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在哪里扎根? » 第四章 张婷婷回老家休假

第四章 张婷婷回老家休假

    张婷婷出差一个月结束后直接回了老家,假期第一天到家的时候,已经天黑了,张婷婷妈妈重新给她做了饭。吃完饭,张婷婷很早就上床睡了,这些天出差加上今天回家路上一路长途,已经很疲乏了,所以倒头就睡着了。

    睡到第二天早上9点多,被5个小侄子小侄女拍醒,是大伯家两个堂哥的孩子。

    大堂哥家的9岁的儿子浩浩、7岁的女儿小玉、4岁的女儿珠珠,二堂哥家7岁儿子的鹏鹏,5岁女儿的丫丫。

    现在是暑假,孩子们都在家。

    小孩子们看到姑姑醒了,七嘴八舌地说:“姑姑,都9点多了,你还在睡觉。”“姑姑,大懒虫。”“姑姑,快点起床。”“姑姑,...”

    如果不是这些小孩子把她叫醒,估计能睡到中午。张婷婷伸长胳膊和腿,全身拉直伸了个大懒腰,逗得小孩子嬉笑一片。

    这时,听见二堂嫂在院子里说话,好像是借什么东西。

    丫丫听见她妈妈的声音,跑到门口说:“妈妈,姑姑还在睡懒觉。”

    二嫂:“你姑姑大功告成了,当然可以睡懒觉了,你好好学习,以后考上大学就可以睡懒觉了。”二嫂说完拿着东西回去了。

    张婷婷听到了二嫂的话,心里说“谁说考上大学就可以睡懒觉了,上班也要早起啊。”但想到二嫂是想鼓励孩子好好学习,也就没说破,并且配合着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哦,以后考上大学,就可以睡懒觉了。”

    鹏鹏:“我不喜欢睡觉,我喜欢玩,我不想睡觉。”

    张婷婷:“那也行,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就可以天天玩。”

    鹏鹏一脸对未来的期待。

    下午,张婷婷带着孩子们去镇上的超市买东西。从家去镇上也就是十几二十分钟。

    进了超市,张婷婷:“每个人拿一个零食和一个文具。”

    鹏鹏:“姑姑,我不想要文具,我能把文具换成玩具吗?”

    张婷婷:“好吧,每人拿一个零食一个文具一个玩具,玩具不可以超过30块。”

    孩子们欢天喜地跑进超市货架挑东西。张婷婷也进去在里面转,她本来就喜好逛超市。

    孩子们陆续挑好想要的零食文具玩具,在收银台前等着张婷婷付钱。

    张婷婷逐个检查孩子们选的东西有没有安全问题,发现小玉拿了一个激光笔,于是对小玉说:“小玉,激光笔有危险,姑姑时常看到新闻,有小孩子玩激光笔不小心照到别人的眼睛,对方眼睛被激光笔烧伤了,眼睛损伤很严重可能会是失明,就是看不到东西了,是不是很可怕,所以小孩子不可以随便玩激光笔,小玉换个其他玩具好吗?”

    小玉点头答应,跑进行重新选了玩具。

    张婷婷付了孩子们拿的零食文具玩具的费用,一路嬉嬉笑笑走回去。

    孩子们因为买了自己想要的零食文具玩具很高兴,一路上蹦蹦跳跳有说有笑。张婷婷心里也很开心,花一点小小的钱就可以让孩子们开心至少一整天。

    第二天中午,张婷婷:“妈,今年谁家种西瓜了,我去买几个。”

    张婷婷妈:“咱们村没人种,咱家北边的刘村有人种,就咱们家过去两三家的刘涛家种了几亩西瓜。”

    张婷婷推着推车,车上坐着丫丫和珠珠,浩浩、鹏鹏和小玉跟在旁边,去隔壁刘村刘涛家买西瓜。

    一大片瓜地,地里的长在瓜蔓上的西瓜大的小的都有。地里有一个临时搭的瓜棚,瓜棚里有一张床,地上有几根蜡烛,床上有凉席、一个枕头、一床被子,一个手电筒。

    一个老头坐在床边的小马扎上。张婷婷家虽然离刘村近,可是因为不是一个村子的,平时也没什么交集,所以都不太熟。老人可能是刘涛的爸爸,张婷婷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张婷婷。

    老人:“买瓜吗?”

    张婷婷:“嗯”

    老人:“五毛一斤。”

    张婷婷:“行。”

    老人:“我给你挑,还是你自己挑?”

    张婷婷:“我们先挑,选好了您帮我们看看瓜是不是熟了,还有瓜好不好,行吗?”

    老人:“行。让那些小孩子别弄坏了我的瓜。”

    张婷婷:“好的。”“浩浩你们进瓜田里不要踩到瓜蔓和西瓜,要找大的看起来熟了的西瓜,不要找没熟的小瓜,也不要用手去摸特别小的瓜,那种小瓜还没长好,用手摸过就长不成了。不是摸完就掉,可能过几天就掉了。你们明白了吗?”

