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化身秦始皇,硬刚昊天上帝 » 第五章 遗诏开启 图谋篡改

第五章 遗诏开启 图谋篡改

    甘泉宫望夷台上。此台在甘泉山的最高处,取北望匈奴之意。他们这次会面完全是个意外,并没有事先约定过。二人尴尬的看着对方,是不是还望着台下壮美的风景。他们二人都知道对方心中所想,但就是不说破,试探性的向对方问道。

    “丞相,但有驰道,一日便可抵达九原。”

    “足下与老夫同受陛下大恩,万望同心协力。”李斯的表情明显缓和了许多,听见赵高如此说,便是想让自己先开口,他知道,自己比他更迫切知道遗诏的内容。

    “丞相为大秦鞠躬尽瘁,其实赵高之流所能比的?”赵高诚惶诚恐的说道。

    “老夫欲同众大臣,开启遗诏,不知中车府令意下如何?”李斯也顾不得与他寒暄,直接了当的说道。

    “依在下愚见,为秦国计,请丞相先行开启遗诏。”现在的他们两人,已经非常的默契,赵高知道,李斯就等他说出这句话。

    “这是何意?难道要陷老夫于不义?”

    “丞相切莫动怒,听在下一言,陛下驾崩当夜,丞相便能会同大臣开启遗诏。怎奈遗诏是残文断句,骤然拿出,恐生歧义,足见丞相之深谋远虑。目下之局面与当初无异,丞相当先行查看,做到心中有数。”赵高对于察言观色很是在行,他知道,想要做成这件大事,必须让李斯放下包袱,才能心无旁骛。还话音一转,将李斯的小心思说成大义之举。

    “你方才所言,倒也有几分道理。”李斯淡淡的点了点头,心中的重负减轻了不少。

    “丞相肩负国之重任,当能顶得住悠悠众口,要知道,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

    “既然如此,就依中车府令。”

    “丞相英明。”说着便跪下不住的磕头。

    听到赵高的回答,李斯的万分欣慰,之前,真是错看了赵高,以他的机敏干练,这小小的中车府令真是屈才。赵高虽然身体残缺,但待人接物,却都是不卑不亢,唯一能让他屈膝的便是始皇帝,而如今,这个人人敬畏的人竟然跪倒在自己的面前。

    赵高手持遗诏,若是他真要发出,李斯也奈何不得。若真是这样,李斯必然会公心执法,绝不敢有非分之想。扶苏的为人他也听过一些传言,虽然他未必会重用自己,到哪至少不会有性命之忧,给他个闲职安度晚年还是能办到的。毕竟当时在场的不知李斯一人,但是赵高却并未这样做,选择与自己同心协力。此时的李斯,自认为赵高已经选择听命于他。

    现在的李斯,只是好奇遗诏的内容,并未有任何非分之想。即便真是最坏的结果,也能提前筹划,给自己争取一个最好的结局。但出人意料的是,赵高早就知道他的来意,三言两语,自己的目的便达到了。以李斯的揣度,赵高之所以不发诏书,足见他心中所图甚大。但现在他请自己打开遗诏,便是要一心一意的依附自己,谋个日后的出路。

    现在他对于赵高,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判断,只是一心将他当做自己的同伴,想想也是,若没有自己这个丞相,他一个小小的中车府令能办成什么大事。想到此处,李斯心中突然冒出了另一个想法,他看向赵高,不知道赵高的心中是不是也这样想。

    他们这一次相遇,让彼此心意相通。从这一刻起,他们正式结为同盟。不多时,赵高端出一个金匣,

    小心翼翼的撕开了盖着皇帝印玺的白帛,用钥匙缓缓的打开。一个木匣映入眼帘。赵高将木匣放在石案上,赵高向着李斯说道:“丞相秉承陛下旨意,安定大局。请启诏。”

    李斯也不犹豫,直接上前将匣子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卷血迹斑斑的羊皮纸。展开来看,只见上边写道:

    以兵属蒙恬,与扶苏会咸阳而葬.............

    “陛下.......”李斯心中悲痛的哭了出来。瘫软在地上。

    哭喊了一阵,李斯仿佛想到了什么,对着赵高说道:“中车府令有何良策?”

    “丞相折煞在下了,赵高不学无数,哪来的什么良策,丞相是大河中流砥柱,请丞相定夺,在下肝脑涂地。”

    “难...难...难....”李斯长叹一声说道。

    “敢问丞相,难在何处?”

    “遗诏语焉不详,更为涉及皇位归属。若在平常,都是由陛下草诏,老夫修订之后明发诏旨。而这道旨意,连草诏都算不上,显然是事发突然,未及写完。”

    那依丞相所言,此等诏旨不能发出?”

    “老夫并非此意,只是............”

    “在下以为,既然遗诏有缺,何不以完整的诏书代之?此等诏书若是发出,定然会惹人怀疑。况且这道残诏,无人知晓,丞相尽可定夺。”

    “大胆,陛下的遗诏在前,怎可出此妄言。”

    “丞相之言,当真可笑。”

    “公心谋国,有何可笑?”李斯冷冷的说道。”

    “丞相是国之栋梁,当次危难之际,不思支撑朝局,只是一味的墨守成规,早知如此,在下何必冒着如此风险,背负这私启遗诏的大罪。”此时的赵高,义正言辞,倒像是个一心为国的忠臣。

    “有何方略,请直言。”

    “丞相明鉴,始皇帝虽去,但大秦的千秋功业和始皇帝开创的法制不能随陛下而去,当今重要的,便是保证大秦的安稳。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奉行商君之法。若是有所偏离,山东列国的复辟之火顷刻间便会重新燃起,将大秦拖进万劫不复,让始皇帝的功业化为乌有。要立二世皇帝,推崇法治是重中之重。丞相可还记得,扶苏因何被派往军中?”

    李斯记得,扶苏想变更商君之法,轻徭薄赋,与民生息。但他的言论无疑触及到了始皇陛下的逆鳞,始皇帝对商君的法制有种盲目的喜爱,他不允许任何人诋毁商君。李斯想到此处,心中已经开始动摇。要说这赵高也真是口若悬河,先是晓以利害,后来便上升到国家大义,使得李斯一步步的按照他的设想行事。

    其实说到底,李斯和扶苏只是政见不和,并无私仇。但面临这样的境地,李斯也只能放手一搏了,毕竟对于他而言,失去了权力,如同失去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