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琅琊榜外传 » 第十六章:东海、北燕兵败

第十六章:东海、北燕兵败

    卫铮率领二万军队会同当地的驻军,共同抗击夺回的来犯之敌。海战奇才卫铮与东海交战,姜氏兄弟领兵东海。兄弟二人武功奇绝,但难以决定战争的走向,几次交锋,东海落于下风。姜氏兄弟不甘失败,聚集优势兵力,统兵再战。在海上交战,利用船大坚固兵多将广的优势,打击卫铮的战船,卫铮见势,认为时机已到。带船向两侧撤去,而姜氏兄弟乘胜追击,正面冲向岸边,此时小船并排停靠岸边,姜氏指挥兵将下船向岸冲击,当船上士兵下船人数约有五千多人时,但见城池大门洞开,大梁将士冲杀而来,而卫铮率领船队杀回来,弓箭手搭弓射箭,射头带火,射向岸边的小船,顿时火光四起,爆炸声雷鸣声响起。

    此时已上岸和未下船的被一道火墙分开。最可怕的是,已下海还未登陆的东海士兵被大火和爆炸吞食了性命,大梁军以两倍的兵力扑向已登录的东海士兵,东海士兵已经吓得毫无斗志,恐惧和胆怯的东海士兵根本无法阻挡大梁士兵,大半投降。而与此同时,卫铮指挥的船只又从两侧杀向东海的船队,用火箭攻击东海舰船,姜氏兄弟见状,无心恋战,指挥船只撤回去。此役,东海的士兵死伤过万,还有士兵船只被俘获,损失惨重。

    东海只能撤兵退守自己的岛屿,以防被赤焰军攻占,卫铮很快稳住局面。

    而南楚因有霓凰镇守云南,所以不愿贸然出兵,而且又有和亲在前,因此想看清形势再作定夺。

    与此同时,疾风将军聂锋已率领五万人马抵达渔阳城,与已经到来的渔阳,雁门、代郡、上谷的太守也赶到,他们开始议事。聂锋坐前,夏冬站在聂锋身边,四位太守躬身施礼:“见过聂将军,见过夏大人。”夏冬说:“各位将军不必客气,现在由我讲解我们与北燕的战法。”

    夏冬色厉俱严的说道,聂锋点点头,“出征前太子与主帅已定下计策。此次征战燕军,出兵五万,有两万分给雁门、代郡、上谷、渔阳,各五千军士。但不是死拼,而是巧战,雁门太守于将军听令。”“是。”于佑拱手道,夏冬接着说:“雁门关将士八千人,将军要率五千人,加上拨给你的五千人马共一万将士,伏击燕军。留三千留守雁门关,将军要亲率人马,与北燕交战。此役不与北燕先锋交战,避其精锐,同时也不要用时太长,两个时辰后,佯败撤军。撤军后不要返回雁门,因雁门距此处太远,在折返回来等待伏击燕军的机会。”雁门太守疑惑地看了一眼聂鋒将军。夏冬说:“于将军要严格执行,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如有违反,军法从事。”雁门太守于佑赶紧说:“谨遵将军、夏大人将令。”

    其实,几位太守,早就知道疾风将军聂鋒的威名,但他们对夏冬更加忌惮,原悬镜司掌镜使心狠手辣远近闻名,更有太子手谕,主帅林殊的计谋。于佑大声说:“请聂将军、夏大人放心,末将决不会出一丝一毫的差错。”

    “代郡太守郑将军听令。”代郡太守郑季出列,“郑将军的战法和于将军相同,避其锋芒,打击弱点,北燕士兵长途奔袭,必定疲惫,全力打击,但交战两个时辰后,佯败撤军,可诱敌追击。”“是。”郑季领命。

    “上谷太守赵将军听令。”“是。”上谷太守赵军出列,“赵将军的战法和雁门、代郡战法相同,只是此时的燕军更加疲惫,全力打击,两个时辰后,佯败撤军,诱敌追击。”“是,遵令。”夏冬接着说:“郑将军、赵将军你们也要同雁门于将军一样,燕军走后,迅速折返回来,等待燕军回撤时全力打击,追杀他们。”“是。”两位将军答道。

    夏冬接着说:“渔阳太守李将军听命。”李将军说:“是。”“渔阳城,易守难攻,是我边塞的重要城池。镇守的是大梁的咽喉要道,也是北燕此次攻击的目标,如被北燕攻下,就可以作为出击我大梁的基地,到那时他们打,可以南下与大梁交锋,谈可以坐地起价或要财帛或要四十年前,划入大梁的城池。因此次城至关重要。他们要攻城,坚守不出,在我们五日后,夺下定襄,北燕定会撤兵。北燕撤兵,李将军出兵全力追击。”李将军听闻后出列受命。各位将军走出军帐,见帐外,见夏秋大人带人守在帐外,赶紧上前打招呼,而后骑马离去。

