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双生异世 » 第十章 阿姐刺青枣 枣雨砸瑾辰

第十章 阿姐刺青枣 枣雨砸瑾辰

    一招过后,徐瑾瑜收枪而立,随后将长枪丢给徐瑾辰道:“就照着我刚才这么练。”

    说罢就施施然走开。

    而李沐婉则是一脸坏笑,也赶紧跟着徐瑾瑜离开。

    徐瑾辰疑惑地看着两人离开,突然觉得头顶的枣树似有异动,抬头一看,无数青枣瞬间从枣树落下。

    面对迎头砸来的青枣,徐瑾辰连闪都不闪一下,认真盯着枣树的枝叶,然后惊恐地发现:

    徐瑾瑜的每一枪都经过了精巧的算计和控制,每颗青枣落下的时机分毫不差,枣树枝叶竟然真的一动都没动!

    徐瑾瑜一招过后轻松写意回到练武场,跟着她来到演武场练武的李沐婉,则一脸坏笑着问道:“少将军,为了刚才那一枪,你在枣树下默默计算许久吧?”

    徐瑾瑜绽放明媚笑意答道:“玉不琢不成器,阿弟今天上午的武道突飞猛进,以他的基础三个月内必能踏入入微境。若是真让他轻松由武夫踏进入微境,志得意满之下,如何还会努力练武。这次我将容易刺下的青枣一招刺尽,给他提高一下难度,将来阿弟想必定能体会我的良苦用心。”

    李沐宛如小鸡啄米般点头坏笑:“少将军放心,辰哥儿必是能体会的。”

    徐瑾辰自然不知道自己被青枣暴打后,演武场还有这么一出故事。

    只觉自己实在是差了太多,收了大意之心认真扎枣。

    当晚习武结束,回到卧房的徐瑾辰又看了会儿史书,躺在床上不出意外地又失眠了。

    习武和读书的时候注意力集中倒还没什么,躺在床上立刻心猿意马。

    明天到底是否会再次穿越到宋子羽的身体,犹如一个醒神魔咒,让徐瑾辰一直又熬到了子时才迷迷糊糊入睡。

    当第二天天光大亮,徐瑾辰猛地从睡梦中惊醒,看着屋内奢华的布置,突然重重舒出一口气:穿越的机制应该已经基本确定了!

    第一次在魏、楚之间穿越,只是恰巧时间都是阴历十五日的前一两天,所以来回穿越的时间才略显频繁。

    而从今以后,以后正常的穿越时间,大概率应是以当月的月圆之夜为始点,次月的月圆之夜为终点,每月穿越一次!

    确定了下次的穿越时间,徐瑾辰心中大定,起床后自觉前去演武场中,然后在演武对战中再次被李沐婉将自信心打击得体无完肤。

    拖着身心俱疲的身体稍作清洗歇息后,徐瑾辰到书房找到了手握兵法书册的徐瑾瑜,极为郑重地说:

    “阿姐,昨日读史书,深感每有大灾,必然会有百姓流离失所,死伤万千。而致民死者,一为饥,二为疫。粮食没法凭空变出来,疫病却有控制之法。今我欲寻找名师学医,溯疫病之源,寻控制之法,著书立说,以利后人。”

    跟随徐瑾辰的李沐婉此时插嘴道:“辰哥书院考试又不考医理,你研习疫病有什么用,我看你还是在家温习读书吧。”

    徐瑾瑜此时也为难道:“阿弟,此事乃大善之举,若真能著书立说,于我侯府名声也大有裨益。但书院考试也至关重要,你也要抽出时间好好温习诗文啊。”

    徐瑾辰对是否进书院一事却想得明白。

    今世他不进书院,荣华富贵也唾手可得,但若再穿越回魏朝,宋子羽在疫病面前可是大概率要凉凉的,所以进书院和学医道两事相较,孰轻孰重不问可知。

    因此面对徐瑾瑜的期许,徐瑾辰坚决道:“书院考试之事我自会上心。不过学习医术也是刻不容缓,今日我想请教阿姐一事,如今上京最有名的大夫居于何处?”

    徐瑾瑜见徐瑾辰坚决,也不再劝,略一沉吟道:“如今上京最有名的两位国医圣手不在太医院,而是分别在上京城北的云雾山流云观、梵净峰法弘寺。”

    “流云观、法弘寺?”徐瑾辰愣了一下,奇怪问道:“阿姐你说的可是有武道六境宗师的流云观和法弘寺?”

    徐瑾瑜答道:“正是这一道一佛两处武道圣地。”

    随着徐瑾瑜介绍,徐瑾辰才终于明白,这个世界武道昌盛,对人体理解最深的不是大夫,而是武者。

    尤其是自抵达唯识境后,武者不但将自身五感提升至极致,还开发出了第六感,若再对医理有研究,简直堪比X光透视扫描仪,对病人身体的病灶体察入微,自然能对症抓药,治病救人。

    而上京在医道浸淫最深的两人,正是身在上京两个最强大的武道宗门。

    而其中最有名的两位,一是流云观观主孙逊之的师弟,流云观司账执事静虚,另一位则是法弘寺了慧方丈的师弟,法弘寺监院了禅。

    这两位虽在分别身处道观、佛寺,但对医道的兴趣却比对道学、佛法的兴趣高;而他们治病救人,又能弘扬流云观、法弘寺两派的道学、佛法,吸引更多信徒。

    正因如此,流云观、法弘寺都很支持门内学习医术,还专门在山门下不远分别设立了医馆,安排懂医理的弟子轮流坐诊。

    真是既赚了银钱,又赚了名声。

    了解这些情况,徐瑾辰也不耽搁,出门便先直奔流云观。

    -----------------

    徐瑾辰带着李沐婉一路风尘仆仆抵达云雾山。

    刚到云雾山脚下,便看到云雾山上一处道观高峻秀丽,连绵占据了整个云雾山半个山峰。从半山腰的山门延绵铺至山脚的簇新青石石阶宽达两丈,显示着这座天下第一观的底气,当真气派非凡。

    徐瑾辰看着半山腰的流云观不禁感叹,不愧是天下道门执牛耳者,果然不负盛名。

    徐瑾辰拾阶而上,沿途看到前来烧香拜神的信众络绎不绝,进入流云观内,更是见观内信众如织,香火鼎盛。

    徐瑾辰在观内寻了半天,终于在大殿找到一位年轻知客,忙前去行礼道:“道长有礼了,我乃是振武侯徐纵意之子徐瑾辰,今日特来拜会贵观静虚道长,请代为引见。”

    知客闻言一脸难为表情稽首道:“贫道清月,我师叔整日忙于研究医学,却是不方便见客。”

    徐瑾辰闻言也不意外,毕竟此世武道昌盛,武者地位本就不同前世,而流云观作为天下道门翘首,自己这个小侯爷的面子在这等宗门面前,还是不太够用的。

    “今日我确有要事要拜会静虚道长,还请清月道长代为通传一下,无论见或不见,我都感激不尽。”徐瑾辰一边说,一边一锭银子塞到那知客手中。

    那道号清月的道长握着银子如握烧炭,赶忙推还给徐瑾辰,犹豫片刻才道:“贫道直言相告便是,普通人要见我师叔颇难,我见以施主财力,想见却是颇易的。”

    清月道长此时似是有些羞赧,最后还是一咬牙道:“上京城达官贵人皆知,静虚师叔自己定的规矩:会客半个时辰五两银子;会客一个时辰二十两银子;会客两个时辰五十两银子;会客三个时辰一百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