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问道游诸天 » 第五十八章 拜别出山

第五十八章 拜别出山

    生活也许就这样平淡,不知不觉道问心在天宗生活了一年。

    在这一年中,道问心不仅学会了秦时世界的文字,更是看完了门派收藏的一些书籍,要知道这个时代的知识非常的纯粹,很多都是各派师祖的亲笔记载,完全没有后世的各种加工与删减。尤其是道家,要知道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当年可是给西周王室看守藏书的,说白了就是图书馆管理员,但是谁知道他脑子里面有多少在后世失传千年的好东西,而现在道问心在收藏的书库里可以随时借读这些书籍,甚至很多还有老子亲笔写的。

    而这一年道问心的收获可谓是丰富的很,不仅学会了天宗的一些武功使用方法,提高了自己的修为。如今他丹田的阴阳气旋已经彻底融合,内力可以互相转化,随着自己的需要变阴或者变阳。他还发现当催动内力的时候,可以将力量进行炼化变成自己的,随着自己身体穴道产生的气旋越多纯度越大,炼化的速度也就越快,而且不再拘泥于日月之力,可以说天地之间的任何力量都可以直接吸收炼化,简直比北冥神功还要恐怖。他现在全身也已经在20处穴道里面凝练出了气旋,虽然没有开始那五处穴道的气旋凝练,但是如今道问心吸收的速度至少比之前多出了20多倍。

    当然道问心也付出了不少,上一世得到的一些秘籍像西域少林的绝学也传授出去。可惜,这个世界终究是剑的世界,所以最后基本没有多少弟子愿意去学这种耗时耗力的外家功夫,反而一个个对他的剑法感兴趣。无奈,他便将自己学的武当剑法传了出去。其实不光还有剑法,连门派的伙食水平也在道问心的调教下突飞猛进。

    最后就导致了一到饭点了,一群弟子总是笑呵呵地围着道问心。有时候在解决弟子们的吃饭问题后,又被掌门还有那些长老围着,当然还少不了那个总是一脸淡然的师妹晓梦。

    看着眼前的这个姑娘,道问心想起了过去的自己,同样是一副淡然的神色,但道问心明白这种淡然的表情下却隐藏着无人知道的哀伤。幸好自己遇到了今生的父母,他们用那种温情抚平了自己伤口的疼痛。如今再看着这个小师妹,道问心也不希望她这样悲苦,所以有事没事总是做一些好吃的照顾她,有时候也会单独开开小灶,专门做一些这个时代可以做到的一些特色美味小吃。

    这天,利用从林中野蜂窝处得来的蜂蜜给晓梦做好几串糖葫芦,留下慢慢品尝的晓梦,道问心走到赤松子的房间,“师兄在吗?”

    “师弟啊,你来我这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师兄,我来这也有一年了,如今我想出去走走,看看世间的变化”

    “这样啊,那你去吧。虽然天宗讲究避世修行,但是也不反对弟子去外面走走,不过你走的时候记得和师叔说一声”

    “放心吧,师傅那边我早说过了,他只说让我早点回来”

    “行,我知道了”

    中午陪晓梦吃完饭,道问心拿起自己的琴和剑就往山下走去。

    可还没走多远,就看见晓梦站在路中间看着他:“记得早点回来,不要让师傅担心”说完就飞身不见了。

    道问心对她离去的方向喊道:“师兄知道了,你要好好修炼”说完转身就走了。只是他没注意到的是,在不远出的树枝上,晓梦嘴角微微含笑的看着他离去,等他背影不见了,晓梦也消失了。

    十月飞雪从天降,万里大地上银装。

    下山后的道问心一路上走的很慢,可是他的内心也随着步伐的走远而显得更加沉重。在这个多事之秋的乱世时代,生命二字显得那么的沉重又那么的轻微,用一句总结就是,活着真的很不容易。这一路上,道问心见识太多的天灾人祸,他的剑不知道拔了多少次,每拔一次不知道逝去了多少生命。

    也许其中有些人是无辜的,或者逼不得已。可是看到这群人用手中的刀剑去伤害欺负比他更弱小的人时,持剑的右手总是忍不住颤动。

    每一次出手,也必然会救下很多弱小的生命,为了不让他们消亡,道问心决定带着他们一起走。虽然这对于道问心来说是一个负担,但也同样是一场人生的修行。随着道问心一路走过去,那并不强壮的身躯后面跟着的苦难之人也是越来越多,甚至还有许多拖家带口的。大概数一下,至少有千人,可是这千人没有一个落后,都不紧不慢地跟着前方领路之人。

    燕国,七国中最偏远也是最能忍受的国家,它没有秦国的强大,赵国的勇武,齐国的富裕,楚国的疆域广,却也是天下诸国中七大霸主之一。

    这一日,燕国的国都蓟城,城门外来了一大群拖家带口的流民。虽然每个人骨瘦嶙峋衣不蔽体,但是当看到这宏伟的城门时,每一个人的眼中都流露出希望的光芒,同时又看了看眼前的领头之人。而城里面到处都在流传着这个消息,说有很多流民到了城门口。听着这个消息,很多好事之人都往城门口跑去,想去看看这个热闹。

    此时的城门,这一大群流民正围在一起,好像在清点人数,等计算好了之后,其中一人跑到一个年轻人面前说道:“先生,人数数清了,都还在”

    “好,等一会我们进城,我会找这里的司徒和司空,想办法帮你们在这里安置下来”这个年轻人就是道问心,这些流民就是他一路走下来救的。

    “谢谢先生”这人刚刚说完,就有一大堆的城卫兵将道问心和流民包围起来了。这时一个身披披风的中年人骑着马走了过来,其中一个卫兵喊道:“将军,这些流民全部控制好了,没有闹事的”

    中年人点了点头,下了马走到道问心面前问道:“我是燕国蓟城的守城将军韩千,你们是什么人,到这里做什么”

    “在下道家天宗道问心,这些人是我一路救的百姓,他们很多人都是逃难的,所以希望将军能上禀燕王,希望燕王能收留这些苦难之人”

    “原来是道家的先生,在下有礼,我这就去上禀燕王”听闻道问心的身份,守将韩千也没有故意刁难,说完转身骑上马,往燕王宫跑去。

    在这个知识极度稀缺的时代,有知识的人比后世更让人尊敬,尤其还是道问心这种诸子百家中非常有名的门派。

    果然,不出半刻,那个守城将军韩千就回来了,对着道问心做了一礼到:“先生,燕王同意暂时安置这些流民,而且燕王晚上还想宴请先生”

    “多谢燕王的美意,请将军先将这些流民安置好后,我再和将军一起去面见燕王如何”

    “好,请先生跟我来”说完对道问心坐了一个请,又对着手下那群士兵说到:“带着这些流民去西北那里的空院子安置一下,再去准备一些吃的”

    “是”应完士兵就带着这些百姓往西北角走去,为了看看这些百姓是否被安置好,道问心也跟着一起到了韩千说的西北角那些空院子。

    到了之后一看,这些空院子果然是长时间没有人住,到处都是灰尘而院子里面到全都是杂草,不过还好,至少房子看起来很结实。虽然破是破了点,只要修补一下应该能住人。

    道问心安排几人找一些木盆接了一些水,剩下的人则开始帮忙收拾。

    “韩千将军,多谢你的帮忙,我先在这里给他们帮帮忙,等到了时候,就请你派个人过来喊我一声就可以了”

    “好,既然先生吩咐了,韩千先走了,等时候到了我会派人来接先生”

    “如此多谢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