    这拓拔昊带骑兵四万向渔阳出发,留一万将士守定襄,前进中有伏兵伏击。燕兵骑兵与雁门关的士兵交战,因为雁门关士兵打击的是北燕最后面的护卫军,因此互不相让,各有伤亡,快两个时辰,大梁军溃败而逃。北燕骑兵继续南下,晚上安营休息,代郡的大梁军半夜突袭,火光冲天,两个时辰后撤离。

    当夜北燕中军帐,拓跋昊在帐中踱步,抬起头来,对帐内的将军说:“大梁军竟如此不堪一击吗?他们会不会有诈?”众将军说:“大梁派出的伏兵,每队不到一万人,怎能与我四万将士抗衡?”拓跋昊沉吟良久说:“速派人回定襄查看情况,明天继续前进。”第二天又受到上谷军的伏击,但情形与上次相同,拓跋昊的右眼皮直跳,他感觉不妙,还不到渔阳就停止了前进,略作休整后便升帐议事。这时探马来报。发现一支大梁军队,向定襄方向奔袭而去。领军之人可能是疾风将军聂锋。拓跋昊大惊失色,拓拔昊感觉不妙,下令道:“后队作前队,前队作后队,马上撤军回定襄,沿途如遇伏击,不必恋战,迅速赶回定襄。”北燕回撤,渔阳的探马迅速把消息传到渔阳,李将军亲率一万五千军士出击,这时上谷的伏兵伏击北燕士兵,北燕无心恋战,边打边撤。上谷截下的北燕士兵被后来追击的渔阳士兵包围歼灭。渔阳、上谷的士兵兵合一处,继续追击。代郡的伏兵有出兵伏击,严重的推迟了北燕回撤的速度。后又被雁门的伏兵,出击截杀,穿插包围,打得北燕士兵节节败退。

    聂锋的军队到达定襄附近,这时已是傍晚,聂锋传命就地待命,做饭,休息,伐树,做攻城准备。而此前两天大梁军人改装百姓已进入定襄城内,午夜发起攻击,北燕士兵在睡梦中惊醒,混乱之中冲向城墙。此时定襄城内火光四起,不到三个时辰,聂锋军队已攻破西门攻入城中,与北燕展开巷战。大梁士兵勇猛向前,北燕的守将眼看大势已去,率兵从北门逃走,天刚亮,聂锋攻下定襄。

    这一天,聂锋安排城中安防的事务,来到城墙上,夏冬说:“锋哥,估计明天或者后天拓拔昊会兵临定襄城下,他们这一路赶来,怕连饭也吃不上,而我们等到追击的队伍赶到,再出城与之交战。”聂鋒点头,夏冬把话讲给身边的将军听。果然,第二天拓跋昊不到三万的骑兵来到定襄,士兵又饥又饿,本想能回到定襄城内吃饭,喝口水,但见城墙已悬挂着赤焰军的疾风将军的帅旗。拓跋昊传令攻城。大梁士兵万箭齐发,射倒一片,人仰马翻,而此时后方追兵赶到厮杀声起,北燕士兵赶忙回击,此刻定襄城门打开,疾风将军在前,夏冬在后带领众将士冲杀而出,前后夹击北燕队伍,拓跋昊下令撤退,带着骑兵向北面撤离,撤回阴山。点查人员,带五万骑兵回来不到四万多人马。

    消息很快传到北燕京城。皇宫内,燕国皇帝很是懊恼,众大臣诚惶诚恐,这时北燕四皇子出列说:“父皇,胜败乃兵家常事,只是我们这次太过于轻敌了,来日我们重视起来打败大梁指日可待。”北燕皇帝说:“闭嘴。”然后问太子:“太子是战还是不战?”这位太子便是当年被梅长苏扶植确立的燕国皇太子。

    太子说:“父皇,儿臣与梅长苏也就是现在的赤焰军主帅林殊有一面之交,但深知此人之能,儿臣建议我们且作壁上观,看大梁与大渝的交战结果再做定夺。况且儿臣也知道昔日的梅长苏现在的林殊病魔缠身,在军中帐前必不长久,寿数不会太长,到那时我虎狼之师便有用武之地。”此言一出,两排大臣尽呼:“太子英明!”皇帝说道:“就依太子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