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码农穿越自救指南 » 第二十七章:身世之谜

第二十七章:身世之谜

    我又被关回了牢房,狱卒给了我笔墨纸砚,就退了出去。拿着笔,我自然是半天也憋不出一个字来。一个时辰后,张超收信发现还是张白纸,勃然大怒。

    “你知不知道造伪币是诛九族的死罪?本官已经给你机会了,若你没办法证明这伪币的来路,本官只好如实上报,后果如何,你应该知晓。”

    “听凭大人处置。”

    “来人,大刑伺候!”

    我被人五花大绑上刑架,面前就是熊熊燃烧的炭盆。

    “你们都出去,本官要亲自审问。”

    张超遣散了刑房里的其他人,此刻,这里只剩下了我们两个人。

    “大人,为什么还不用刑?”

    “你如此心急,意欲何为?”

    “因为我料定你不会用刑。”

    张超先是一愣,随后笑逐颜开。

    “说说吧,你怎知我不会用刑?”

    “你是李靖的人吧?”

    张超此刻笑得更加灿烂。

    “你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你让李靖来,我要亲自问他。”

    “怎么,我的级别还不够资格听你说吗?”

    “他设的局,他不来我说给谁听?顺便,把龚安、公孙矩也都叫上吧,我相信你懂我意思。”

    张超意味深长的看了我一眼,而后迅速上前朝我的后脖颈处一劈,我便不省人事。

    等我再睁眼的时候,只看到李靖一人坐在我面前,,显然在等我醒来。

    “你们到底有没有玩够啊?”

    我率先开口质问李靖。

    “先不说这个,你先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让我们听听。”

    “人不齐不说,龚安呢?公孙矩呢?”

    “你不说清楚,是见不到你想要见的人的。”

    “行行行,那我先给你捋捋。第一次我有所怀疑,就是我养伤的时候,我故意问龚安云宫昌记开了没,那时候他的表现一看就是知道这个名字,但又没反应过来怎么会从我嘴里问出来,有点露馅。在这里我仅仅是怀疑,所以后面更加警惕。其次,明明公孙矩的身份应该彻底保密,龚安却对公孙矩毕恭毕敬,根本不像正常父子。我偷偷问了米行的其他人,在别人面前他们的关系根本不是这样子的,显然是故意表现给我看的。再说公孙矩藏起来的澄心堂纸和银票,哪有这么巧就能被我发现?从我进赌坊的那一刻起,所有的事都是你们安排好的,说白了就是一桩桩对我的考验,留下钱财和可以巴结尚书的白纸,是为了测试我是不是那种见钱眼开的人。赌坊那事应该是为了铺垫后面的这个银票造假,就算我不进赌坊,你们肯定也在别的地方设置了陷阱,为了测试我嘴严不严,会不会出卖别人。中间其他的环节,也都是考验我的各种能力,从一开始,从我受伤被救的那一刻,不对,也许更早,我就已经被你们选中了,不是吗?”

    “那你是因何会怀疑本官呢?”

    “不是你自己故意留的线索吗?公孙矩有澄心堂纸、我随便一说你就把龚安他们放出来了、主要还是因为林将军实在不会演戏,言语中虽然好像是在阻止我去找你帮忙,但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阻拦行为。你们怎么不想想,她一个大将军,再怎么样也比我这个无名小卒到你这位尚书大人面前有发言权吧?但她就是不去。我实在不忍心揭穿,就陪你们演一演吧。”

    “你既如此聪颖,想来应该知道我们要做的事有多危险。那你为何还要继续做下去呢?”

    “我跟张季伦有仇。”

    “哦?看来你已知晓你的身世。”

    还有意外收获?我故作镇定,答道:

    “略知一二,比较懵懂,但我想知道全部,希望你能告诉我。”

    “此事我说并不合适,殿下,还是你来吧。”

    李靖刚一说完,公孙矩马上就推门进来了,龚安也跟在他的身后一同进来,看来这两人是一直在外边听墙角。

    我原以为他们要给我诉说一桩如何如何惊天地泣鬼神的悲情故事,结果与我的猜想的还是有些不同。

    “你父亲曾是我父亲宫里的管事太监,他...”

    “你等等,我父亲是太监?那我从哪来的?”

    “他入宫之前有妻有子,不可吗?你可知打断别人说话非常令人厌恶?”

    “行,你继续。”

    “你父亲入宫后,就被分配到了东宫。”

    “等等,我还是有点好奇,他既然有妻有子,干嘛要进宫做太监?况且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你又没住过东宫。”

    “我不想跟他说了,还是你说吧。”

    公孙矩气鼓鼓的退到一边,由龚安顶上继续。

    “这自然是我告知殿下的,至于我是怎么知道的,当然是爷爷告诉我的。至于你父亲为何会入宫,自然与那宰相张季伦有莫大的关系,你且听完便知。”

    龚安讲话实在啰嗦,这边我就简化说明一下。

    我父亲原是军中的一名百夫长,也就是个小军官。因那年自己手下几百号人的粮饷被克扣,迟迟得不到正面回应,便去找兵部的人反映情况。兵部侍郎告诉他,由于他不按规矩办事,得罪了上头人,克扣粮饷只是小惩大诫。至于不守何种规矩,说来实在令人气愤。

    宰相张季伦利欲熏心,不仅要掌管文事,甚至连武事都要干预,企图做灭霸。为此,他还定下一条荒唐的军规:凡是出征在外的部队,占城池后必须屠尽老弱病残,名曰:不让异族的无用之人浪费大苏的粮食。

    但凡有些良心的兵士都不愿去屠戮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可偏偏张季伦用杀人数量论功行赏。按照他的指标,所有被杀掉的老弱病残,按照一个人两担粮的标准,奖励给杀人者。有钱能使鬼推磨,可怜的百姓就成了行走的钱财,被有些毫无底线的人争抢。有时,为了增加自己的人头数,也会去杀一些身体正常的百姓,谎称有疾病,反正也无人查验。

    那年,我父亲的队伍作为先遣部队率先向邺城(邻国一边陲小城)进发,他们到的时候,发现守城的主帅及一众兵士早已弃城而逃,还有部分来不及逃亡的老人和病患留了下来。他们看到大苏的军旗,害怕到了极点,纷纷求饶。父亲的队伍从军以来,从未进行过屠戮行为,此次也不例外。他按照规矩给邺城插上国旗,放走需要逃亡的百姓,便返程向大部队汇报:城池已占,城中老弱病残多数已逃离,少数已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