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种田文之灵泉在手 » 第十七章 曙光

第十七章 曙光

    顾伯第二天便和三伯去了县里,等他三天后回来已经是下午四点。

    竹屋前

    顾伯和三伯坐在石台边休息,柳燕给他们各自兑了一杯灵泉水。

    “怎么样顺利吗?”柳燕问道。

    “刚开始不顺利,被伙计拒绝了,他们有自己的郎中配药,听说那郎中还是府城总局派来的高才,十分厉害。我们拿出药让他们免费拿去试他们都不肯,还赶我们走。

    你三伯一气之下就划了自己手臂一刀,当场上药,当场止血。把那驻店的镖头都给整懵了,直夸你三伯是这个,”顾伯伸出大拇指:“后来见咱们药真的有效,一口气订了一百盒创伤药,还有一百盒解毒丸。而且说好用的话还陆续有来。”

    顾伯还没说完,柳燕的眼泪就像不要钱的珠子一样掉了下来。

    “你这老头,我都说不要告诉她了”三伯责怪道。

    “那不行,凡事藏着掖着,她怎么知道世事艰难不能横冲乱撞啊!”

    “三伯,你对我真好”柳燕伸出手抱住了眼前高大的中年男子。就像小孩子对父亲的孺慕一样把头轻轻靠在他胸前。

    她这个三伯从她记事以来都一直闷不吭声的帮助她们,而且从来不要求回报。柳招娣都经历了“死结”,其他的亲戚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只有三伯帮忙修屋顶提水就不说了,多次和顾伯上山采药。每次有收获都会分一些给她们。这次更是为了她们能卖出药膏而“自残”….

    柳城林拍了拍她的背:“你爹不在了,我是你三伯,照顾你是应该的。而且只是一道小口子,都快好了,你别担心。”

    “你要是我亲爹就好了”

    “哎呀,这话你可不能乱讲,小心你三伯娘来找你”顾伯打趣道。柳城林家的康桂花把柳城林看的跟眼珠子一样,他跟个女的搭一句话都会被康桂花一阵哭诉。所幸柳城林大部分时间都在深山老林里,没有见到其他姑娘的机会,耳根子才清净。

    “哎呀,你看你鼻涕都蹭到你三伯身上了你”柳妇端着菜过来看到这一幕责怪道:“还不赶快把眼泪擦擦,这么大还哭鼻子。”

    “四弟妹不要说招娣了,她估计想她爹了”三伯摸了摸柳燕的头,他家也有三儿两女,但女大避父,自从她们10岁之后就从来没和他这么亲近过。

    屁嘞,谁会想那个暴力狂。她平生最不喜欢的就是无缘无故殴打子女的父母和打女人的男人。

    柳燕擦了擦眼泪,帮柳成林再次检查了一下伤口,确定没问题后才放下心。

    柳妇炒了道野猪肉,蒸了条鱼,炒了盘青菜和炒蛋。

    “额,四弟妹,都是自己人,随便炒个菜就行了,你还蒸鱼做什么。你们家的鱼在客回头都不够卖了,拿给我们吃不是暴殄天物嘛”

    “给自己人吃怎么会暴殄天物?而且那后山还多得很,抓都抓不完。”

    “那你怎么不多抓一点去卖?到县城里卖也可以啊?价钱还会更高。”三伯不解的问道。

    “一天三条就够了,再多就太显眼了。而且这也算是村里的共有资产,除非我把这山买下来,不然怎么好意思独占。”而且灵泉也不够,得省着用。

    这丫头胸有规划,而且心善,不错不错。三伯心里很安慰。

    “你这丫头野心还真大,还想买这山,知道要多少钱吗?至少要六百两。”顾伯摇了摇头。

    “我就是随口一说,现在买东珠的钱还差十万八千里呢。”不过以后有能力还是要买下来的,总觉得这山、这竹屋和她关系重大。是能回到现代的关键,虽然柳妇等人对她很好,但现实中的父母弟弟她也不能这样给抛了,能回去还是要回去的。