    孩子们:“明白了。”

    张婷婷:“哦,对了,拍大西瓜的时候,不要太用力,别把瓜拍坏了。”

    孩子们:“嗯”

    张婷婷和孩子们在瓜田里找大西瓜,用手拍瓜选瓜,选好后让老人过去确认瓜熟不熟、好不好。

    最后,买了8个瓜,用推车推回家。

    回到家,搬了一张小矮桌在院子里屋檐下的阴凉处,开始切西瓜,张婷婷爸妈、弟弟、一群孩子,一群人吃了4个多西瓜,第五个还剩4分之一,大家不仅吃到饱,几乎都吃撑了。

    张婷婷爸:“谁还能吃,把剩下几块瓜吃了。”

    大家都表示吃不下了。

    第三天,张婷婷跟爸妈弟弟在房子北边的菜园里忙活。

    菜园里种黄瓜、茄子、辣椒、葱、韭菜、小白菜、冬瓜、南瓜等,两行绿豆角、两行番茄,番茄用木棍做了架在,番茄蔓绑在架子上,结了很多番茄,有刚长出来的鹌鹑蛋大小的和各种大小的没变色的没成熟的绿番茄,还有开始变色不同程度的,有绿里透黄透红、有的只剩一点绿色的黄色,有的黄透红...成熟的番茄全红色。

    张婷婷从番茄加上摘下一个大的红番茄,用手擦了几下,就开始吃,里面是沙瓤,很好吃。记得小时很喜欢把番茄切块,撒上白糖拌着吃,但现在她喜欢直接吃。

    傍晚,张婷婷在院子里给小孩子们读童书。

    张婷婷家的大门开在东南角,方向也是东南向,而不是正对西边或北边,因为大门如果不是开在院墙的正中或偏中间的位置,而是开在两个院墙角上,就不好正着方向建大门,出行不方便,观感上也很别扭,如果是通后院的角门就挺好,但大门就显得既不方便又别扭。

    所以一般都会选择斜着建大门,这样方向正好对着院子中间,转圜空间大很多,观感上也很豁然。

    院子南边的墙角下贴着墙角有一条20cm宽的草地,不是高高的蒿草,而是要么贴地长的像车前草、附地菜等,要么几厘米高,矮矮的比如冰草等,所以也不会看着很杂乱,像不收拾屋宅的懒汉任由荒草乱长,那一小片低矮的绿草不仅不会让院子显得荒芜杂乱,倒是增添了一些趣味。并且就这一小段,其他院墙下是没有的,可能就是因为大门与南边的院墙那个35度的夹角里阴暗湿润,所以容易长草,这一小段草就是从大门南边的夹角里面开始长起,大概5米长,靠近西边房屋的一长段南墙脚下是光洁没有长草的。

    张婷婷半躺在木质躺椅里举着童书给小孩子们读童话,躺椅放在离南墙2米远的院子里,几个小孩子一边听着张婷婷读童书,一边在南墙脚下的草丛中捉虫子,里面有蚂蚱、螳螂、蚂蚁等等,有很多张婷婷也叫不上名字。

    鹏鹏突然兴奋地跑过来,“姑姑,姑姑,你看我抓到一个磕头虫。”边说着边把小手摊开给张婷婷看他抓的虫子,张婷婷看到一只1cm多的小灰黑虫子,她小时候也是叫这种虫子“磕头虫”,至于学名叫什么,张婷婷也不知道。

    这种虫子放在地上,翻过来,它会连续翻跟头,所以才叫它“磕头虫”。

    张婷婷也不读书了,让鹏鹏把虫子放到地上看它翻跟头。

    天快黑的时候,小玉跑回家去了,过了一会手里拿了两株指甲花进来。

    两株指甲花,一株是红色的花,一株是白色的花。

    张婷婷小时候家里也种过指甲花,她记得指甲花有好几种颜色的,红色、紫色、白色、粉色......

    两株指甲花上的有好些已经开了的花,还有很多未开的蓓蕾。

    小玉拿着两株指甲花走到张婷婷跟前:“姑姑,今晚我们包指甲吧。”

    农村有很多种指甲花是用来包指甲,也就是染指甲,尤其张婷婷小的时候,在农村也没见人有买什么指甲油,染指甲大多都是用指甲花染的。

    再去摘一些的树叶子,不能太小,要能抱住指头。

    把树叶子洗干净,放在外面晾。

    等树叶快晾干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把指甲花用刀切碎了,越碎越好。

    再拿适量的明矾,把明矾碾碎,最好碾成粉末状,然后倒进切碎的指甲花里,搅拌均匀。

    把拌有明矾的碎指甲花放在指甲上,覆盖住整个指甲,不要放得太少,只薄薄覆盖住指甲是不行的,一方面是指甲花太少,染色的效果不好,一方面是指甲花放得太少稍微动一下就移位空缺了,染出的指甲不均匀。所以要满满放一大堆在指甲上,然后用洗干净的树叶包起来,再用绳子像捆粽子一样捆起来。

    睡一晚上,第二天早上醒来后就打开,如果只染一次,颜色是橘黄色,一般要包两次,颜色才能变红,最好是包三次,颜色就会比较正,是深红色。

    但用指甲花包一次指甲,晚上真是很难熬,不知道是指甲花和明矾共同作用的,还是明矾的缘故,包了指甲花的手指特别酸胀,很不好受,一般包了指甲一晚上都睡不好,一方面是指头酸胀不舒服,一方面是心急想看这次染的指甲效果怎么样。

    现在小玉想染指甲,拔了两株指甲花过来找张婷婷。

    张婷婷她现在自己是不能染的,她还要回去上班呢,这种指甲花染色后是无法祛除的,一直要等到指甲自己生长全部替换掉。

    虽然张婷婷小时候用指甲花染过很多次指甲,但她也不知道用指甲花染指甲对身体有没有伤害,小玉还是小孩子,可能更不适合用指甲花染指甲。

    但看着小玉期待的小脸,张婷婷还是决定给她染一个小拇指满足一下她的好奇心。

    于是把她自己小时候染指甲所做的流程,又做了一遍,给小玉左手的小拇指包了一个,并嘱咐她晚上不能弄掉了或自己中途打开看,要包到第二天早上才能打开。

    小玉小心地举着左手回家去了,打算一回家就睡觉,好早点到第二天早上,就可以看到染的指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