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传承之再创地球文明 » 第39章 姓氏的传承

第39章 姓氏的传承

    夏禹用华夏的上古神话故事,在借助自己所创造的种种神迹,十分努力的想要营造一种氛围,那就是让人们相信只要能学好神的语言和文字,获得了足够的知识,就能借助神的力量,过上那种不愁温饱,没有寒冷的幸福生活。

    在这样的淳淳诱导之下,有盐部的大石部长非常郑重谨慎的给自己选了一个姓氏“王”,原因无他只是因为书写简单。然后他就非常开心的给自己的子女按照,阿拉伯数字1、2、3、4……的顺序给自己的子女起名为王一、王二、王三等等。好在他还没有第8个幸存的子女,否则的话这个纪元第一个名为王八的人,就将横空出世了。想到此处,夏禹不禁开心的笑了起来。

    阿大部的大山部长则给自己选择了“李”做为自己的姓氏,称呼自己为李大山。同样雪也就有了自己真正的名字,即为李雪。

    有了姓氏,自然就有了以姓氏为单位的宗族传承。每一个有了自己姓氏的原始人,内心都非常激动,不断幻想着从自己开始不断发扬光大,开支散叶,将自己的姓氏,让自己的子孙遍布到这片大地的每个角落。

    没有人能够抵挡住这样让子孙永远传承下去的诱惑。

    在这种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氛围下,阿大部和有盐部的族人,对于汉语言和文字学习的热情,也是十分狂热。

    不得不说,学习是一种天赋。有些人天生就具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而且还能举一反三。

    狩猎者队伍中一向最爱说话,嘴巴总是叨叨个不停的赵五牛就是这样的类型。他的父亲青木因为负责整个部族的饮食,再加上感情生活相对稳定,所以被夏禹应许选择自己的姓氏为“赵”,青木由于经常性跟阿大猎杀的野牛打交道,所以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均为赵一牛,赵二牛,直至排行老五的赵五牛。

    赵五牛是青木的唯一儿子,虽然只有13、4岁左右,但却明显有着异于这个时代的肥胖特点。肉嘟嘟的脸上,嵌着一双黑豆般的眼睛,再加上石割火烫而形成的短发,显得非常可爱。虽然有点小胖,但身形却非常灵活。夏禹严重怀疑,青木在掌管部落饮食的时候肯定中饱私囊,把好吃的东西都留给了自己的儿子。

    赵五牛无疑问就是这类学习型的天才,无论夏禹讲的是什么故事,赵五牛几乎都能过耳不忘,而且当他讲述同样的故事的时候,简直如就如同上个纪元的说书先生一般将故事讲的声情并茂,引人入胜。

    夏禹始终相信,每个人天生都会自带一种天赋。有些人擅长将普通食物烹制成美食、有些人擅长借助自己身体的力量来生存,也有些人善于思考用自己的智慧来获得生存的能力,这些天赋有的很显也非常容易展露出来,也有一些天赋可能会隐藏的比较深,往往携带天赋者可能一生都无法察觉。因此夏禹始终认为,我们学习非常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帮助,那些学习者找到自己的天赋所在。让他在自己的天赋领域内,做自己感兴趣事,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并完成自己一生的传承。

    夏禹觉得自己很忙很忙,他急需一名助手来帮助自己,将自己所讲的故事传承光大,遍及神州各地,让散居在各处的原始人类知道,阿大部这样一个部落的存在。让所有人都能知道上古神话故事,使用华夏的语言和文字,并将这些语言和文字永远传承下去。

    为了更好的培养好赵五牛,夏禹在做事的时候都尽量把他带在身边,时刻进行指导。于是在部落的各个地方都可以看见夏禹和赵五牛的身影。一个不大的孩子,带着另一个较胖的孩子,并不停的指挥着胖孩子,做各种事情,并且旁孩子还非常开心,从不厌倦。夏禹非常喜欢五牛这种热爱学习,并且对自己的要求任劳任怨的态度。

    就这样经过一个星期的上午射箭和军训,下午出去打猎实践,晚上通过讲故事、识数字、学文字的方式,整个阿大部无论男女老幼的眼中,都逐渐开始闪烁起来了智慧的光芒。经常性有不同的狩猎者和孩子围在夏禹身旁问他,自己的姓名该如何来书写,或者身边的一些疑问让自己来解答。其中问的最多的还是那些暂时没有取得姓氏的族人,他们也极度渴望夏禹能够给予他们一个形式,对此夏禹自然事不能轻易允诺。后期的姓氏,必须要获得一定功劳之后,才能被授予的。这是夏禹必须坚持的一条原则,这样也更能激发他们今后的奋斗力量。毕竟姓氏也是一种资源,不过什么事情只要获得的太过于轻松,就不会被珍惜,。夏禹也需要将姓氏作为一种资源,以企图在今后能招来更多的部族,一起来传承华夏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