    “哎,这次虽然卖了点药,但算算也才挣二十两,就算接下去陆续有来,在一年内也是不能挣足三百两的”顾伯感叹道。

    “还是要另外找找挣钱的路子。”三伯皱着眉头道,可惜他家银钱都是康桂花管着,不然他可以支援一部分。

    “来,试试这个”柳燕拿出了一小坛酒,刚一开盖顾伯便眼疾手快抢了过来,放到鼻下过了一遭,激动道:“这哪买的酒?怎么这么香。”然后倒了一杯在碗里,咂巴了一口后,眼睛都红了:“而且非常醇厚,一点都不辣口。”

    顾伯感叹了一阵,发现比他更好酒的三伯一声不吭,定睛一看才发现那人已经连阴饮三杯两盏一小坛酒已经被他喝去了一小半。

    “喂喂喂,留点给我啊,你这小子闷声发大财啊你。”顾伯劈手来抢,但哪里抢的过年轻力壮的三伯。

    “好了好了,酒还有呢不过在喝之前,你们得先吃点饭菜,不然对胃不好。”

    顾伯扒了几口饭,然后才在柳燕的“恩赐”下又饮了几杯:“丫头,你这酒到底哪买的?”

    正在饮酒的三伯也停下酒杯,认真听的模样好像竖起耳朵的兔子。

    “这就是我从县里买的最低等的酒,不过小小的加工了一下。”

    这个时代造酒工艺还粗糙的很,都是传统的酿造法。造出来的酒酒精度低,而且杂质很多,也就是现代熟称的黄酒。

    黄酒一般度数在15度左右,沸点低的杂质很多,所以他们一般喝之前都会温一温,烫一烫,才能让口感好一点。

    柳燕前辈子虽是律师,但应酬很多,因为业务关系也曾到造酒厂走访过。知道现代的白酒很多都是蒸馏酒。

    于是根据记忆,让蒋大郎用竹子造了一个小型简易的蒸馏器。这些天她试验了上百次,才终于掌握了一个适宜的火候,既能让那沸点较低的杂质挥发出去,又能消弭一些水分,使的酒精度能提高一点。甚至时间越长,酒精度就越高。

    当然关键是柳燕还加入了少许灵泉,这让酒的醇厚度增加了几倍。

    反正综上所述,最后才得到了这坛酒,能与前世的茅台相媲美。

    柳燕还留了个心眼,试验了没有加灵泉的。毕竟这酒太惊世骇俗,如果有人找了来索要配方,柳燕怎么解释自己加了灵泉的酒?

    所以柳燕打算对外销售的就是只经过蒸馏的蒸馏酒。不过那口味就差了许多,但也比得上二锅头,比现在的最好的黄酒还要好上十倍不止了。

    “怎么样?如果我们自己能造出这种酒,应该可以卖的很好吧?”柳燕得意地说道。谁知顾伯却摇了摇头:“不行啊,现在市面上的酒都是官方的酿造厂所制,咱老百姓做一点自己喝可以,但不能做出来卖的”

    “啊,为何?”柳燕的发财梦瞬间破灭了

    三伯:“这些酒都是粮食造的,老百姓都吃不饱,如果再起造酒之风,就有更多人会饿死了。”

    柳燕听了,回过去看这竹屋台边放着的大大小小的酒坛,心里叹了一口气。

    顾伯和三伯连喝了三坛,因为是试验品,坛坛口感都不一样。因为每坛只有小半斤,度数又不高,柳燕就随他们去了。

    “咦,这坛怎么这么难喝”新开封的一坛,顾伯喝了一口,随即吐在地上。此时他已经有七分醉意,说话有些大舌头。

    “嗯?我尝尝”只有五分醉意的三伯拿过顾伯的那坛往自己杯里倒了一些,喝了之后咂巴咂巴了嘴:“你这老头,才喝了几坛好酒嘴就被养刁了。这可是市面上的上等酒。”

    “上等酒?”柳燕戳着菜的筷子停了下来,连忙问道:“三伯,这喝起来像市面上的上等酒吗?”

