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长篇小说光武帝和他后妃子孙们 » 第七十七章 能吏神理无头贴

第七十七章 能吏神理无头贴

    听了汉明帝的质问,蒋超又叩首一下道:“陛下明鉴,微臣不敢领旨,焉敢抗旨。”

    汉明帝下了御座,在蒋超身边来回走动着道:“先帝在世,你擅杀钦犯、立功边郡、诱捕沛王。从威武郡的小小县令,被先帝擢拔为当朝廷尉。凭的是你的忠君之心和宦场智慧。难道先帝大行,你的忠心和智慧也随先帝大行了么?”

    汉明帝的话语说得不紧不慢不温不火,但蒋超听着字字句句都如五雷轰顶。他把额头在大地砖上碰出声响,起身后大声道:“陛下看重微臣,臣万死不辞。”

    “朕不要爱卿万死,要你在很短的时间内,查出此无头贴的炮制者。”

    “叩问陛下,臣能拘传大鸿胪否?”

    “不可。”

    “臣能讯问已经就藩的诸王否”

    “不可。”

    “如此说来,臣只能凭大鸿胪所遣信使的口供审理此案。”

    “爱卿当然可以审讯大鸿胪所遣信使。朕今天有言在先,那在押所谓信使,爱卿得好生看管。不许刑讯逼供,更不得虐待致残。眼下他是唯一人证,但也容不得他信口胡诌陷害他人。因此案牵扯诸王和皇亲国戚,只准秘密审理,不得兴师动众,以免人人自危。朕有朕的难处,你有你的难处,这就叫左右为难。唯其如此,才显出你蒋超的超人之处。”

    蒋超被汉明帝一番推心置腹地话语所感动,略略犹豫便道;“陛下也有为难处,臣只好领旨……”

    是夜蒋超辗转难眠,反复思考汉明帝为什么将如此通天大案交由小小的廷尉单独审理?为什么此案只准秘密审讯,不准兴师动众?其实,这两个疑问并不难解。难解的是,汉明帝完全可以借此机会排斥对帝位造成威胁的刘彊、刘辅、刘英等人。有无头贴做物证,有传贴信使做人证,再分别以刑讯逼供所有人犯的口供,此案也就结了。汉明帝能这样做而不这样做,就是蒋超一时解不开的死结。

    蒋超对汉明帝的难处理解有两点,其一,先帝尸骨未寒,不能对皇家骨肉大开杀戒;其二,阴太后不容许汉明帝借机排斥打击非同胞兄弟。蒋超忠君,但不是不辨是非的愚忠。在内心深处,他也希望皇家有个和睦气象,天下能够长治久安。皇室骨肉相残,必定留下天下动乱的根苗。经历过战乱的人,才会珍惜太平岁月。经历了沙场的血腥厮杀,才会远离和厌恶血腥。鸡鸣卯时,蒋超迷迷糊糊睡着了。在朦朦胧胧中,汉明帝因此案久拖不决龙颜大怒,蒋超被推出午门问斩。一脸横肉两眼血红的刽子手举起鬼头刀当头劈下,蒋超被惊醒,前胸后背冷汗涔涔。他扭扭颈脖证明脖子还连着脑袋,想睡再也没了睡意……

    经与廷尉金浩、左监桂珂一番商议,蒋超采纳金浩摸着石头过河的建策,立即在二堂密审大鸿胪派出的信使。为了不给人犯造成压力,站班的四个衙役都没带刀执棍。

    所谓信使,其年纪约三十余岁。虽不是肥头大耳熊腰虎背,却也是红光满面身材壮实。蒋超见信使不是等闲之辈,便好言开口道:“东海王因为胆小怕事,才把贵介送交诏狱。截止眼下为止,本官看在大鸿胪的颜面上,并未把你当做在押人犯。诏狱里的饭食,是否合贵介的口味?”

    信使心里一直疑惑自己坐牢像做客,一日三餐还能可着肚子吃饱,原来朝廷还没把自己当做人犯。于是真诚对蒋超连连拱手道:“谢廷尉大人看顾,小人今生定涌泉相报。”

    “从言谈举止看,贵介出入侯府、王府如穿堂过户。本官今天奉旨审理此案,问什么你回答什么?知道什么,你如实说出什么?你不欺骗本官,本官自然继续看顾和为你开脱,更不会让你受到皮肉之苦。”

    “大人请问,小人绝不敢有半点谎言。”

    “贵介姓啥名谁?籍贯哪里?家有何人?”

