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长篇小说光武帝和他后妃子孙们 » 第七十八章 王法遭遇慈母心

第七十八章 王法遭遇慈母心

    人犯鲁福说出自己通晓文字,蒋超心下大喜,当即命衙役给鲁福去了重枷,让其在一旁笔录文案上写下亲笔供词。

    因汉明帝要求在很短的时间查清此案,第二日,蒋超便求见汉明帝。待进殿后见只有汉明帝一人,蒋超还是压低声音奏禀道:“臣奉旨审理无头贴一案,现基本水落石出,请陛下圣断。”

    “如此神速,爱卿真能吏也。”

    “谢陛下夸赞,有关案卷在此,请陛下御览。”

    因蒋超并未说明谁是无头贴的始作蛹者,汉明帝便带着忐忑的心情开始阅看卷宗。当看见刘荆的上疏和无头贴的笔迹一般无二,心里颇感意外。待看完鲁福的亲笔供状,汉明帝问道:“廷尉真的没对鲁福刑讯逼供么?”

    “鲁福现在诏狱第七号监舍关押,其人身材富态,红光满面,陛下可遣使验看。若臣对他刑讯逼供,甘愿领欺君之罪。”

    汉明帝有些赧然一笑道:“爱卿半月时间内,神速理清此无头贴大案,朕不敢贸然相信。有劳爱卿,你可以去了。”

    待蒋超告退离去,汉明帝喊了一声“来人”,贴身太监闻声快步趋进道:“邱漠在。”

    “你现在去诏狱第七号监舍看看,人犯鲁福是否体肤完好。若人犯鲁福体肤完好,立即赏廷尉蒋超黄金五百两,钦此。”

    邱漠疑惑着奉旨离去,汉明帝看着刘荆的亲笔上疏和亲笔无头贴,心里很不是滋味。大案被能吏破了,可怎样惩处刘荆?怎样给全身心护雏的太后一个交代,让英明睿智的汉明帝为了难……

    自亲眼看了那个十恶不赦的无头贴之后,阴太后几乎每天都是度日如年。若真排除大鸿胪郭况和东海王刘彊,刘辅、刘康、刘苍等以下藩王,会是哪个吃饱了撑的、活过月的孽子,敢在先帝尸骨未寒之际做此大恶?当着汉明帝的面,说借机把沛太后的胞弟郭况、长子刘彊、次子刘辅、刘康或抄斩、或下狱,都是一时的反话、气话。但对于汉明帝来说,其实都可付诸实施。觊觎帝位,举兵谋反,在历朝历代都是灭门的大罪。阴皇后所揪心的是,不管是哪个皇子做此大恶,都如同拿刀剜自己的心。若坐实沛太后所生的皇子,自己不好给良心和天下人交待。若坐实是自己亲生的皇子所为,则如同拿刀子从心上割下一块肉去。

    半个多月过去了,汉明帝那边什么消息都没有。有些大案、疑案,一审数月数年的都有。阴皇后没有理由催促汉明帝,也没急着打听案情进展的借口。阴太后实在等不下去,便想出装病一招,让杏儿告诉大长秋。大长秋知道自己病了,不会不禀告汉明帝。

    太后装病,一装就灵。阴太后放风病了的第二天傍晚,汉明帝前来万春宫问安。

    为了装像病人,阴太后弄乱雍容高耸的发髻,又用一条很旧的丝巾,缠住还很饱满玉润的额头。闻知汉明帝进了西暖阁,阴太后做出一脸苦相,脸朝里歪在靠枕上。

    “拜见太后,朕探望来迟,太后现在感觉如何?”

    “是皇帝啊。哀家不过偶感风寒,现在四肢乏力,有些头晕目眩的。”

    汉明帝近前拉了阴皇后的一只手道:“太后现在体温还好,让朕给太后号号脉搏。”

    阴太后挣脱手道:“不劳陛下,才吃过太医的发汗药,只剩下头晕目眩了。”

    汉明帝已经看出太后身无大恙,就装着很遗憾道:“唉,朕来探望太后,还想让太后看看无头贴一案的卷宗。太后这样头晕目眩的,朕只好改日再来了。”

    阴太后一听汉明帝带来无头贴一案的卷宗,立即扯去头上丝巾,很快下床,去放着鎏金宫灯的桌案边坐下道:“不瞒陛下,哀家这病都是因无头贴而起,快拿卷宗我看看。”

    汉明帝暗笑一下,将无头贴和刘荆的亲笔上疏递给阴太后。汉明帝将鎏金宫灯光门开到最大,简要地介绍了廷尉蒋超秘密审案的经过。阴太后看过无头贴和刘荆的笔记,很痛苦地闭着两眼一言不发。

    “太后珍重,切勿为不肖之子难过。”

    “大臣们朝仪如何处置?”

