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妖武成圣,我能无限推演武学 » 80 获麟而泣

80 获麟而泣

    “几位小友,可曾听说过三毒吗?”

    通远将手中信件一送,轻飘飘的纸页便径直飞向一旁的菩提院首座。

    “佛家讲究因果报应,所谓百因必有果。人之所为,必有报偿回应,这便是业力。”

    “业力由身、口、意三者造就,其中恶业之根源,便是贪、嗔、痴三毒。”

    闻人景行娓娓道来,通远赞许点头。

    “对顺的境界起贪爱,对逆的境遇起嗔恨。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贪嗔痴三者,实在是人间垢火、不善之根。”

    “人族存续近万载,多少劫难都是由此造就?杀一个应时而生的魔种,不过解一时之患....”

    闻人景行大皱眉头。

    如今最要紧的是除掉孔天骄这个潜在的妖王甚至妖仙,他们是想看看通远有没有切实手段,而不是探索什么恶业的根源。

    陈江流倒是若有所思。

    通远并没有多废话,手指缓慢拨动念珠:

    “.....据神鹿所说,孔天骄乃是嗔兽化身,确实与我那日感应到的瞋恚之气吻合。”

    “大吴立国以来,浊秽越发浓厚,修行艰难,闻人百户应当听长辈提到过。以三毒而论,应当还会有其他魔种应时显化,劳烦转告朱千户,请镇魔司务必当心。”

    “那孔天骄出世后便寻不到他的气机,一来是几位妖王出手遮掩,二来,我怀疑他身上有佛宝,而且有可能是神兵.....”

    “神兵?!”

    闻人景行难以置信,“通远住持可以肯定吗?”

    “老衲虽不才,却也是练形圆满,已立足神魂之道。那孔天骄再是天资恐怖,也不过化形圆满,如何能跨两个大境界瞒住我的追索?”

    “再说妖王虽然战力可怖,但在阵法符箓上却乏善可陈,断无手段将他的气机完全抹消,孔天骄的身上极可能握有神兵,而且是与我教同源的佛宝,才能做到这种地步”

    眼见众人紧张,通远又补充了一句:

    “当然,更有可能是残缺的神兵。毕竟天下神兵有数,近年也没有哪家神兵流落在外的。而若是古之神兵,数百年沉睡又无人供养,必然不复巅峰......”

    众人这才放松了些。

    陈江流倒也明白他们为何这么紧张。所谓神兵,虽然会有刀剑之类的称谓,但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固定的形体,乃是“道”的承载,蕴含着一个武者全部的武道经验和传承,对每一个拥有它的王朝、宗门、世家来说,都是最为珍贵之物。

    一件生出灵性的神兵,就算是无人操纵,也能和第五境气脉打得有来有回,遇到第六境也能逃走。若是认主,那能够发挥出的威力又不可以道里计。

    不过神兵虽强,消耗也是巨大。像是峨眉、青城等拥有神兵传世的宗门,其神兵平时都是处于沉睡状态。简单来说,它本来就是为第七境及以上的人准备的,是宗门危急存亡才会动用的手段。

    因此孔天骄即使有神兵在身,最多拿来保命而已,一旦主动催发,他自己会被抽干不说,还会暴露自身。但这已够棘手的了。

    “鹿王竟落于那魔种之手?”

    戒律院首座是个筋肉强劲的中年武僧。此时他一手拿信,一手拿瓶,面现忿怒,好似降除外道的怒目金刚。

    “师兄,余家贪求武道,割鹿取血,虽得一时进益,最后却堕化为魔,岂不正是应证了鹿王乃佛陀应化,天生神圣。放任鹿王流落魔窟,等同于毁弃三宝!”

    “师兄,此行我等必要迎回鹿王,供于寺庙,如此才是礼敬佛陀的德行啊.....”

    在佛经中,九色鹿与六牙白象一般,乃佛陀前世,称为鹿王、象王,是智慧与力量的化身,是释教的代表。

    朱骏在信中有意点出余家的亵渎之举,更是特意把孔天骄的“双修”之语如实转述。几个和尚看了这信,火气蹭蹭往上跑:

    这要的哪里是九色鹿的屁股,分明是在打我们的脸!

    眼见几位首座也有些坐不住,通远立时棒喝:

    “礼敬佛陀何须祥瑞,尔等心中难道无佛吗!!!”

    声若洪钟,如狮子吼。几位首座面露愧色,合十告罪。

    “唉,出家人尚未除外魔,心已生内魔,叫几位小友看笑话了。”

    闻人景行自然不敢怠慢:

    “住持不必如此。陛下崇道,这些年佛寺艰难,我也略有耳闻。况且神鹿与释教有缘,迎回也是应有之义,只是.....”

    通远微微一笑,“只是此番若能救来祥瑞,大抵也是要迎回顺天,和我们这些和尚关系不大”,闻人景行和几位首座的脸色顿时有些尴尬。

    ‘通远住持(师兄)也太直白了’

    “无妨,无妨.......古之圣贤,闻狩麟而泣,今日何妨纵归天地自然乎?”

    “至于佛门处境.....艰难绝境,正是修行之时。我倒是要笑话青城的玄松老儿,这几年鱼龙杂类涌入青城,他恐怕是很头痛了,哈哈哈哈哈.......”

    看着这个老和尚洒脱的模样,陈江流心中不由生出几分佩服。

    古有圣兽麒麟,出而天下太平。时有诸王逐鹿,西狩获麟,圣人闻之则泣:

    ‘如今并非太平的时候啊,你为什么要来呢?’

    通远提及此事,正是在说同样的道理。急不可耐地将祥瑞送入佛寺、皇宫供奉,岂不正说明他们的心虚吗?还不如放还自由。

    大浪淘沙始见金。许多人宁肯要烈火烹油的虚荣,不敢看门可罗雀的赤诚。都说这几年道盛释衰,但通远却能危中见机,更是不贪恋九色鹿可能带来的信徒与名望,可谓真正的有道高僧。

    “事不宜迟。请闻人百户派一人与我徒儿同行,将报恩寺的通见师弟请来,共襄大事。他嫉恶如仇,又与狮驼岭有旧怨,必然不会拒绝。”

    闻人景行面露喜色。他是来搬救兵,帮手自然是多多益善,何况通见是与朱骏同阶的气脉高手,仅他一人来,镇魔司便会少去许多伤亡。

    “师兄,报恩寺与我峨眉本就是一枝,我们既已加入,通见师弟他.....报恩寺人丁不旺啊....”

    菩提院首座有些迟疑,通远叹了口气。

    “陈江流小友,能否将你手上念珠与我一观?”

    陈江流看了眼闻人景行,见他点头,上前几步解下念珠。

    通远伸手在念珠上轻轻一抚,柔和金光从木质纹理上绽出,随之而来的还有阵阵清越禅唱。

    几位首座先是一惊,随即露出悲痛之色。

    “通闻师弟......”

    通远神色哀戚,看向陈江流:

    “这念珠不知小友是从何处得来?”

    后者若有所悟,便把黑娘子之事简略说了一番,末了问道:

    “这念珠莫非是寺中法师的遗物吗?若是如此,便请物归原主吧。”

    通远脸上第一次露出诧异。他认认真真地打量了一番陈江流,缓缓开口。