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问道游诸天 » 第五十九掌 殿前展才

第五十九掌 殿前展才

    入夜,这些百姓收拾好了,也吃了韩千派人送来的粮食。虽然没有大鱼大肉,食物也非常的差,但是吃饱后的喜悦依然布满了每个人的脸上。对于这些人来说,在生命都无法保障的时代,吃饱饭就已然是人生最大的喜事。现在的自己有了房子,只要再努力,就一定会有活下去的希望。

    看着每个人脸上充满希望的笑容,道问心也笑了笑。他没有去点破这些人难以实现的希望,在这个乱世,谁又能说自己一定能活下去那?与其在无尽的失落中逝去,不如在希望中永恒。

    找个地方梳洗之后,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道问心跟着一个士兵往燕王宫走去。因为这次他是以道家天宗弟子的身份面见燕王,所以要好好打理一下,不能让别人小瞧师门,要是放在过去,想不想去都要看道问心的心情,而不是所谓的燕王。

    而且道问心还了解到,如今的燕国,国家大权全部在燕王叔雁春君也就是燕王的弟弟的手里,燕王也就是一个名义的燕王而已。而且燕王毫无大志,整天混吃等死,靠着王位吃着祖宗的老本。但是如此昏庸的燕王,却有一个名气不小的儿子,燕太子丹。

    虽然燕太子丹此时还在秦国做质子,但是他在燕国的名声却十分的不错,很受燕国百姓的爱戴。但是这种爱戴对燕王叔雁春君来说,却总觉得那么刺耳。恐怕两人之间的刀光剑影不是普通人能说的清楚的,雁春君估计也不知道自己这位身为质子的侄子在江湖上有多么高的地位。

    刚到日常朝政大殿门口,就有一个侍者看到快要走来的道问心,急忙转身走了进去,在大殿正中间跪道:“启奏王上,道家天宗道问心已经到了大殿门口”

    燕王懒懒地说道:“宣”

    “是”说完就跑到门口喊道:“大王宣道家天宗道问心觐见”

    听完,道问心慢步往大殿里面走去。

    大殿里面的燕王,雁春君和朝臣眼神都往大殿门口看去,只见一个二十左右的年轻人,身穿素色衣袍,头发用一根白玉簪子卡住,腰间挂了一个黑白混色的玉佩,正慢慢往里面走来。

    燕王率先发话:“你就是道家天宗的道问心?你们天宗不是避世修行的吗?怎么会救这么多的流民?”

    “在下正是道问心,我天宗虽然讲究避世修行,但是在下也明白天地无亲常与人善,修行者不光要提高自己的修为,更要学会普度众生”

    道问心此话刚说完,群臣看着他的眼神不禁一变,同时也在细细品味着,时不时的还点点头。

    看着群臣的反应,大权在握的雁春君忍不住讽刺道:“普度众生?好大的口气,区区不过弱冠年岁,竟敢开下如此大的海口”

    “这位想必就是雁春君吧,请恕在下无礼,刚刚阁下说我区区弱冠年岁就敢开下如此海口,那么请问,什么样的人才能去普度众生呢?非要大权在握亦或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恐怕七国有很多人都符合这个特点,可阁下听说谁在普度众生呢?恐怕大部分的人在意的是谁掌了大权,又是怎么去掌权的吧”

    群臣听完,竟忍不住又点了点头,心想,可不就是这样吗?

    雁春君听完大声怒吼道:“放肆,竟敢目无尊卑口出狂言,还不给我拿下”

    “哈哈,目无尊卑,雁春君这个词用的有点意思”

    最后燕王还是忍不住了,打了个圆场:“王弟,对方远来是客,不必如此介怀,道先生请落座”燕王虽然毫无大志,但是他不是白痴,虽然这些年他不怎么管事,但是雁春君做的一些事情他还是知道的,只是不想影响燕国的稳定,所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等道问心做好,他举起酒杯遥敬了道问心一杯酒,算是给道问心一个面子,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于燕王这杯酒,道问心也是回礼了一番,然后两人将酒喝下,杯身倒转,表示互相尊重。

    两人刚刚喝完,就有朝臣对燕王跪礼道:“大王,素问道家乃是先师老子所创,而老子当初为天子宗室的王朝守藏室史,而且我听说过当年老子还给儒家的孔子讲过学,想必他的后世弟子必然也是才华横溢,不如让道先生为在座的各位一展才学如何”此人刚刚说完,就带着暗暗地看了道问心一眼,然后又对雁春君点了点头。

    这时又有一个朝臣走了出来说道:“是啊大王,我也听说过这件事,今日正好道家高徒在场,不如让他为我们一展才华”这人说完也同样看了看雁春君。

    道问心看着两人的动作,哪还不知道这又是雁春君搞的鬼,但是自己毕竟在别人的地盘,也不好太过放肆,就没说什么。

    此刻,越来越多的朝臣都提出了这个建议,道问心笑了笑,心想:看了这个雁春君在燕国的势力还不是一般的大,满殿的文臣武将,至少有一半以上是他的人啊。

    看到这么多的朝臣请奏而且也不是什么为难的请求,燕王不好反对,其实他也有些好奇。毕竟道家天宗一直都是避世,总给人一种神秘感,如今有一个弟子出现在自己面前,怎么可能不满足自己的好奇呢?于是也对道问心说道:“先生,既然满殿群臣都有这个意思,就请先生一展道家天宗的旷世绝学”

    道问心听到燕王那门派的名义来压自己,知道躲不过去,对燕王遥敬一礼道:“既然燕王想看看我道家之学,那我今日就献丑了”

    “请先生高论”

    “天下之学,莫不以赞颂唯美,而赞颂又以诗经体裁最美,今天我就以酒为题,译题为《将敬酒》

    君不见江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齐王昔时宴夷吾,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为了不产生不和谐的地方,所以有些地方我进行了修改,符合当时的时代感)

    此诗念完,满殿群臣和燕王如同木偶一样,呆呆地杵在原地不动。

    不时,一道鼓掌之声传来,随后声音越来越大,哪怕雁春君也鼓起掌来。

    燕王鼓完掌道:“想不到寡人有人有生之年竟能听此大作,道家之学,果然神秘莫测惊天动地,寡人想拜先生为上卿,辅助寡人治理大燕”

    众臣听完,顿时大惊失色,要知道上卿可谓是一国里面最高的官职了,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一定能到卿这个位置。可是没想到道问心一首词,竟然让燕王拜他为上卿。一时间群臣看道问心的眼中充满了嫉妒,恨不得那个人就是自己。雁春君此时眼睛都红了,额头的血管更是气的快爆了出来。

    “呵呵,谢燕王美意,在下才疏浅薄,如何去做好上卿管理一国之政呢,若是毫无建树也就罢了,可若是施政错误,误国误民我的罪过不就更大了吗?若是燕王与群臣多关心关心百姓需要什么,那么燕国必然会富强,在这里我送给燕王及群臣一句话,叫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想要不翻船,不仅需要对船进行修整,也要去了解水势变化,如此才能纵横千里,燕王以为如何?”

    说完,道问心对燕王说了一声告辞,转身就走,留下了满殿呆滞的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