    “对啊”三伯从腰间掏出了一个小酒壶,因为天气转凉,深山里更冷,所以他经常随身带着一点酒。现在他酒壶里装着的就是县里卖的那种上等酒。

    柳燕各自尝了一口,果然有九成像,只不过她蒸馏过的那种因为用的是竹器,带着一股很淡很淡的竹香味。不细品是喝不出来的。

    柳燕有些激动,市面上的上等酒跟下等酒价格相差巨大。最下等的卖十文一斤,最上等的卖一两银子一斤,而中等酒大概三百文。如果能买入下等酒,加工成上等酒和中等酒卖出去,这中间的差价想想柳燕都觉得激动。

    而且这酒也不算自己酿的,了不起到时候被发现了,就把这蒸馏之法贡献出去就好了。

    说行动就行动,第二天,柳燕便带着蒋大郎到镇上,买了一坛一斤的中等酒和买了一坛50斤的下等酒。回到家捣鼓了整整十天,才终于把这升级之法研究出来了。

    这里面对火候、温度还有时间要求都极为严谨。柳燕万分感谢前世初中高中做过的那些化学实验,还有做实验养成的记录习惯。

    柳燕把做出来的酒和买回来的中等酒做对比,得出的结论就是真的口感差不多,至少有九成相似。虽然还有些微的差距,但柳燕并不担心,因为这里酿酒技术的粗糙,导致了分级只是一个大概。就是说同样是上等酒,但却会因为技术,粮食产地等不同而有所不同。

    所以柳燕正好浑水摸鱼。而且中等酒量比较多,卖的范围比较广,不容易引人注意。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怎么找销路。

    柳燕打算再去县里一趟,正好顾伯的两百盒药已经做好了。三伯便驾着自家的牛车,带着柳燕、顾伯、蒋大郎到县城走了一趟。

    把牛车寄放到停放点后,柳燕几人就直接来到镖局门口,刚要进门时,有个镖师与柳燕擦身而过,柳燕看着那人腰间上的酒葫芦若有所思。

    “你们来了”柳燕他们一进门,镖局的掌柜就热情的迎了过来。看来上次顾伯他们留下来的东西比他们想象中的好用。

    “药带来了吗?”

    “带来了”三伯朝蒋大郎看了一眼,蒋大郎把肩上的背篓卸下,里面整整齐齐的叠放着两百盒药。

    “好,很好。”秦掌柜看了很高兴,嘱咐一个伙计过来盘点了一下,数目正确后便把药收走了。秦掌柜从怀里掏出二十两递给顾伯,道:“顾伯,你这药是什么做的啊,效果真好。我们一些兄弟用过后,都觉得原来的药太次了。”

    “用的是青草”

    “青草?青草也可以当药?怪不得这药膏很好闻。药丸吃起来也不难吃。”

    “呵呵”顾伯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其实他原来的药并没这么好用,是用了招娣种的青草药后才有这种效果。具体为什么会这样他也不知道,因为想不明白,最后只能归结为家养的比野生的好用。

    “顾伯,您这草药,可以加量吗?您也知道,我们这镖局只是一个分局。我们总局在府城,我打算把这药送一点过去,这样的话,以后需要的数目可就不是区区的两百盒了。说是会翻十倍也不为过。”

    十倍就是两千盒?顾伯听了有些激动,刚要讲话,却听到站在身旁的柳燕道:“不行啊顾伯,这青草药太难采了,深山里有老虎,我不想你去。”

    因为她年纪不太,用的是小孩子的语气,冒冒然插话也不显突兀。

    柳燕深深地看了顾伯一眼,顾伯心领神会,对啊,这丫头曾经告诉他,她能力有限只能种半亩地的青草药出来。而且她看他那眼神,好像还有其他东西在里面。顾伯合计了一下道:“哎,我现在手头上也只余一百多盒的量了,至于以后有没有,得看还能不能摘到草药。”