    “禀太后,除理案的廷尉以外,只有太傅邓禹、太尉赵憙两个顾命大臣知道此案。他们说,陛下刚龙驭大行,不宜对山阳王处以极刑。可将山阳王褫夺王爵,终身禁锢于先帝原陵,命其年年岁岁对着先帝悔罪。”

    “太傅邓禹、太尉赵憙,不愧是先帝的顾命大臣,他俩的主意太好了。不过美中不足,依他俩的还有漏网之鱼。先帝在世忙于国朝军机大事,抚育教养诸皇子,是皇后的责任。陛下让哀家看刘荆的卷宗,目的是征求哀家的意见。你把刘荆和哀家,都禁锢于先帝的原陵,我陪着刘荆,年年岁岁对着先帝悔罪去。”

    “太后息怒,朕从不敢埋怨太后疏于管教刘荆。”

    “陛下误会,哀家岂敢在陛下面前动怒。不敢动怒,何来息怒?恨只恨都是父母所养,如何就出了他这个孽子?哀家记得,陛下为皇子时,以自己的聪慧为先帝解决许多疑难。太子登基成皇帝,其圣聪比当年的聪慧又高多了。陛下就以哀家方才建言,速速回去颁旨吧。”

    汉明帝没来万春宫之前,料想到太后还会极力护雏,但没想到太后既母爱如天又有些不讲道理。对太后连连赔了不是后,汉明帝便告辞了。

    第二天上朝,太尉赵憙上了一道《请禁锢山阳王刘荆于先帝原陵疏》。疏中列刘荆为本朝觊觎帝位、举兵谋反的首恶,应立即削去王位,封其逆命侯,终身禁锢先帝原陵。

    得赵憙上疏,汉明帝宣太傅邓禹进殿,将赵憙上疏递给他。

    邓禹早年和建义大将军耿弇一起缴回将军印绶,前几年才被先帝启用为大司徒。汉明帝登基,被尊为太傅。是年,邓禹年刚六十多岁。因曾是先帝驾前元勋,汉明帝每见邓禹,必定以师礼尊其东向就坐。

    待看了赵憙的上疏,邓禹已经明白光汉明帝受阴太后所制,不忍逆了太后之心严惩刘荆。因邓禹和阴太后都是南阳郡新野县人,加之很敬重阴太后,于是建言道:“慈孝之心,人皆有之,何况陛下?非常时期非常处置,臣子及腐儒言论,可忽略不计。”

    汉明帝得邓禹支持提醒,不再与赵憙商议,立即徙封刘荆为广陵王,给其手诏曰:

    圣人云,‘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广陵王血气方刚,正逢戒之在斗之时。故而无君命,不得离开封地。平日离开都城,也许广陵相照准。

    此诏发出,汉明帝再给廷尉蒋超密诏,对人犯鲁福不审不判,终身囚禁诏狱。其饮食起居,不得低于温饱。

    紧接着,汉明帝擢拔东平王刘苍为骠骑大将军,置长史、掾史、吏员四十人,位在三公之上。刘苍少时亦顽皮,及长,好读经史,儒雅敏思。在与同胞兄弟交往中,和汉明帝切磋学问为最多。

    为了让东海王刘彊彻底消除心里的余悸,汉明帝遣使赐刘彊尚方宝剑,斩封国郎官以下,不用奏报朝廷。汉明帝此举,当然再次表示对东海王的信赖和不疑。

    当是时,光武帝大行消息传到塞外,那些摄于光武帝威名的西部诸羌,在滇吾、滇岸两兄弟的蛊惑下,占据西海(今青海)一带。他们逐个征服其他不服从自己的小部落,并且号召陇西诸郡县的羌人回归西海。汉明帝初登基,忙遣谒者仆射张鸿会同陇西太守刘宇出征西海。

    张鸿、刘宇率兵二万,轻率进入西海腹地。在允吾县中了滇吾、滇岸的埋伏。张鸿、刘宇虽拼死力战,除了数百将士逃回之外,大多都葬身于允吾县唐谷山地。汉军惨败的消息传回,刘苍与汉明帝建言,再起捕虏将军马武为将,黄门侍郎窦固为监军,率兵四万讨伐滇吾、滇岸。

    广陵王刘荆在封地闻知刘苍以骠骑大将军辅佐汉明帝,不仅不提胞兄高兴,反把把对长兄汉明帝的怨恨增加了几分。其阴刻好斗之心,明里暂时收敛,暗地里,处心积虑地等待着给汉明帝添烦添乱的时机。

    【第七十九章】万全之美差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