    “回大人话,小人姓鲁,名福,字君张。祖籍常山,家居真定。家里只有老母亲和老妈子。自大鸿胪郭况入朝做官,小人就做了大鸿胪亲随。”

    “你追赶回藩地途中的东海王,送给东海王一封密信,受何人所遣?”

    鲁福的眼珠不经意间微微动了动答:“回大人,是大鸿胪亲自派遣。”

    “知道密信内容否?”

    “大鸿胪只说是寻常书信,并未告知密信内容。”

    “好了,送贵介回他的房间去。”

    四个站班衙役带走鲁福之后,蒋超听出鲁福满嘴谎言,正式把郭况、刘彊排除在此案之外。左监进了二堂后,蒋超命他速速查清鲁福籍贯和家庭状况的真伪。虽然知道人犯是谎话,验证谎话是审案之必须。此后几天,蒋超寻机和中宫仆、永巷令等人套近乎,知道诸王童年时期许多趣事。通过诸王的童年趣事,蒋超把从小爱使坏爱捉弄人的楚王刘英、山阳王刘荆列为怀疑对象。接下来只要弄到刘英、刘荆的亲笔上疏比对一下,再取得鲁福的真实口供。这个无头贴大案就算水落石出了。至于如何惩处首恶,就不是廷尉的麻烦了。

    在是否请旨去尚书令处,调取楚王刘英、山阳王刘荆亲笔上疏,蒋超又犯了难。“只准秘密审理、不得兴师动众”,汉明帝已经明谕。若慎重其事地请旨调取楚王、山阳王的亲笔上疏,不是又与君命相悖么?好蒋超,经过一夜苦思,第二天带着“无头贴”,求见尚书令洪越。

    尚书令官秩千石,其职责之一掌管尚书曹文书众事。其属下有六个尚书分领六曹。其中王公曹尚书,掌管着王公大臣上疏档案。蒋超见了洪越,神神秘秘地对他道:“鄙人奉陛下特别口谕,查看楚王、山阳王有关亲笔上疏。此事只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可再让第二个人知。现在,请大人带我去找王公曹尚书。”

    蒋超不经请旨便敢诱捕沛王,洪越哪敢怠慢,立即将蒋超带至王公曹。和王公曹的尚书说明来意后,命其取出楚王、山阳王的所有亲笔上疏。

    蒋超礼请洪越和王公曹尚书暂且回避后,取出无头贴一比对,心里咯噔一下。原来,无头贴是山阳王刘荆所为?怎么会是刘荆所为?他可是陛下的胞弟啊?

    蒋超唯恐自己看错,他揉揉眼睛再看,无头贴和刘荆上疏笔迹一般无二。认定了刘荆是无头贴大案的主犯,蒋超借用王公曹尚书的笔墨,给他留下某年某月某日借用山阳王刘荆的某上疏的字据,回到了廷尉执事堂。

    经与金浩、桂珂一番谋划安排,当晚还在二堂提审鲁福。此次提审,与上次二堂密审有天壤之别。当鲁福被戴上重枷带到灯火如昼的二堂,两厢虎视眈眈站立着八个执棍大汉。大案前生了一盆炭火,炭火里有两把已经烧红的烙铁。

    心中有鬼的鲁福看了一眼神色峻严的蒋超,扑通跪下道:“小人感戴大人看护,来生变牛做马也要报答大人恩德。以前我说的话都是假话,今晚大人有话尽管问,小人绝不敢有半句虚言。”

    蒋超起身走近鲁福和颜细语道:“今晚的架势你看见了,你也该明白我为何好吃好喝在诏狱养你好多天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换个说法,就是养你十日换你一句实话。你今晚说了实话,你可以继续在诏狱里好吃好喝。反之,你想痛痛快快去死,也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今晚的过堂其实很简单,你随我来大案上看看就知道了。”

    鲁福被蒋超一番暗含杀机的和颜细语吓得汗流浃背,他战战兢兢随着蒋超走到大案前,一眼便看到山阳王刘荆亲手交给他的密函的函封、无头贴以及刘荆笔亲上疏。

    一见山阳王刘荆陷害大鸿胪、东海王的铁证如山,鲁福瘫软在地道:“廷尉大人,您真是下凡的神人也。小人也通晓文字,我给大人写下亲笔供词可否?”

    【第七十八章】王法遭遇慈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