    “这青草药这么难采吗?”掌柜问

    “嗯,一种药需要好多种青草,缺一种就做不出来了。而里面有一两种草药特别难采到。运气好的时候碰到一大片,运气不好的时候,整座大山都翻遍了也找不着。”

    “这样啊”掌柜若有所思,这量这么少还不稳定,就不值得他们动手脚了。他思索了一番后道:“那这样,你那一百多盒帮我留着,一个月后送过来。如果以后还有,不计多少,都留给我。”

    “行”顾伯很痛快的答应了。几人刚要告辞,柳燕突然道:“秦叔叔,这些镖头叔叔都会喝酒吗?”

    “当然,他们就是一群酒鬼。无论有没有押镖,都会喝一些。特别是冬天,在外面风餐露宿的,喝点酒暖和。”

    柳燕听了,拉了拉柳成林的衣服:“三伯,你上次不是多买了十大坛20斤的中等酒退不掉吗?不如看看秦叔叔要不要,便宜点卖给他们。”

    “可以啊,不过你们酒在哪买的,一般都可以退的,只不过价钱会减半,不划算。”说完还赞许地看着柳燕:“你这小姑娘,脑袋转的很快嘛,要是个男娃,会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啊。”

    秦掌柜的话让三伯等人与有荣焉,看着柳燕的眼神越发喜爱起来。而柳燕则是眼前一亮,原来酒坊里的酒可以退啊。

    柳成林脑袋转的很快:“哎,就是因为退的钱太少,才不想去退,不知掌柜要多少,价钱几何?”

    “都要。这里醉八仙酒坊卖价是300文一斤,回收价是150文,我算200文给你,可否。”每年过年,镖局都会发一些中等酒给员工,现在能便宜买来真是不错。

    “行,那我过几天把酒送来。”柳成林面色平静,只稍露一点感激之情,但心里已经激动的翻江倒海。招娣有这手功夫,这辈子不用愁了啊。以后把东珠还了,每年随便再做一两单,也足够这辈子嚼用的了。

    几人出门走了很远,才激动的欢呼起来。

    “走,我们去吃大餐庆祝一下”柳燕话音才落,头就被顾伯敲了一下:“吃什么大餐,随便街头吃碗面就好了。就算药钱加上那卖酒钱也就百多两,离三百两还远着呢。”

    “顾伯你真傻,酒又不会只卖给一家”

    “什么意思?”

    “秘密”柳燕故作神秘道。

    “对了,你刚才怎么阻止我不让多卖药呢。我算了一下,那半亩地的青草药每个月就算做个上千盒也没问题呀。”

    “财帛动人心,刚才通往后院的帘子后面有人”而且看那长衫,有可能是镖局里的郎中。

    “啊?”顾伯吓了一跳。对呀,如果他说一个月可以提供1000盒,那就可以挣上百两,这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县里的一家较大的酒楼一个月的利润估计也就这样而已。他们随便做个草药都可以收这么多,那肯定要有人眼红的。

    有人眼红的话,那危险就来了。

    几人在县里官营的酒坊里买了二十坛20斤下等酒便回了柳下村,接下来柳燕和蒋大郎忙了整整五天,才把这些下等酒都升级成了中等酒。十坛卖到了凌威镖局,五坛以150文价格退卖给了岩溪镇上的酒坊,另外五坛卖到了醉八仙。

    这样总共获利了66两,加上差不多100两,离东珠总算前进了一大步。

    “哎,感觉这钱怎么这么难挣”柳燕看着眼前的十来锭大元宝,感叹道。

    正在一旁饮酒的顾伯朝她翻了个白眼:“你还不到一个月就挣了百多两,都顶的上开大酒楼的老板了,还不知足啊。”

    柳燕的挣钱能力让顾伯和三伯刮目相看,简直就是个招财童子啊。

    不过他们也知道,卖酒这事可不能多干,每个县无论上等酒、中等酒还是下等酒都是定量的。他们要是卖的太多,那是容易露馅和遭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