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刘备传 » 第十一章 来到澄城

第十一章 来到澄城

    看着一片萧条的西部大地,刘贝叹息道:“你们还算幸运,没见过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样子。”

    说到这里,刘贝不由得苦笑一声,这个老对头,也不知道他的尸骨埋在哪里了。

    见刘贝意兴阑珊,几人还以为是他触景生情,也不再言语,只是跟在后面默默赶路。

    随着三人进入澄城县辖区,刘贝的心情逐渐沉重,他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但是没想到自己双眼所见居然比想像的还要凄惨。

    除了偶尔闪过一两处地主乡绅的宅院会光鲜整齐些,大多是些土屋,茅屋之类的。路上或走着几个冻得哆嗦的衣衫褴褛的人,或在各个角落或蹲或站着一些邋邋遢遢的人,用敬畏的眼光看着骑马入城的刘贝三人。

    一个乡村里面,除了乡绅宅院外面的一小块空地是用大青石铺就的外,其他都是土路。雪花落在上面,将这些地方冻得坚硬。凄冷,没有人气,没有活力,这是刘贝的感觉。虽然他有着前世凄惨的记忆,对这景象早有心理准备,但眼下亲眼看到,还是觉得萧条冷清。

    沛县也不是什么富裕之乡,但毕竟是在南直隶治下,这人烟就是澄城这地方不能比的。沛县乡民们同样挑着担子干着重活,衣衫也很褴褛,但是脸上还带着希望,刘贝心中感慨,比贫穷更可怕的是不安定。

    希望澄城县,以后乡民们也可以这样放心的行走。

    他们一行五人,刘贝骑着战马,王朝、马汉和张龙步行护卫在他身边,赵虎则赶着一辆马车在后。

    看到刘贝一行人,众乡民呼儿唤女,都是畏惧的让开。

    这时代能骑马的就不是普通人,更别说骑的是战马。

    一行人策马过来,蹄声杂沓,气宇轩昂,充满锐气与杀气,几人身上还配有武器,所以胆小怕事的乡民纷纷让开。

    只待刘贝等人过后,低声议论领头的翩翩少年是谁,这么大的排场?

    刘贝等人自然从县南门进城,城门口有一些壮班民壮在看守。

    这些壮班个个穿着箭袖青衣,外罩红布号衣,腰裹红丝带,头戴圆顶巾,帽檐插着羽毛,别着铁尺腰刀。

    三班衙役,壮班民壮负责看守城门、衙门、仓库,押解犯人、护送粮饷、巡行地方,每州县有百之数。

    这些人多是狐假虎威,没什么战斗力,民间又称他们为“狐班”,意思这些人只会依仗官威,真打起仗来,是指望不上的。

    甚至成为民间祸害,比如押解犯人时沿路抢劫,兼职土匪。

    此时这些人也是懒洋洋靠着晒太阳,吃着零嘴闲聊,那班头更是靠着城门闭目养神。

    他们有负责城池安危,盘查行人奸细的责任,然稍稍衣着光鲜一点的人,他们就不敢阻拦。

    收税那边也有税课局负责,担担货车进城时,有税吏专门查看税引,所以这些民壮唯一作用,可能就是阻止难民进城,或者对一些小民吹胡子瞪眼睛,看个机会敲诈一两个人。

    澄城县城内有千户所,不过军民同城的情况下,城门一般是由民壮负责,城内虽有军户旗军,其实不见得比这些人更好。

    刘贝等人策马过去时,他们看了几眼就不以为意,甚至对王朝几个明显携带的武器装备也视若无睹,一是刘贝等人一看就不好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二是汉人政权一般都默认民间可拥有五兵,弓、箭、刀、盾、短矛,都可持有,特别这乱世之中,携带武器防身,再寻常不过。

    此时北方人家基本能找出一两张弓来,刀盾就更多了。

    不过长兵不可收藏,劲弩不可收藏,甲胄更是严禁,依大明律,私藏甲三领或弩五张,就可判绞刑了。

    县城毕竟是县城,不是城外那些穷乡僻壤可以比的,不过城内不是没有阴暗,道路残破,沟渠壅塞,垃圾积水众多,显然官府无钱修葺。

    穷苦之人极多,个个衣衫褴褛,乞丐难民更随处可见,很多人无处居所,就那样一堆堆挤在屋檐之下,显然官府的赈恤救济能力严重不足,这些露宿街头的人,这种寒冬天气,怕迟早要冻饿而死。

    一路过去,处处是衣着光鲜的商贾富豪,处处是流离失所的难民百姓,可谓形成鲜明的对比。

    刘贝深深一叹,澄城情形,就是整个大明的缩影啊。

    这样下去,安可不出大问题?

    刘贝策马过去,在各类或宽或窄的街巷转来转去,就到了一条不宽的街巷。

    不远处隐隐传来的争执声音:“……你们这是欺人太甚,俺每天都交够了钱,你们还要隔三岔五的来收钱,这大明还有王法么?”

    “……王法?胡老头,你快七十的人,还这么的不知趣,,你在澄城县跟俺讲王法?”

    刘贝等人远远听到,赵虎兴奋的道:“有青皮收保护费?快过去看看。”

    刘贝等人到了近前观看,就见那边一些人在争执,一边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佝偻着身体,穿着一件飞花的破袄,涨红了脸,似乎强忍怒气的样子。

    他们对面则是两个缠着红腰带的男子,戴着狐帽,颇类青皮光棍,此时正得意洋洋。

    边上还有些民众围着看,个个低声议论,都是敢怒不敢言。

    刘贝看着那两个青皮的打扮皱起了眉头,这是两个白役,这些人属于这时代的临时工,一向狐假虎威,作威作福,令人厌恶。

    衙役属于贱民,但位卑权重,这些人收入有保障,甚至有各样的灰色收入,会捞钱的人,一代下来,就可混个几十亩良田,一间大宅院,甚至几间店铺产业什么,所以民间趋之若鹜。

    这些人都有定额,称为额役,然各样情况,定额外的衙役数目也非常多,这些人称为白役。

    每个额役之后,几乎都会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白役主动跟随,所以一个州县下来,往往衙役数目会达到惊人的地步。

    比如贵州石阡,巴縣等地,原设衙役一百人,结果最后的数目达到七千人。

    衙役可能还会有些矜持,这些未纳入编制的白役,则个个想尽办法捞钱,恶形恶状,坏事做绝,民间深为其苦。

    PS:如果各位书友觉得此书尚可,还请推荐收藏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