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努力的草儿 » 第八十七章 风声

第八十七章 风声

    刘喜辉日夜悬心,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很怕哪一天突然就落了网。

    贾三和郭顺子怎么样了,得去探探风声。

    刘喜辉买上几斤皮皮虾,在家煮好,拎上瓶老白干,在贾三和郭顺子当班的晚上又来了:“上次没喝好,咱们今天继续!”

    “还喝啥啊?得紧着巡逻了,小区出事了!”郭顺子蔫蔫的。

    “咋回事?”刘喜辉明知故问。

    “又被盗了,现金12万,手饰也得好几万,听说有一个祖母绿的戒指,买时花了两万多,成色极佳,女主人平时都舍不得戴,不想被贼捋了去。”贾三讲述着。

    “什么人干的?破案了吗?有线索吗?”刘喜辉急着想知道。

    “哪这么好破,一点监控没有,什么线索也提供不出来。”郭顺子回。

    刘喜辉嘘了一口气,可以肯定的是那户人家室内并没有安装监控,若是装了刘喜辉此刻也不能安然无恙地待在这里了,他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比来时轻松了许多。

    “发现什么可疑的人了吗?”刘喜辉还是想打探出点儿什么。

    “哪个罪犯能让人看出可疑?我们已经把当日的来访记录交给了警察。”贾三说。

    “哪日出的事?”刘喜辉试图套出更多的情况。

    “快半个月了,说来也巧,就是上次你来的那晚,咱仨在一起都快喝蒙了。那户人家晚上11点回来人,才发现进了贼,估计作案时间就在咱们喝酒的时候。”贾三分析着。

    “嗯……也有可能是白天做的案,到了晚上才被发现。”刘喜辉故意分散别人的注意力。

    “嗯,也有这个可能,不过那得有多大的胆子啊,大白天不怕被人撞见?一定是事先踩好点儿了,了解这户人家的作息时间,瞅准了时机才下的手,不过可真没白扑腾,收获可是巨大啊。”郭顺子突然说出了这些话,令刘喜辉一阵一阵冒冷汗,生怕越分析越让人联想到自己,忙笑着说:“两位兄弟还真是好运气,出了这么大事还能相安无事。”

    “哼,处分谁去?要处分也得先可经理处分,监控系统瘫痪还不是她的责任?人家工程队干得好好的,非得说人家材料不合格,让他们停了工,就这么一直拖着,这下出了事可是吃不了兜着走了,听说总公司没轻饶她,丢大人了。”郭顺子说得绘声绘色。

    刘喜辉随便应付着,又说了会儿闲话就回走了。

    日子安好。

    转眼就到了秋天。

    窗外的月亮圆润,在云层中若隐若现。

    刘喜辉睡不着,想着去年中秋夜与薛倩共度良宵,而今又到中秋却已物是人非。

    他很惧怕这个日子,似乎这是个屈辱的纪念日一般使他不愿想起。

    他也不再喜欢天上的明月,觉得它太清冷,太诡秘,太无情了,总是无视人间的疾苦。

    看见月亮常常会想起薛倩。

    这样的夜晚刘喜辉睡不着,稀里糊涂的左想右想,到了最后还是会想到自己的那个案件上来,还是会惧怕得不行。

    即使室内没有监控,但在案发附近被“纱窗哥”看到了,他会不会把这件事说出去,警察能不能找自己调查,一调查保不准会露儿馅,母亲住院治病的钱哪来的,以现有的家庭财产收入是肯定负担不起的,若从这里问该怎么答?

    刘喜辉不断地想着对策,想出一个又推翻,再接着想,想出来再否定,如此折腾着,转眼就到了天明,又是一夜未眠。

    白天,刘喜辉不敢出门,生怕路上就被警察带走,连和母亲告别的时间都没有,他也很怕家里的赃款被收走,那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他坐在沙发上,用手摸着柔软的坐垫,仔细查看缝合处,确认看不出毛病,才放心。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刘喜辉此时深有感触,他觉得这件事早晚得露了,只是时间多久的问题,因为他并没有丝毫不留痕迹的能耐,太多的细节经不起调查,只要警察来查,事情一定会败露。刘喜辉觉得自己也没有过硬的心里素质应对警察的拷问,无法自圆其说,必定会露出破绽的。

    他卖出去的手饰万一被找到,警方顺藤摸瓜就会找到他,哪个珠宝店都有监控的,如果只是普通的不起眼的宝石还好,偏偏又是惹眼的,这就很容易被人发现,他现在十分后悔卖了它们,使它们有机会成为破案的线索。当时就应该把它们丢到茅坑里,或者挖个坑埋了,或者烧掉,是贪财惹下的祸。

    刘喜辉想着合乎情理的借口,万一警察把他抓了去,也得死不承认,只要没有赃物就定不了罪,要是挺不过破了案能判几年呢?他突然很想知道,便开始查阅法律书籍,并在网上咨询律师,也好有一个心里准备。

    他唯一放心不下母亲,他若入了狱母亲可怎么办?再住院谁来经管她?

    刘喜辉觉得有必要做一些安排了。他有意无意地向母亲提起何淑惠,刘母只是说:“这个女人挺不容易的,是好人。”

    “她是我认下的姐姐,她待你同我是一样的,和你的女儿差不多,有什么事找她也是一样的。”刘喜辉交待着。

    “那咋能一样?拖累你都够心塞的了,怎好麻烦人家一个外人!”刘母直摇头。

    刘喜辉极力让自己平和:“妈,记住,她不是外人,除了我,她可能是唯一能帮上你的人了,她的心很善良,你不如认作女儿吧,我不在的时候,她也能照顾你。”

    “可别闹了,谁愿意平白弄出个妈来,这妈要是有钱有势倒也罢,我这样一个老病秧子,谁认我干啥?即便人家认我,我也不能同意,不是给人家添麻烦呢嘛。”刘母不同意。

    刘喜辉只能把话说到这样,不能再说明显了。他想哪天把何淑惠叫来,正式拜认下来,他要把母亲托付给她。

    至于何淑惠那里,他打算给她留下一笔钱,也可保她日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