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传承之再创地球文明 » 第7章 辨别方向和日晷计时

第7章 辨别方向和日晷计时

    在新纪元里的第三天一大早,夏禹就去到河边取回了一晚上的鱼获,并新投放了才制作完成的捕鱼篓,以期待能够有更为丰富的收获,以给自己增加更多的储备。

    夏禹准备了足够的熟板栗之后,夏禹就开始向着右前方的最高的那一座山峰前进,那座山峰此时刚好与太阳升起的方向相反,也是夏禹能够见到的周围最高的一座山峰。夏禹今天的目的就是找到一座附近最高的山峰,然后攀登上去,在山顶上好好观察一下自己所处的环境。

    不过在出发之前夏禹首先还是要搞清楚山峰所在的方向,以免得自己迷路,找不到自己出发的位置。这就涉及到如何在野外辨别方向了。

    关于如何在野外辨别方向: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太阳东升西落,于是很多人都会默认我们的每一天太阳都是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这种凭直觉的说法是错误的。其实在地球上除赤道外,其他地方一年四季之中,只春分(3月21日左右)和秋分(9月23日)这两天,太阳才是真正的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在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即我们国家所在的半球,夏半年(从春分到秋分期间),日出时间早,日落时间晚,白天时间大于夜晚时间,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冬半年(从秋分到第二年春分),日出时间晚,日落时间早,白天时间小于夜晚时间,太阳则是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因此如果只是要想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在野外来判断方向,一般都不会太准确。

    在野外利用太阳来辨别方向,最笨的方法就是在空地上立一根木棍,观察木棍影子的指向并在影子的顶端做好标记,当一天中影子最短的时候,就是正午12点的时间,此时影子的指向即为正北方向,而太阳的位置则处于正南方。当判断出来正北和正南方向之后,我们就可以面向北方,根据前北后南左西右东的的方法,就可轻易的判断出其他准确的方向。

    这种利用太阳最短影长的方法来判定方向,我国古代人早就已在运用。而且他们还在此基础之上,根据一天的影子长短变化和指向发明了一种非常准确简单的计时方法。古人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将一天中日影变化,完完整整的绘制出来,然后根据这副日影变化图,找到同正午12时相对的点即正南方向所在的位置,其对应的时间即为我们的午夜0或24时。再找到正东方向所对应的位置就是6时整,正西方对应的时间就是18时整。在一天中日影变化图上,根据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找到0时,6时,12时,18时和24时之后,我们继续在两个时间之间画平分线就可得到3时,9时,15时和21时。这个时候3时处于正东和正北的方向,我们称之为正东北方向,同样9时的处于正东南方向,15时的处于正西南方向,21时的影子处于西北方向。备注:为了便于理解,此处所用时间均为我们现在时间,而不是古代的十二时辰,下同。

    在这之后的下一步如果再继续平分,我们就会分别得到1.5时、4.5时、7.5时、10.5时、13.5时、16.5时、19.5时、22.5时,同前面几个想加,这样一天就被画分为16个等分,这就是我过最早的16小时制,据考古证实我国西汉以前曾经采用过16时制。这种通过一天中日影变化来计时的方式,就是我国古代日晷计时的基本原理。

    在此基础上后来又逐渐演变成十二时辰制,直至中华民国时期又调整为世界通用的24小时制。

    不过要弄清现在处于一天中的时间,对于只有一个人的夏禹而言没有太大意义。他只需要搞清楚方向,以使得自己在爬上最高峰之后,还能安然的返回即可。要根据日影来判断方向,夏禹还有一种更简单,耗时少的方式来判断。这种方式在网络上也比较常见,那就是找一根1米以上的木棍,将其垂直的立在空地上,标注出此时木棍影子顶端的位置,可以放一块石头或做一个标记;然后耐心等待30分钟,再次找到木棍影子顶端的位置,做好标记;将两次标记点连接画一条直线,背向太阳,脚踩两个标记点,则此时人的正面方向即为正北方,背面迎着太阳的方向为正南,左手为西,右手为东。

    当然,在野外判断方向的方式还有很多,在没有太阳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来判断方向:1、利用树木:观察树木,其南侧的枝叶茂盛而北侧的则稀疏,或者找到一棵树桩观察,年轮宽面是南方。2、利用苔藓:在温带,可以找苔藓,苔藓喜阴,多的一面是北方。3、利用蚂蚁窝等巢穴:蚂蚁的洞穴,洞口大都是朝南的。4、利用北极星:要学会辨认北极星,在晴朗的夜空中,北极星位于正北天空,观察时,其距离地平面的高度约相当于当地的纬度。

    在所有判断方向的方式中,利用日影和北极星判断,是最为精准的方式。

    夏禹利用第二种日影判断方向的方法,确定出了最高峰位于自己现在山洞位置的西北方向之后,他就要开始爬山,他要在最高的山峰上好好看一看,这个崭新的世界,大吼一声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