵逃了,又有谁能知道?

    另一种说法称,汉代承秦制,兵制分两种,一为正卒,服役期为两年。二为更卒,每年轮值三天。

    更卒这个名称,很能说明问题,就是在城市里或者兵营值更,也就是轮值。

    真正的地方部队,正卒的两年服役期,第一年为卫兵,在郡国完成基础训练,第二年分发边疆。

    钱先生说,“凡属壮丁,每年秋天都要集合操演一次,这是一个大检阅,名为都试,为期一月。期满回乡。”

    每年秋天的操演,由郡国举行,定期制,主持者是太守。这个操演,既是军事演习,也是大比武,名为都试,也叫大试。

    都试所操演的士兵,也就是地方部队。恐怕这一点,现代人没有完全搞明白。郡国操演的,应该是一年正卒,这在地方的一年,也就相当于新兵训练。

    既然是一年的正卒,新兵,自然就不会是操演结束后,期满回乡,而是根据考试成绩,分派边疆。

    都试也不是指军事训练,这一年中,正卒一直在进行各种军事训练,都试或者大试,只不过是他们的合格考试而已。

    至于三百钱免戍,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毕竟只是值三天班而已,出钱请人代班,也是可以的。相沿成习,便会有人操持了这种替人代班的职业。

    这恰恰是符合更卒的,而绝然不是正卒行为。正卒若是如此,国家军队根本不可能有战斗力。

    古代对于军队的控制是非常严格的,但凡用兵,必有虎符。那是因为无论天子还是政府,都不愿让兵权落入个人之手。

    汉代兵制如此,江南差距很大,恐怕只相当于古代部落的守夜人,连封建时代的全民皆兵都不是。

    事实上,现代兵制,有两个源头,一是周朝的车战时代,二是春秋中期齐文侯建军,最后,有商鞅完成现代兵制。

    这个由商鞅完成的现代兵制,直到当代,变化都不是太大。之所以变化不大,根本在于以班组成的最小作战单元的科学性,由武器配备以及作战功能决定。

    不过,汉代兵制,确实有一大漏洞,可以点录一番。

    汉代兵役,实际服役期是两年,其中一年在地方,一年在连疆。在地方的一年,主要是完成军事训练,比如兵器使用,体格训练,相互协同等。

    现代兵制之所以严格编组,最为核心在于协同,有协同才有战斗力。

    北伐时,国民革命军摧枯拉朽,打得吴佩孚无还手之力,关键在于两点,其一,北伐军所持的是苏联军援的装备,一个班的火力,强过北洋军一个排,一个连的火力,强过北洋军一个团。

    其二,北伐军中的黄埔军校生,从苏联军事顾问那里学到了协同,而北洋军几乎没有正规协同训练。

    抗战时,几乎所有中国军队都有一个深刻印象,日军的战斗力极强。国民党军队往往以七比一的兵力,结果还是打败仗。

    淞沪会战,国民党动用了近70万军队。而日本军队,最初只有约12万。后来,日本增兵10万,刚刚在杭州湾登陆,还没来得及投入战场,国民党就直接溃逃。

    台儿庄之战,核心战场上的日军其实只有二千多人,而国民党投入了近三个师,结果还让日军一千多人逃出了包围圈。

    解放战争,无一例外不是共产党军队在奔跑,双腿跑过了汽车轮子。其核心就是,共产党军队的协同作战很好,而国民党军队的协同能力很差。

    这个协同能力,确实可以通过战争来学习战争,但更多的,还在于平常的训练。

    汉代兵制,让新兵在地方接受一年时间的训练,是真正意义的磨刀不误砍柴功。用一半的时间训练,另外一半时间备勤,这个功夫,下得不可谓不大。应该说,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可这种设计,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第一年的新兵训练,国库拿不出钱,将经费压力分散给地方。

    也就是说,一年的新兵,指挥权掌握在郡守。此前说过,汉代的郡,小郡辖两三个县,大郡辖四五十个县。就面积和人口中计,大郡超过战国时一个诸侯国了。

    也就是说,郡守如果同时掌握一地的行政权和军权,那确实是一件很不让人放心的事。

    理论上,汉代之所以将一定军权交给郡守,是因为郡守所能掌握的,也就是一年之兵。

    汉代的郡和封国共有三百多个,平均每年入伍的新兵,也就三几千人。算起来,这点军队,并不能构成多大威胁。

    可统治者确实忽视了一件事,一个郡守,同时掌握着三年之兵,如果新招入伍五千人的话,老兵复员也是五千人,训练结束准备送往边疆的,还有五千人。

    如此一来,便是一万五千人,这些兵因而能加重郡太守的私权,对公权形成威胁。

    王莽时,东郡太守翟义,利用都试之机,纠集一郡的兵马反莽。刘秀举事前,曾谋划乘南阳郡都试而劫夺一郡士兵。

    东汉初,汉光武帝刘秀为了削弱地方军事力量,在裁减都尉的同时,取消了都试制,后一直未曾恢复。也正是为了堵住这个关键漏洞。

    要打益阳,种云不急,在益阳外整理黑旗营,按照军师旅团营,连排班来整编。黑旗营一万多人,种云担任军长,下辖四个师长,张龙赵虎,王朝马汉。种云的部曲改变为独立团,有廖化统领。

    其他还有两万多挑剩下的新兵,组成红旗营,有于吉统领,负责新兵训练,作为后备力量。

    种云在玄门设副教主,李元芳和于吉加担子,直接对玄门教主负责,负责太平道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